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古山水地名考(增补修改版)

 1.涂山

  此山今名崖口、蛤蟆崖,矗立于嵩县城南洛栾快道旁。

  涂山为大禹娶妻之地,。《尚书·益稷》里记载大禹的话说:“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禹曰“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涂山之会”,发生在涂山。《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当年,来嵩县涂山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拜见时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有万国之多。《左传》又记载:“防风氏后至,杀而戮之”,有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姗姗来迟,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便将其斩杀。防风氏之死,标志着一种凌驾与超越氏族制度的强权体制已经产生,大禹与其他氏族首领的关系已不再是平等协商的关系,而是臣属的关系了。正是涂山之会,确立了大禹天下共主的地位。

  关于涂山的地望,《水经注》里说:“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经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方舆纪要》:“三涂山在河南府嵩县西南十里”。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伊水北之三涂山,俗名崖口,又名水门者也。”闻一多《天问疏证》说:“涂山本即三涂,在今河南嵩县。”“三涂即涂山本地,在今河南嵩县。”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也指出:“这三涂山大约就是熊耳山的东角。禹娶涂山,从禹传说的核心来看,应当在这一边才对,所以我以为涂山即是三涂山的简称。”钱穆《周初地理考》:“后世言地理者,皆谓涂山在今安徽寿春,今以会稽之例推之,江淮非禹迹所到,寿春之说疑不然也。……三涂山在河南府嵩县西南十里……以二南之地望推之,则涂山之近伊嵩(嵩县)可知也。”

  2.滽滽之水、厘山、王母涧、蚤谷

  厘山,即今嵩县天池山。在乾隆三十二年康基渊编纂的《嵩县志》中名天池山名为“仰天池山”,天池山上的飞来石名“摞摞石”。

  滽滽之水,水出仰天池山和梁王顶,入玉女溪、二郎沟,沿黄水庵至德亭镇与左峪水交汇,过梅子沟、蛮峪,后注入伊河。

  王母涧,即王莽寨。王莽寨疑为王母涧叫转音而成。

  蚤谷,即嵩县德亭镇左峪川。清康基渊《嵩县志》已称此川为左峪川,疑即“蚤谷”之演变也。

  故亭,即德亭。德亭之名《嵩县志》称来自隐居于三涂之李怀德,或是两个故事拼成。北魏《水经注》中已有德亭有“故亭”之说,德亭之“亭”当来之于此。

  《山海经》:滽滽之水,出于厘山,南流注于伊水。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东流注于伊水,即滽滽之水也……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机山之南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机山之东谷,东经故亭南,东流,入于伊水。

  其定位依据:1、女几山即宜阳花果山,这是历史上可确定的山。嵩县天池山南与宜阳花果山紧挨,都属熊耳山脉。女几山之南七溪,当为天池山及其周边山上所发之水。2、从地图上可见天池山、女几山周边山脉有着丰富的水源,确实流下几条较大的河流如大章河、左峪河、德亭河等,注入伊河,南山七溪名副其实。3、根据《水经注》叙述的顺序可定。4、王母涧、王莽寨;蚤谷,左峪;故亭,德亭……,根据今名与古名的相似度及渊缘,也可以揣测。

  3、方山、孤山、伏流岭、鹿髆山、焦涧水

  方山、孤山,即今西岩山,又名思远山,又名白果树山。

  伏流岭,即今陆浑岭。

  鹿髆山,即今露宝寨山。

  焦涧水,即从青沟湖流下之水,过嶝嶝峡,焦涧川,入伊河。

  岑参《送陈子归陆浑别业》一诗中有:“故园伊川上,夜梦方山花。”方山在何地?《水经注》中说:伊水又东北径伏睹岭,左纳焦涧水,水西出鹿髆山,东流径孤山南。其山介立丰上,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即刘中书澄之所谓县有孤山者也。东历伏睹岭南,东流注于伊。

