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郭华: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 深度好文

【视点】
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只有在和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教师。
如果你要当老师,我希望你: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尽可能严格地去要求学生。
本文作者:郭华,明远教育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大家好,非常开心能够参与“教育与人生”的论坛活动。收到邀请时,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因为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和学生交流沟通。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只有在和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因为是和小教专业的同学座谈,所以我准备了一些和教师相关的话题,采用漫谈的方式,来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些我的感想。

教师常被喻为红烛、春蚕,意为教师要像春蚕、红烛那样,耗尽自己,去成就学生、照亮学生。有人认为: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未必要做红烛、春蚕。这种讨论虽然有意义,但在我看来,所谓红烛、春蚕,是指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像红烛、春蚕那样全身心为学生。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那么红烛精神、春蚕精神就是对教师使命和价值的最生动的写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教师的价值就在这里。

01

教师的目光

我们先来聊一聊教师的目光。这个话题来自于一幅“小林漫画”的启发。老师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跟学生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幅画感人至深,把师生离别的不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鼓励以及种种尽在不言中的情感,通过寥寥几笔细腻地勾画了出来。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越是成功的老师学生会离他越远,既会走得远,也会不断地超越他。所以,一个好老师是这样的:在我面对面能看到你的时候,给予你关心、鼓励的目光;在你离开时,会在背后默默注视和关注着你的成长。所以,我觉得教师的目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面的目光,一种是背后的目光。

我给大家推荐的《全世界都想上的课》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情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老师的这种对面的目光所饱含的深情鼓励。日本有一种很有特色的宝塚歌舞剧。桥本武老师看宝塚剧的时候,他的乐趣不是去看那些在前排舞动的、已经成名的演员,而是把目光投向那些在后面的、还没有成名的演员。桥本武老师甚至觉得看宝塚剧的乐趣就在于观察那些虽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是依然卖力演出的宝塚剧演员。

文字是这样写的:若将目光移往全力舞动于名角儿身后的学徒,观剧乐趣会随之倍增。下一个名角儿,必在这群学徒之中,那会是哪一个呢?正是怀着名角儿的梦想登台,全神贯注、拼命起舞的少女们,把桥本先生的心给打动了。

这样的目光是教育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就是要鼓励和发现那些正在努力向上的孩子们。

面对面时教师的目光有期待、有鼓励,也有严格要求。而当学生离开时,学生背后的教师目光则更多的是对学生未来的祝福和期冀。这种背后的目光在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是深有体会的。“背后的目光”你能感受到吗?能的。你能体验到那道目光一直关注着你,让你不敢懈怠。

02

教师的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聊过教师的目光之后我们来聊聊教师的心。下面这张照片是成都金沙小学的走廊,墙面上写着“我的心是孩子的”。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说我的心就像孩子一样,永葆童心;还有一层是说,我的心是扑在孩子身上的,我的心是属于孩子的,老师是和孩子们心心相印的。这种心心相印集中表现在老师能够了解孩子,能够抓住学生的心。

我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校长就这样说:“教师的进步离不开领导、离不开同事、离不开家人,但是作为教师,成长过程最离不开的还是小朋友。”所以,俞正强校长特别感恩学生对他成长的帮助。

俞正强校长分享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他刚做教师的时候,对学生特别严厉。如果上课期间有一个学生吵闹,他就会把所有的学生留下来,不让他们放学。后来,有一位同学在作业本里写了一句话:“如果你上课能让我们忘记吵,算你有本事。”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学生上课吵闹是因为你讲课没有吸引力。因此,把课讲好,讲课能抓住学生的心,能拨动学生思维的弦,是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功夫。

俞正强校长说:“教育里的幸福,如果要描述一下的话,就是你的小朋友(学生),能够到你的身边来,你对你的小朋友(学生)具有吸引力。你能得到小朋友们开心的笑,你能得到小朋友们很多问候,他们满意,那就是幸福。”怎么才能得到这种幸福呢?

