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沉船千年后重见天日,所载宝藏震惊整个世界!

这是一个来自遥远航海时代的时间胶囊,显示了唐代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如此成功,以至于公元723年,为了防止货币生产的材料短缺,对铜和锌的私人交易实行了禁令。

Belitung沉船,也被称为唐代沉船或Batu Hitam沉船,是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Belitung岛的当地渔民发现的。阿拉伯船在公元9世纪可能在阿曼和中国之间航行,有证据表明它沿着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运输陶瓷。

这艘船在返程途中沉没,根据这一发现,关于Belitung海难的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它的位置: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该船离原本应该采取的路线很远。事实上,从中国回来的船只将通过南中国海航行,并通过越南南部,新加坡海峡进入马来西亚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Belitung位于新加坡海峡的东南部,远离这条预期路线。这个时代残骸的发现是十分罕见的,Belrightung确实是直到今天才发现的唯一的第9世纪船只。

这艘遇难的单桅帆船约有21英尺(6.4米)宽,58英尺(18米)长,在此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它是第一艘被发现和发掘的古代阿拉伯船,船体的木板用椰子纤维制成的细绳缝在一起,而不是使用阿拉伯后世纪更传统的钉子的方法。沉船木材被发现在沉积物下,保存了木制船只的遗骸,没有它,沉船会因海洋蠕动而流失。

(复原图)

发现这个时代的残骸是十分罕见的,而这个特殊残骸的状态则保存的很好,大部分的船体都被保留下来了,这能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这段时期的船只是如何建造的这个课题 。 这在以前没有发现过这种类型的阿拉伯船只,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发现过沉船中的货物是如此地完好无损。原始木材的部分被保存得足以让科学家们分析它们并确定一些使用的木材类型。这艘船可能在西亚建造并由阿拉伯商人购买,用于阿曼到中国的航线,货物中包含许多阿拉伯风格的文物。

Belitung给出了两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它的货物和船体。大部分打捞回收货物(60,000件)由陶瓷制成,大部分为长沙窑陶磁器。它代表了在一个地点发现最多的唐代文物,因此也被称为“唐宝”;此外Belitung沉船是在东南亚海域发现的第一个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为中国与中东在这段时期的贸易路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链。

发现于1998年 Belitung海难是由印尼渔民潜水挖海参时发现的,渔民在格拉萨海峡发现了沉船,水深51英尺(16米),并很快引起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注意。虽然印度尼西亚认识到沉船的重要性,但缺乏组织专业挖掘的能力。此外,印度尼西亚不承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谴责商业抢救人员或劫掠者不科学地挖掘水下考古遗址。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其全国沉船救助物资采购委员会,向由德国董事Tilman Walterfang领导的商业救助公司Seabed Explorations联系打捞事宜。

住在离沉船最近的十个捕鱼家庭对这个决定产生了意见分歧。一些人支持残骸的商业抢救,因为它将资金带入了社区。其他人赞成支持法国潜水员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从残骸中提取物体。最后,社区老人建议允许海底探险发掘残骸,因为这时他们获得了完全许可,并且拥有他们相信会反馈给社区的财政资源。

救难工作几乎在海难发现后立即开始,并持续了两个多个季节。当地一家印度尼西亚公司获得了发掘许可文件给,但后来经向印度尼西亚政府申请,根据与原救助公司的合作许可,Tilman Walterfang和他的团队在Seabed Explorations提供了资金和挖掘,并由印度尼西亚海军提供了安全保障。

每个打捞季节都是由一位不同的考古学家领导的:第一个赛季由于丑闻导致第一个考古学家被淘汰;第二位是东南亚水下专家Michael Flecker博士。尽管都放置了沉船场地的网格,但没有记录可用来确定哪些物体来自哪个网格。货物被打捞后,Walterfang从印度尼西亚政府获得许可证,将收集到的物品发运到了德国和新西兰以图进行保护。

沉船主要有三种款式的“碗”:长沙窑制品(在潼关窑中生产),六万件中其中大部分是用稻草捆扎。在一个白瓷的长沙碗上刻有日期:“宝利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后来通过在残骸中发现的八角茴香放射性碳测年也证实了这一点。货物上的图案包括佛教莲花符号,来自中亚和波斯的图案,古兰经题字,以及在伊朗流行的;蓝绿色彩绘碗。货物中包括各种用途的物品,从香料罐和水壶到墨水池、葬礼缸、镀金银盒以及铜币等。

这些货物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约翰盖伊形容为“有史以来最大的9世纪早期中国南方黄金和陶瓷货物的最大行销货品,有些类似的货物曾在中国大陆的一个窖藏中发现过。”货物还包括香料和树脂和用作镇重物的金属锭。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物品,其中包括一个金杯 ,有史以来最大的唐朝金杯 ;还有一个用一对鸭子装饰的大银盒。金杯上有各种各样动作的人物,像似音乐家和波斯舞者。它的把柄上还有两个男人的图像,其特征看起来是非中国人,因为它们被描绘成卷发。