  《水经注》:“伊水又东北,经伏流岭东,岭上有昆仑祠,民犹祁焉。刘澄之《永初记》称:陆浑县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县南崖口北三十里许,西则非也。”《元和郡县志》“伏流城,即今县理城,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所筑,以城北焦涧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阪,因以为名。今伏流岭在嵩县东北”。明末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这样的记述:“嵩县……,伏流城在县北。

  焦涧水源自露宝寨山,过陆浑岭流入伊河。此水虽未过西岩山,但确实在西岩山南流过,且距西岩山仅有数里。遍查嵩北之山,称得上介立丰上,单秀孤峙者,只有西岩山了。西岩山平地突起,如同日本富士山,十分扎眼,正如清代诗人董铎笔下所写:

  西岩突出万山头,片片瑶光翠欲流。

  树色苍范高复下,鸟声映带去还留。

  云生几处飞霞彩,月到群巅挂玉钩。

  世事荣枯无有定,山岚爽气斗千秋。

  4、涓水、禅渚、故城、陆浑山

  涓水,近名封尧河、凤阳河、马涧河。今在马涧河村有两源汇入顺阳河,一支源自宜阳,一支源自嵩县(未能查其源头,当地人称源自露宝寨,而露宝寨正位于熊耳山西山七谷一带)。在马涧河以下流过的村分别为:马涧河、周堂、西官庄、东官庄、张家凹、乔贾岭、杨湾、河北、上湾、下湾,然后自田湖古城与洒落间流出,东南注入伊河。

  禅渚,当在今田湖镇洒落和千秋间。《山海经》记其陂方十里,佳饶鱼苇。《水经注笺》记载西晋郭景纯(郭璞)的话说:“禅为墠,墠音填”。则田湖一名之由来疑与“墠渚”有关。

  故城,今田湖镇古城村为陆浑故城遗址。

  陆浑山,《元和郡县图志》:“陆浑山,俗名方山,在县西五十五里”。即今西岩山,古又名方山、孤山,今名思远山、白果树山、磨钟山。

  《水经注》: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即陆浑山者也。寻郭文之旧居,访胡昭之遗像。世去不停,莫识所在。其水有二源俱导,而东注虢略,在陆浑县西九十里也。司马彪《郡国志》曰:县西虢略地,《春秋》所谓东尽虢略者也。

  北水东流,合候涧水,水出西北候溪,东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经陆浑县故城北。平王东迁,辛有适伊川,见有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故县氏之也。

  涓水东南流,右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谓之七谷水。阻涧东逝,历其县南。又东南,左会北水,乱流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纯注云:禅一音暖,鲧化羽渊,而复在此,然已变怪,亦无往而不化矣,世谓之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有莘氏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在记涓水时,忽插入伊尹故事,则有两种可能:一是伊尹生长于涓水一带。二是知伊尹为陆浑境内人,却搞不清具体方位,只能在陆浑章结束前含混地写伊尹。

  5、放皋之山,狼睾山、狼皋山、狼嗥山、明皋山、鸣皋山

  放皋之山,狼睾山、狼皋山、明皋山、鸣皋山、九皋山这几个名字均是古人对九皋山的称呼。

  放皋之山,出自《山海经》:“又东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苍玉。有木焉,其叶如槐,黄华而不实,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兽焉,其状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

  狼睾山,见《水经注·伊水》:北与温泉水合,水出新城县之狼睾山西南阜下,西南流,会于伊水。

  《寰宇记》,明皋山即放皋山,在梁县南六十里。《一统志》谓狼皋山在汝州西南六十里。

  因明水发自放皋之山,故后人又叫放皋之山曰明皋山。但在唐代之前的书面记载中,未见有记此山为“鸣皋山”者。因明、鸣同意,陆浑当时又是京畿所在,人文荟萃,所以以李白为首的浪漫诗人,才会把明皋山当成诗经中鹤鸣之地的鸣皋山来歌咏。鸣皋(镇)这一地名在隋唐以前也不见记载,其兴也应自隋唐始。

6、福先寺

  德亭镇左峪川现佛泉寺村和佛泉寺庙之“佛泉寺”,当为福先寺,叫转音故也。据康熙版《嵩县志》记载庙观时载:

