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和怕风有什么区别?
怕冷和怕风,很多人都认为差不多,实际上它们蕴含的病机病理是不同的。
首先来看看怕风的问题。
怕风也叫恶风,畏风。怕冷也叫恶寒,畏寒。怕风的人,只有碰到风的时候,被风吹到的时候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而怕寒的人即使不见到风也会怕冷,见到风更严重。
点击加载图片
怕风这种症状一般会兼有发热、头项强痛,自汗,脉缓这些表现。伤寒论叫它为中风,是风邪入侵到肌肉层的后果。有的中医认为是风伤卫证,这种讲法还有待探讨。实际上,中风是由于表虚而风侵营阴(肌里)造成,当营阴不得舒张而郁热,使得体表之水趁热趁表虚而自出(自汗),由于自汗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怕风的人一般伴有低热。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讲“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是从阴阳角度来看怕风的问题,意思是人体的体表也是有阴阳的,肌表的组织为阴,促进肌表组织活动(如收放开合和微血循环、代谢)的能量为阳。两者互生互根,相互作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才保证肌表的正常运作。如果阳不入阴,浮离体表,就会发热,如果阴中无阳,阴无所制,就会控制不住肌表的津液,津液就会自已从毛孔出来。这种情况与不自觉流口水的情况类似,不自觉流口水的人的脾阳也是虚弱了。
由于阳气浮离在表,容易流失,加上自汗,津液也容易流失,津液实际上也是属于阴的物质。所以怕风或中了风邪这个问题实质上会造成阴阳两虚。解决问题就该从阴阳双补这个基本思路去着手,补的同时要考虑到药力的生发和到达的问题,于是伤寒论中用了桂枝汤这样的方子,用桂枝补阳气,补心阳,用芍药生阴气,补营阴,两者都是作用于心脏而直达肌肉,用炙甘草生姜补脾阳而振药力,用红枣生津而防肠胃干燥。用因此后来医家纷纷将此方视同阴阳应用的经典之方,伤寒论的很多方子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这种阴阳思维影响十分巨大。
点击加载图片
根据这个机理,只要人体肌表层出现的阴阳双失情况,均可以使用桂枝汤来解决,并不限于中风症。
中风汤方(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五枚(注:这是汉代剂量)
再次来看看怕冷的问题。
怕冷的人,表现出缩头缩脚,既怕风也怕冷,即使没有被风吹到,也会怕冷,如果有风吹到,会怕冷得更严重。不管有没有发烧,有时会自发的觉得自己冷,经常手足不温。这是内气馁弱的表现,属于阳虚证。郑钦安认为这是体内无阳衰弱的原因。经常的怕冷与突然伤寒引起的怕冷有所不同,一个是久病,一个是新病。久病积寒的部位既有表也有里,总的是表现是无阳不旺。新病所受寒邪,邪停滞在表,一般会导致表闭郁热而发烧。(有人认为是免疫体系在做斗争,尽管这样认为好像没问题,实际上并不是,人体并不是智能手机,而是阳气的运动发生了问题,这种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天地运动和饮食起居,十分复杂)
所以怕冷有新病与久病之分,新病一般是伤寒,久病一般是积寒。郑钦安对此十分明确地指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并给出以下解决方案:
新病-----伤寒汤方(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注:这是汉代剂量)
久病-----久病怕冷方(附子甘草汤):附子一两,甘草六钱(注:这是清代剂量)
从以上分析看出,中医的字义是十分讲究的,差一字差之千里,所以在学习时不能用差不多的思想去认识古奥的中医文化,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