唐代(618-907)生产的包括陶瓷,金银器皿,铜镜和其他器物,是阿巴斯王朝亚洲早期贸易的一部分这个帝国包括现在的伊朗和伊拉克。

在这里,人们真正目睹到了,唐代的陶瓷制作是第一次达到了当时真正工业规模的水平。如此大规模的生产项目,是由市场需求所塑造而成就的,而不是以皇室丧葬为目的。中国陶瓷技术的演变鼓励了茶道风气和艺术的普及,这点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唐磁中所使用的钴蓝颜料,从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国进口,以前只在该地区发现过,并且尚未出现在中国。同时打捞的还有稀有和英国品质的银盒和金器,这些器皿被认为是用于贸易谈判和外交礼品。长沙窑陶器的风格特别引人注目,它的三色釉装饰其主题表现出的是:自然、抒情与抽象。

这应该就是大家谈论中的含有钴料的唐青花,经过海水千年的浸泡、洗涤与腐蚀,图形完好并还能保持如此颜色的鲜艳,真是令人惊异,可见唐代工匠对材质挑选的认真与经验的老道。

考虑到外部环境,挖掘艰苦过程令人钦佩。另一方面,海底探险公司声称,他们竭尽全力挖掘残骸,同时受到政治气候波动和私人抢劫者危险的压力。在挖掘工作完成后,海底勘探公司将货物送往德国和新西兰进行保护,然后通过圣淘沙休闲集团向新加坡政府出售大量货物。该公司还坚持要将货物全部批量出售,而不是将其逐件拍卖给出价最高者。此外,该公司还委托并资助了一份研究报告和一篇关于沉船中发现的长沙文物的刊物。

根据印度尼西亚法律,商业公司对沉船的挖掘也完全合法。由于过去猖獗的文物掠夺,印尼已通过法律允许商业公司拯救沉船,防止他们落入坏人之手。Walterfang于2005年将收藏品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Sentosa Leisure Group,圣淘沙开发公司是一家由新加坡政府设立的实体的全资子公司,后来这批货品很快就被国际估价到了9千万美元以上,当然时到今日(2018年)其价值就更加不可估量了。

(圣淘沙开发公司的展览)

沉船的确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它收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唐代文物。 这些货物有多珍贵? 先看看千年前大唐这些茶盏的造型、彩釉和绘图有多么优美:朦胧、抽象、简洁、飘逸、形象、诙谐、欢快、浪漫、明快、自然、和谐。。。。这是真实的大唐,举目所见,风彩迷人以极。

(这是唐人对磁碗的自定义:茶盏子)

列阵宏伟的唐代国宝,静谧地归属在异国他乡。

下面我们再来端详这些香薰等坛坛罐罐和各类造型的艺术品摆件:白釉、酱釉和素三彩,工匠们曾用今日看来十分单调的调色,创造出了五彩缤纷十分典雅的器形,并堪称为“国宝”。

体量巨大的唐代陶罐

当史密森学会的Freer / Sackler画廊在2011年宣布他们将展示Belitung Shipwreck宝藏时,考古学家们纷纷上前,要求博物馆收回邀请。因为,这可能使得史密森尼违反其组织伦理,即禁止展示没有使用科学方法而被发掘的文物。而且,如果通过同意展示文物,将会使得博物馆间接地纵容古代文物的“掠夺”。

现在, 让我们继续浏览沉船中打捞出所属唐代能工巧匠们打造的那些巧夺天工的金属器皿:闪闪发光的金银器,并没被千年的时光是所淹没,堪称国宝的它们,仍旧有着流光溢彩的夺目光泽,动人心魄,勾人心弦,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刺痛,带给我们那种不能回归故里的淡淡感殇。

这是一只伟大的金杯,因为它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唐代同类型的金杯,带有中亚和波斯人物图案。

长久以来,史学家一直怀疑有数以千计的船艘来往于中东通往中国的海上丝路。这些船艘经历了遥远的路途,越过滔滔白浪,但时间和深海早已将证据销毁殆尽。直到今日,人们终于挖掘出这艘沉船的故事,当时险恶的大海可以将木船轻易摧毁,但沉船中完好如初的黄金、白银和陶瓷,使得证据终于揭晓。这些穿过时间隧道的器物,生动地呈现出公元九世纪唐朝所代表的繁华世界和中国艺术精巧的制作技艺,同时也向大家介绍出古代最伟大的贸易路线之一,以及在这条航线上往来的勇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