  “西观音寺县西德亭保,元至正初建。

  福先寺县西德亭保,元至正中建。

  坐静寺县西德亭保,成化元年建。”

  西观音寺在德亭南台村之蛇沟,2013年当地村民在寺庙原址挖出明正德年间所刻一方石碑,上明确记载该寺庙名为观音寺,并详细记载了观音寺的规模及在当地的影响力。由县志记载可见观音寺与福先诗皆建于元代至正初年,约在1341年 - 1370年之间。

7、五崖山

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诗云:“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崖峡水横樵路。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从(zòng)翁,指丈人之堂兄弟。李白的老丈人的堂兄弟——清先生要到五崖山隐居,李白备酒菜并唱出这首鸣皋歌为其送行。五崖山即今德亭镇杨湾、元湾村一带的崖山。在康熙版《嵩县志》的地图上,对其已有标明。详见拙著《大唐伊阳县及鸣皋山、五崖山地望考》

  8、伊阳

  为唐先天元年(712年)从陆浑县分出的一个县。《唐会要》:伊阳县,先天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洛州长史李杰奏割陆浑置。《新唐书》:“伊阳,畿。先天元年析陆浑置。有太和山。有银、铜、锡。伊水有金。”其管辖范围大约包括今之嵩县大章、旧县、车村及栾川潭头,县衙在今之旧县街。旧县之名即来于此。后伊阳县置撤销又复设,在明初前所称之伊阳县,地均在嵩县。

  明成化十二年,朝庭析嵩县东、汝州西又复置伊阳县,隶属汝州直隶州。明清时属于汝州直隶州的下辖县。因与宜阳县同音,1959年改伊阳县为汝阳县,因县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

  9、木峪山

  郭落山。即今之老君山。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

  木峪山。即今之龙峪湾与白云山。清代康熙版《嵩县志》地图上显示白云山与龙峪湾为木峪山。

  10、伊水门

  伊水门即位于河南嵩县境内的三涂山,又名崖口。《水经注疏》:“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会贞按:《禹贡锥指》,俗呼为水门。)崖上有坞,伊水迳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

  唐代楼颖《伊水门》诗云:

  朝涉伊水门,伊水入门流。惬心乃成兴,澹然泛孤舟。

  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竹阴交前浦,柳花媚中洲。

  日落阴云生,弥觉兹路幽。聊以恣所适,此外知何求。

  11、桃花汤温泉

  宋之问《陆浑南桃花汤》诗云:“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韩愈在《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中,亦有“陆浑桃花间,有汤沸如烝”的诗句,可见诗中的“桃花汤”指的是一处温泉,并且还比较有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写伊水陆浑段有温泉的地方止有一处:(伊水)北与温泉水合,水出新城县之狼皋山西南阜下,西南流会于伊水。伊水又东北径伏睹岭,左纳焦涧水,水西出鹿髆山,东流径孤山南。其山介立丰上,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即刘中书澄之所谓县有孤山者也。此温泉即当为唐之“桃花汤”。狼皋山为九皋山唐代以前的名字,故此温泉当为今之“曲里温泉”,又名“汤池”者也。“曲里温泉”为嵩县古八大景之一。唐陆浑县治所在今之田湖古城,故称“陆浑南”。

12、嵩县

  嵩县地名最早见于北魏。魏迁都洛阳,因嵩山的关系,常云洛阳为“嵩县”、“嵩洛”。《魏书·宣武帝纪》载建昌元年夏四月诏云:“迁京嵩县,年将二纪。” 《魏书·帝纪十二》:“……高祖孝文皇帝式观乾象,俯协人谋,发自武州,来幸嵩县……” 卷九《肃宗纪》云:“高祖孝文皇帝,远遵盘庚,将迁嵩洛。”

  宋绍光九年(公元1139年),嵩县被升格成州名为“顺州”,金统治时将包含今嵩县、洛宁和宜阳县西部地改名为嵩州,属南京路。元至元三年(1266年)废州治伊阳县入州,嵩州直辖原伊阳县地,属南阳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取县名为嵩县,沿用至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