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龄:以白头翁的化裁运用为例论如何辨清脉证
上课之始,姚老给大家讲了一个精彩的医案。
谢双湖治一人,素有高血压病,外出追债,正当炎夏,心急而怒火上攻,突然晕倒,牙关紧闭,双手紧握,手足痉挛,身体强直,面色通红,身发高热,无尿,脉弦旺而弹指。血压极高,西医束手。谢只看过一本《伤寒论》,苦思论中何方可治此证。然398条,113方,竟无热闭神昏风动之证治,谢急得直在厅中打转,不知如何下手。突然间,猛然醒悟:唉呀~我太笨了!拿笔来!遂处方四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用至一两。药后5个小时,解下尿液一脸盆,后转醒,痉止热退。
白头翁汤竟能治风火内闭心包之证?外若从其方证、药证之中寻找,决无此事。然,从病机的角度出发,此案为外暑引动内风,厥阴风木从相火之化,风火攻冲,上闭心包,发为此证。
这就牵涉到六经气化的问题。我知道论坛中大多数人单持“方证对应”之说,看到气化论就嗤之以鼻。我想说,这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层面不同所致,其本无对错之分。仲景自己只是把六经之证情、经方之证治记录下来,开后世之法门。但钱塘一出,气化始行,其中断层千百余年,可知钱塘之法脉,实为仲景之传人。我非谓钱塘之学一定是仲景之本意,但其却得经、圣之神髓。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也就是说,厥阴是风木主气,风木之气本是上行、走窜的,但得少阳相火之潜藏以制约,则风木之气能缓缓温升上行,则能疏泄一身之气机。如果相火被外热引动,则风得火势,火得风助,风火相煸,攻冲为患。或下迫,迫于肠道,发为下利,迫于胞宫,发为宫血,迫于肾系,发为尿血;或横克胃腑,发为吐血;或上逆攻冲,出现血压升高,攻于脑则中风,攻于心包则神昏,攻于肺则咯血。若见血治血、见闭开窍、见利止利,则于疾病之根本无益。
所以,治疗上,唯有抓住“厥阴风火”这个核心,方能把握住疾病的本质。后世医家,有“温病三宝”,但仲景书中,似乎并无直接的方。然而,从本质上来说,白头翁汤凉肝清热,能清泄厥阴血分之风火,故能治疗此证。
我想,白头翁,《本经》主“狂、癥瘕积聚、逐血”,可见其能入血分,清肝凉血散瘀,合秦皮清肝熄风,连、柏清热解毒坚阴,故能清泄厥阴血分之风火。当然,《本经》说白头翁性味“苦温”,这又不知何解了。
其后,姚老总结厥阴证治,乌梅丸熄厥阴气分之风热,白头翁汤熄厥阴血分之风热,吴茱萸汤熄厥阴肝经之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