就是要把握好所教的学科,了解学生,即把课上好。他说:我们对数学把握得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通过一些形式来吸引学生。如果我们能够对数学把握好,形式就慢慢变得不重要了,就会返璞归真。那么,现在我们吸引小朋友的是什么呢?就是你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去拨动小朋友的那个思维,然后去牵引小朋友那颗心。把他的思维和心抓牢了,这节课他就一直跟着你、跟着你、跟着你,或者有时候你跟着他、跟着他、跟着他,他也会跟过来、跟过来、跟过来。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数学的内核部分了,所以形式慢慢地开始淡化。所以,我经常就是一支粉笔就可以把一节课上到底。

那么,能否达到这种境界呢?我想这是跟教师的修养有关系的。

03

教师的修养

这幅漫画讲的是我们都熟悉的“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多样丰富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停留于技术,而是要追求“道”,“庖丁”所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或者要由“技”入“道”;

其次,教师也需要成长,初入职的时候看到的是“全牛”。但自觉地加强修养,正确处理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你就能进入一个高的境界。正如“庖丁”所说,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到了这种“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能够“游刃有余”,才能“踌躇满志”。

这也就是第三条启示,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来自于教学的成功,来自于对学生的成就。我们教师教学也应该像庖丁解牛那样,去把握教学的基本规律,跟学生心心相印,这样你就能把握学生发展的关节点,帮助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了,教师的自我价值也就实现了。因此,教师要像庖丁那样追求“道”,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正如俞正强校长所说:把数学把握得足够好,就不需要那些形式化的技巧了,就能够拨动学生心里的那根弦。

04

教师的严格要求

我曾经给小教班的毕业生们写过一句临别赠言:“如果你要当老师,我希望你: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尽可能严格地去要求学生。”这句话受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的启发。这句话强调的是“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的相统一。如果我们不严格要求学生,那么尊重就会变成“放纵”或是“放弃”;如果不尊重学生,那么严格要求就会变成恶毒的“泄愤”。所以,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一书中也在多处描写了桥本武的严厉和严格,比如:无论是什么样的时刻,先生一直是毫不留情地给我们下达作文任务。这一任务是强制的,不完成是绝对混不过去的。……享有大名的魔鬼教师的身影,到我们入读时也依然浓墨重彩地保留着。我入读滩中时,桥本先生发已花白,一眼望去,和蔼可亲,想不到的是,他对纪律的要求非常严格。若有礼仪不到位、上课迟到等违纪学生,用出勤簿敲他们头的情景,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书里还写到另外一位老师的严格:数学老师宫原繁先生严谨耿直,做练习题时会让学生到黑板上写,然后他再一行一行地仔细增删,一边改一边讲解。数学考试很频繁,卷子批完后,他会逐个交到每一位学生的手里。有低于平均分的,拿学籍簿轻轻敲打其脑袋是例行仪式。总是被先生敲的我知道,敲脑袋的动作里,饱含着先生父爱的温情和鼓励。“啪”地一下敲下来时,心里的那种温暖和愉悦,直到今天都感觉得到。

这些细节很好地诠释了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统一的教育原则,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我写过一篇纪念王策三先生的文章:《为学术的一生》。这篇文章里也特别提到了王老师当年是如何严格要求我们的。而所有严格的要求,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幸福和温暖。

当然,出自尊重的严格要求,才有教益。也只有严格要求的尊重才是教育。能够将尊重和严格统一起来,是老师的修养。

05

教师的魅力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是研究生了,再去小学当老师觉得很憋屈。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多少人能像李吉林、吴正宪、窦桂梅、俞正强这些人一样富有魅力、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呢?他们都是小学老师。

教师的魅力尤其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影响之中。古今中外有无数描写教师魅力的文章和语句。比如,《论语》记录了颜渊对孔子的仰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能够让学生“欲罢不能”,这是教师的魅力。

柏拉图的《会饮篇》描述了苏格拉底的学生阿尔基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魅力的感叹。“这个人的言论对我影响很大,而且现在还发生影响。因为我一听到他的讲话就心跳不已,眼泪夺眶而出……我们也看到许多别的人也是这样。我听贝里格勒等等大演说家讲话时虽然觉得精彩,却从来没有听他讲话时的那种经验,没有神魂颠倒,不能把握自己,有如处在奴隶状态之中。”“当他认真地、推心置腹的时候,谁都看见他肚子里的那些神像。这些神像我看到过一次,它们非常神圣地、金光闪闪地、无比美好地、奇妙地向我走来,使我感到必须五体投地去遵照苏格拉底的愿望做。”如颜渊对孔子的“欲罢不能”一样,阿尔基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影响力也是没有“抵抗力”。

