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医德”双过硬,才叫“中国医生”!
与“病友”们谈起张英杰医生的银针治疗,大家相同的感受是:神奇——医术好,大家都说他“妙手回春”,但大家对他还有一个相同的认可:和气——医德好,中国“好医生”!
我是早上6:30分从家里出发,去张医生所在的纺织城4厂职工医院做最后一次治疗,到医院刚好6:50分,原本想这次一定会是第一个,结果还是排到了第三,还有比我更早到医院的。
每天来找张医生的人络绎不绝,有周边的,有外县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是口口相传,从已经康复的患者口中听到张英杰医生神奇的传说后专程赶来的。
“病友”在一起聊天会有一种特殊的“亲密感”,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同病相怜”吧!在一起聊的只有一个话题,就是对各自疾病治疗的效果,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讲述一段张医生神奇的故事,同时还谈到的就是张医生的医德,而后竖起的都是大拇指。
我们几位病友正聊着,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在家人的搀扶下,身体倾斜着缓步走过来,艰难地坐到椅子上,疼痛使他紧紧地皱着眉头,或许是因为自己是一位男子汉,必须表现出男子汉的刚强,他硬硬地咬着牙没有吭一声,但我们确实能看出他的疼痛。或许稍微的休息让他疼痛有些缓解,他的眉头才有些舒展,才有力气开口说话。
他叫王尊强,是西安蓝田人,昨天突然腰疼复发,疼的不能行走,几乎一夜未眠。他说腰主全身,疼起来就是一个“废人”,那种疼痛,没有过经历的人是很难理解这种痛苦的。去年他腰痛突发,四处求医没有效果,夜不能寐,痛苦无比,也是听到关于张医生的神奇传说后,立即让家人把他抬到这里进行治疗。他说张医生医德好,因为他能“读懂”病人,总是会告诉排队的病人,要先为重病号治疗,要尽早解除病人的痛苦。那次治疗,差不多四十分钟,他是自己从病床上下来,自己穿上鞋,自己走出治疗室,自己走下楼,自己坐上车,一次就治好了他的腰痛。昨天晚上不知怎么回事儿,也没有干活,也没有出力,突然一下腰就不对劲了,顷刻间就失去了行动的能力,疼痛难忍。
旁边的病友姚桂花安慰说,别急,现在才七点多一点,张医生每天七点半以前准到,他肯定第一个为你做治疗,因为他懂咱们病人的痛苦。我问她来治疗哪个地方,她微笑着说,我的颈椎、腰、腿都有问题,是今年五月份才来做治疗的,经过张医生12次的治疗,现在基本已经痊愈了,今天让张医生在复查一下。
她告诉我,去年八、九月份感到颈椎酸困,头部发昏,腰腿都有些不对劲,因为自己过去身体挺好,很皮实,所以也没太当回事儿,结果到了12月份,突然就严重起来,直接就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她到西安一家非常好的三甲医院去治疗,保守疗法没有效果,最后告知她要手术,她非常害怕,因为手术前家人签字的那句“谅解意外”非常吓人。从去年到今年,她到处寻找能够治病的医院,五月份在看病的路上车坏了,去修车的时候别人讲了张英杰医生的神奇故事,而且说她的病张医生能治,她二话不说,让司机开车直接就来张医生这里了,第一次治疗就解除了行走困难的问题,所以她自信满满,这不,经过12次治疗,现在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她说张医生不仅医术高,待人也特别和气,总是替病人着想,急病人之所急,那医术医德绝对是“杠杠滴”。
正说着话,张医生笑呵呵地走过来,一边开门一边让大家自觉按顺序排队治疗。其实,最着急的还是王尊强,他还没开口,张医生就主动询问情况,然后对大家说,他的病重,大家都多一点关爱,谦让一下,先给他做治疗。
我们脚前脚后进了治疗室,王尊强腰痛的上不了床,我和他家人在旁边帮忙,他说尽量自己用力,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应该怎么用力,我们搭把手就行了。
真的也就这么神奇,二十分钟后,王尊强自己从床上爬起来,自己下了床,自己穿上鞋,自己走进里面的房间烤电去了。治疗结束后,他自己走出医院,回家去了。
我的肩周炎已经没有大碍,上次治疗以后,张医生再三嘱咐还要再来一次,肩周炎就彻底根除了。在为我做治疗的时候,我说这几次治疗,每次排队等待的时候,我就会与病友交流,大家除了谈你的医术高明,更多谈到的都是你的医德,说你医德绝对是“杠杠滴”,对你评价特别高。张医生口气平和地说,古代的时候师父传徒弟,首先讲的就是医德,徒弟都是要经过教育培养的,徒弟修行不够,品德不高,师父是不会教徒弟的。我比较主张“医术医德”同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生。别得医生怎么做咱们管不着,但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仅要医术好,更要有医德。过去古人不是常说: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自己认为,只有“医术医德”双过硬,才叫“中国医生”!
张医生这习话,让我突然有些动情,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一下高大起来。我觉得张英杰医生不仅传承了他的老师,我国著名的软组织外科之父宣蛰人教授的医术,而且把中华民族对“道德”的要求作为个人的行医“准则”,他医术高超,对人友好,不摆架子,在为病人进行诊断之后,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一次治好的,就不让你治第二次,尽量让病人少花钱,以治疗效果为导向。
他要求在这里工作的护士,对病人要服务周到,待人热情,工作认真,不耍态度,所以他们这里的护士待人一团和气,说话轻声细语,好像是一家人的感觉。按理讲,像他这样有能力、有水平、有成就的人,完全可以用一种成功者的形象出现,但他没有,总是笑容可掬地对待着每一位病人,让病人对治疗有信心,对未来充满期望。
与张英杰医生认识十几天以来,我觉得他不仅是一位有着传奇故事的“神医”,我更觉得他还是一位修行得道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