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带你如何正确认识时大彬紫砂壶
时大彬对中国紫砂陶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培养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弟 子,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明末清初紫砂界的格局与面貌。
时大彬制壶向来”素面朝天“,壶表绝无任何绘画装饰,诗文铭刻也鲜少出现,只有个别壶在壶盖上会有贴花装饰,如藏于江苏锡山的如意纹盖三足壶。
时大彬(1573——1648)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 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
唯独万历年间,这块以产茶饮茶而“应凤披靡”的紫砂手工业群体中,时大彬突兀而出,被大众所知,不断烧出“价似璆琳”方圆之器,博得远近人们喝彩。
时大彬制壶手艺在明代就名声大噪,作品虽多,但流传存世者极少,至清乾隆年间,时大彬的作品已视为稀 世 珍 宝了,而民间不乏有时大彬赝品壶,多数是以钤印章款作假。
大彬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继儒、王时敏等品茶试茶之论,改作小壶。这是紫砂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影响所及,直至今日,都以制作小壶为主。大彬擅长创新,“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为前后名家不能及。”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落墨,用竹刀刻出,后自己运刀成书,字体闲雅,在黄庭乐毅之间。
时大彬制壶在清乾隆年间就已成珍 稀之物,四百余年来,历经离乱流传至今的“时壶”更是被后人珍如拱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