学生之所以能够追随老师,“欲罢不能”,就是因为老师的肚子里有那些神圣的、金光闪闪的、无比美好的、奇妙的“神像”,这些神像就是老师魅力的来源,也是教师修养的体现。

06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西方的师生关系与我们中国的师道还是有些不同。他们讲究平等和讨论,而我们更强调尊重和效仿。我们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师道尊严”,但和谐的师生关系却是一样的。正如上面我们所说的孔子、苏格拉底与他们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关系。

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的老师,就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好的老师一定是非常平等地对待学生的。所以,我们在讲教学论的课堂上反复强调,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不对称但平等的关系。虽然在知识、能力层面上不对称,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相互对待。教学的过程就是从不对称的平等走向对称的平等的过程,这也是教育的意义。

之前有学生问我,自己不想当老师,但因为种种原因当了老师,但并不热爱这个职业该怎么办。我想把毛阿敏的《投入地爱一次》这首歌送给他。这首歌是《编辑部的故事》的主题曲。歌词中写到:

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

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

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

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

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

投入白云/你就是细雨

在共同的目光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你已经当了教师,那么只有真诚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你才能获得幸福。这样,你和你的学生就可以“在共同的目光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关怀,充满温情、鼓励和期待。我相信,如果投入其中,你就能感觉到做老师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儿。

最后,我想把鲁迅的这句话送给大家:“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教师的境界就是这样,我们送走一届届学生,我们和“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有关。而这种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来源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转自:人民教育

声明:“EDU视点”所发文章,重在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0)

相关推荐

  • 郭华: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丨关注

    - 这是 好老师 2021 年的第 117 篇文章 - 有人认为: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未必要做红烛.春蚕.这种讨论虽然有意义,但在我看来,所谓红烛.春蚕,是指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像红烛.春蚕那样全身 ...

  • 美石赏析:雨花石“红烛”敬教师

    雨花石上<红烛颂>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红烛,赞颂她默默发光.无怨无悔奉献的精神.教师也一直以蜡烛精神来鞭策自己,他们以牺牲自 ...

  • 【自由谈17】杂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

    温馨提示:本文约200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写在前面] 教师,这个神圣的名词在今天已经悄然褪去它原有的光环,非但光环不再,反而时常阴霾笼罩.原因固然众多,但有一点最为根本,那就是我们从来就没有 ...

  • 朗诵 || 燃烧的红烛

     燃烧的红烛 作者:永恒   朗诵:郭慧 亲爱的老师 小时候我就喜欢您 您的貌美如花似玉 宛如仙女下凡般靓丽 您讲课时幽默的话语 宛如听津津有味的故事 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 宛如一张张纯真无邪的白纸 是 ...

  • 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本文作者:郭华,明远教育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大家好,非常开心能够参与"教育与人生"的论坛活动.收到邀请时,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因为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和学生交流沟通. ...

  • 课改中的教师 | 郭华:教师是课程改革真正的主人

    本文约3900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师 恩 如 海 TEACHERS' DAY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从2001年到2021年,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q ...

  • 北师大教授冯晓霞: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

    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即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而当 ...

  • 入围作品 | 郭华悦:清明四感

    恐 如今,对清明这日子,竟生出了隐隐的恐惧. 要知道,在小时候,清明可是个快乐的日子.窝了一冬,清明前后,总算盼来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趁着清明这个机会,漫山遍野地疯跑,还有着平日里难得一尝的美食在一旁候 ...

  • 简谈教师的意义感

    简谈教师的意义感 什么是教师的意义感?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认为教师的意义感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一)传承文明.教师的主要意义是把知识.智慧.人类各种文明的结晶传 ...

  • 【老师的样子23】 王明华:二哥做教师

    " 老师的样子 " <绿汀文萃>2020 主题征文 二哥做教师 邵东四中  王明华 流年,从白发间一点点流泻,那些跌入尘埃而开出的花朵透着忧伤,无言时那暗香阵阵袭来,标 ...

  • 华师大陈默教授演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令千万父母幡然醒悟

    大家知道,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和言行是孩子不成文的教科书.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从孩子身上能看出家长的品德和作风,穿戴.书本是否干净.因为家长每天 ...

  • 北师大胡定荣教授: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诊断分析

    作者 | 胡定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导[教育君语]北京师范大学的胡定荣教授根据有效教学设计的特征,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文本,对教师教学设计要素进行诊断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