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情恋一一作家陈志超印象记

作者近影

晚年情恋

一一作家陈志超印象记

文/施国标

陈志超又出书了,这是他的第二部取名为《横沙乡韵》的书。

与其说“横沙乡韵”,还不如说是“横沙情韵”,因为他的确在横沙这片土地上倾注了一片乡情的。他眷恋着这片沙土。

一个清瘦,又精力充沛的人

以前,我读到过陈志超老师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后来又有机会见到了陈老师本人。那天,陈老师随惠南文学社的文友来到南汇嘴采风,途中在书院集中交流。在会场里,他没有停息,当起了一名“记者”,手提照相记,不停地寻找着最佳的角度,乐此不疲。此年,他肯定七十有余了,一个清瘦的身躯在被文学的力量所驱动后,在他身上所闪耀出的霞光似乎有着特殊的美。他就这么做着。

从作者简介中得知,陈老师在岗时,一直做着政工工作,我晓得这是件“苦差使”,但他不厌清苦,始终在付出着,且坚持到现在。

该享受的时候,他没有享受,他依旧在用文字铸就着自己,让这朿晚霞塑造得更美一些。有一次,我接到陈老师的一个电话,他说家乡有一帮人要到惠南来看看,看浦东的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庭院建设。我向他推荐了我家乡的几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他很感兴趣。可惜那次我由于忙于其他事务,没有引入到我的家乡来。但从这件事上,让我看到了陈老师内在的一颗火热之心。一位己经退休了的老人,还在为家乡做着事,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精明,又不愿放弃笔的人

我不知道陈志超老师己经发表了多少文字。但这与发表不发表多少文字与他倾情于文字没有多大关系,就我看到的这二部《横沙乡韵》的书已经是不容易了。

踩踏沙土,情系乡愁,陈老师把对家乡的那份情,倾注文字成了他的唯一。他写了,他要化去多少个日日夜夜,也许在白天,也许在夜里,或许在深夜,他那清瘦身影总是陪伴在书桌傍。他听着海风的呼啸,他沉醉于大海波涛的翻滚声里,流淌着自己的文字。昨天,并非是过往的梦,他有他清楚的记忆;今天,家乡的变化,不能让它变成随便的过往,他就用笔把记录了它,留给后代,留下了时光的轨迹。我翻着他的《横沙乡韵》续集,足有十万余文字,近五十余篇文章,分有:历史钩沉、文化荟萃、如画村貌、旅途胜览、往事悠悠、横沙方言、横沙风俗等七个篇章。你瞧,一个老人,应当是休息的时候,他没有休息;一个老人,没有谁给他压任务,但他自加压力,铺纸书写。出书,既费精力又费钱,大多文学爱好者,除了每月拿一点养老金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收入了。一本书要花去以万余元计的钱,有的甚至更多。但文学爱好者们仍然坚持着自己出书的渴望,一本、二本、或者更多。在他们的眼里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于是他们努力了。这便是文学魅力的所在。

一个细心,又善于去挖掘乡愁的人

《横沙乡韵》,纯然是在记录乡土的东西,这与我的偏爱有点差不多。乡土之情是不离不弃的,它是对过往事情的眷恋。乡愁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学倡导于挖掘的。乡愁的东西是取之不尽的,也是需要细心去挖掘的,有的时候还需要去佐证,有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去采访。这就是“乡愁人”的情结。

《老洋台》,记录的是一座航标塔,这种人文在横沙岛是很有特色的。作者说:“在我年幼的时候,公公对我说,在横沙东南部的地方有座“老洋台”,造得很高、很高,是航海人的指南针,看到了它,就知道横沙到了。”老洋台是时光的纪录,选择独到让人有看下去的信心。如此而言:挖掘恐怕是要有眼光的。

《圆陀角》,又是一个独特视角,也是横沙独有的,它是一处地貌风景,由江沙冲积而成的陆地,似牛角楔入长江,有黄海、东海三水交汇而成,形状如“圆陀”而得名。如此自然风景,既是横沙地域的特色,更是横沙深厚的人文底蕴,有了它,横沙就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了,由此也更能切入读者的眼球。当然横沙人是聪明的,他们借物造景,有了入海纪念碑,有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石雕臣像。这《圆陀角》也就成了横沙人一处游览的胜景,成了横沙人的骄傲!

我想这便是陈志超的晚年情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