1991年曹德旺公司的技术骨干副董事长黄...

1991年曹德旺公司的技术骨干副董事长黄照满,在采购设备的时候中饱私囊,并且做了40万美元的假账。曹德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却不动声色,他将计就计,把对方踢出了局。
1991年,黄照满在高层大会上提出一个方案,他想和曹德旺一起参与进一个高分子项目,这个项目双方各投资一半,由曹德旺控股。黄照满在高分子领域是专家,关于采购设备之类的问题,理所当然由他来负责。
黄照满选择从一家美国公司采购设备,并告诉曹德旺这家公司的老板是自己的朋友,对方给他开出了非常低的优惠价,仅仅需要360万就能拿下,如果是由旁人去采购,成本怕不是要翻几个跟头。
曹德旺听完心生疑惑,他很重视这个项目,自己也是做过调查的,他清楚这家公司的设备只需要320万就可以买得到,可自称老板是他朋友的黄照满怎么反而要花350万呢?曹德旺明白了这其中定有猫腻,却没有说破,他想要看看黄照满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果然不久之后黄照满露出马脚,他表示自己和老板是朋友,希望不签合同直接购买设备。曹德旺对此强烈反对,他表示按照规定必须签订合同,黄照满则坚持不签合同。
曹德旺听到这已经明白了事情是怎么回事,他决定将计就计直接把这个中饱私囊的蛀虫踢出局。他告诉黄照满:“不签合同也可以,但你要用你所持的公司股份作为担保,如果设备出问题,就要用你所持的股份赔偿公司的损失。”黄照满思索了一下痛快地答应了。
半年过去了,高分子项目的厂子已经建设好了,可是设备却迟迟没有按照约定运送过来。这个时候黄照满告诉曹德旺,对方公司已经破产,这设备恐怕是运不过来了。
曹德旺一听就知道这黄照满在糊弄他,于是问道:“当初你可是用你所持的股份做了担保,如今设备出了问题,你打算怎么办?”曹德旺问完之后没有给黄照满思考的时间,而是直接联系到了设备公司,设备公司告诉曹德旺,自己这边的报价是315万美元,而黄照满却将价格压到了300万美元,还从你们公司支出了350万美元,这明显是想赚差价。
对方公司还说:“我这保存着之前和黄照满沟通的所有证据,如果你想要,我可以给你。”曹德旺表示这是自己公司内部的事情,大家约在一起见个面,当面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才是正道。
就这样三方凑在一起开了个会,美国设备的负责人直接说:“黄照满的这种行为属于欺骗股东,按照美国的法律是要坐牢的,我们为了避免麻烦才没有如期交货。”一听这话,黄照满直接坐不住了,站起来就要反驳,而曹德旺却一句话打断了他:“这是我们公司内部的事情,不是你不交货的理由,况且做生意也需要些资金打点。”
对方听了曹德旺的话后明白了曹德旺不是好糊弄的人,于是直接告诉曹德旺:“你们要的设备还缺一些零件,需要加30万美元,你们只要付钱,我们立马发货。”
把设备公司的人打发走之后曹德旺又对黄照满说:“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我把这件事公布出去,让董事会来处理此事。二是你自己拿钱把福耀公司持有的高分子股权买回去,咱们以后分道扬镳。”黄照满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第二条路,而曹德旺也正好凭此机会甩掉了这个心术不正的合伙人。
这件事曹德旺办得有里有面,有礼有节,达到目的又不失风度,而这就是曹德旺处事的艺术。
首先,他未雨绸缪,事先做了调查了解底价,这能让自己不随便被人忽悠;其次,他对黄照满的花样心知肚明,但却没说破,而是先找寻并保存证据,待日后公事公办;再其次,他优先“护短”,在和美国公司谈判时,维护了自己的形象,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最后,他借此收回黄照满手中的持股,把这样心术不正的人提出了局,断绝了后患。
曹德旺很早就出来打拼,几十年来从穷小伙到“玻璃大王”,什么阵仗都见识过了,他能稳稳走到现在,所积累经营手段、谈判技巧、管理经验都远非常人能及。但他不忘初心,一直坚持回馈社会,至今用作慈善的捐款已高达160亿!
年过70的曹德旺退休后,本着让后来人少走弯路的愿望,把自己的处世之道都写进了他的自传《心若菩提》之中,囊括了自己一生的经历故事和智慧。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中国玻璃大王的做人艺术和处事智慧。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只要你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份曹德旺的做人之道,你便能受益匪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