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莲|诗评|读白居易的《草》(外两篇)
读白居易的《草》
被称为诗魔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写所写的《草》这首诗,是过去属于赋得体诗中的佼佼者,何谓"赋得体",是那时科考制度的题目,所以原题目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从题目意义来看,就是借物来咏,赞美事物或歌咏事物。借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来歌咏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文中描写了野草的特性,然吞融入人的生活,写草牵出了写人,写到人的送别,即所谓的即事。茂密的野草与我送别友人的情感相融合在一起,写草的伤情,其实就是写我送友人的离情,离、离开了原野的草,(离离原上草),我怎能不伤情呢?但这一份伤情并不低调,写得满有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在荒原上玩强的生长,让我送友人的人生价值,人同样在社会上不屈的生长,有积极的进取精神,透过野草的玩强生长自然显露出来。看着古原上清清楚楚旺盛的草儿,怎么忍心你,我的友人离去啊!离去后又不知道你何时才会回来。不如你不要去了,但又不能不去。人要奔自己的征程,去感受生话,或说去闯荡生活,学习知识,各种人生要学的阅历。正如像野草玩强的生长,难道说人不也是像野草一样玩强的生长吗?人生就像荒原,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就要打拼,开始人不是什么都没有,像荒原一样。野草同样要生长,人也像荒原野草一样,同样也要生长。要获得成功同样要面对风雪磨练,风吹雨打日晒。必须要有玩强的生命力,才能生长旺盛繁荣。给国家和社会作出奉献。
鉴赏草,歌颂草,草在荒原上生长。当然人在这个典型的环境里送别,人的感情就落到了草的感情上,写草当然是歌颂草,其实歌颂草就是歌颂人。以草为题材,眼前的景自然是草。即所谓的即景,这诗就叫即景诗。写景自然就有人,或者说就有事,当然有事就是即事,或者说就是叙事,当然就是即事诗。写景就是状物,什么是状物呢?其实就是赞美,喜爱它,歌颂它,其次就是反之。景物环境就有人物,歌颂景物也就歌颂人物。写景物的特性也就表现了人物的志趣理想,也就是寄兴写情。也就是景物人物俩俩合咏。咏草的生命力,同样也咏了人生存的生命力。所以说咏物诗也可作寓言诗来看。草的生长环境也是人的生长环境,草的玩强生长,也是人征服自然的玩强生长环境。野草的生命之美,难道说人的生命不美吗?同样人的生命是美的。野草生长的时间,与人生长的时间是一样,共时。野草一岁一枯荣,难道人不是一生一枯荣吗?人活一世,从开始生长,到茂密茁壮,最后枯老生命终止,和野草不是一样吗?但野草还会在第二年的春天里"春风吹又生"。但人的生命结束,就不会再生了,永远的结束了。和野草相比,人生是不是又添了份遗憾?假若人生能够再生,反老还童或长生不老,这是连秦始皇都梦寐以求的,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终无结果。但人又换一种方式延息,生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又和野草有共同之处,所以生生万物总要归一。
品曹公论诗的精彩片段
曹公笔下的林黛玉,我想大家都认识她。其性格重情,质地洁白,具有清风卓越的身韵。曹雪芹借以她论述了写诗的精髓。体现了他深厚的学识,与指导别人如何学写诗的高超艺术风格。
小说中以香菱学诗的情节,将作诗的心得体会故事化,贯穿于文中《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红楼梦四十八回,四十九回。
香菱向林黛玉求教学诗。看黛玉是怎么教香菱学诗的。首先她略说了律诗的章法,对仗平仄。她是这样说的:"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奇句
,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香菱回答道:难怪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诗,又有对得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也有二四六上错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未事,只要新奇为上。黛玉道:就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未事,第一要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这段精彩的对话。说明了写律诗,要讲究章法,起承转合,平仄对仗格凋外。还要注意格律规矩是未事,重点服务于立意,也就是说在讲究律诗章法规矩时,不要觉得规矩很重要,是未事,但又不能不讲。重点还是要立意。还重点强调"奇句"也就是好的句子,或佳句。只要有好句不论平仄虚实都可以,这是其一。其二"意趣"我理解是主题。也就是说意趣第一,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都可以,自是好的。
这段说明两个问题,立意、奇句和律诗的规矩问题。
然后黛玉教她看王摩诘的诗,先学李白,杜甫一流的诗,又说学一流的诗那么你写出来的就是二流,如果你学三四流的诗,那么你写出来的就是几流了?其后再学陶渊明的诗,当然写得一流的诗很多,她只例举了这几个。不能把所有好诗都例举出来。后面叙述香菱学诗的体会,什么脱化前人古时诗人的句子: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对诗句用词的解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都说得非常动人。
后面对香菱初学写诗,她所写的三首诗作评判。开始两首不好,第三首终于写好。对香菱苦吟诗作形象的描绘,于梦中作得的第三首诗赞赏有加。具体情节,评判,请看曹公巜红楼梦》四十八回。
品曹诗。曹雪芹对格律形式主义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唐诗格律最为成熟,发展致宋代以后趋僵化。曹诗在红楼梦中即复合基本格律的要求,又有所突破,略高出唐宋诗一筹。追求诗词境界齐于唐宋,又高于时俗。特别表达了对诗艺的一些看法,重点强调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他的论诗有破有立,即打破形式主义牢笼,即遵守格律形式,又打破格律束缚。句意违返格律常识,但本身意趣真,在上下情节及生活口语方面天然成趣。破以后又有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诗贵在真意趣,真性情,真精神,总不脱一个"真"字。头一件立意清新,措词不俗。即从形象上逼真,情真意切上留意。堪称中国诗词论述的无上甚深的精妙法。总的一句话,即要撑握律诗的精妙,又要破出他的弊端,超出律诗所有的精髓。
诗话
诗,写诗要学习写诗的知识。诗先有古诗(古风),后才有近体诗(律诗)。古诗是过去人们慢慢的总结,慢慢的发展,才有四言,五言,七言诗等。主要定形五言诗,七言诗为主。逐步到唐朝发展到鼎盛。形成了较为严格的近体诗。依据语言的格式、声调、韵律,要求写诗音律美,就像唱歌一样。才有格式平庂压韵的要求,结合对仗(对偶),规定了律诗严格的写法要求。
律诗规定:除了诗题目名字外,内容的句数必须八句,四联。五言字数40个字,七言56个字,不能多也不能少。全诗布局按起、承、转、合这种结构篇章。"起"就是开头,开头又有要求必须要破题。"承"就是承接,接着往下写。转"就是转折,转到写别的内容。"合"就是结尾,或者说总结的意思。起头两句就叫起联(首联),承接两句就叫含联,转折两句就叫颈联,结尾两句就听尾联。四联八句诗,首联和尾联不要求对偶,中间两联必须要求对偶。诗中还讲究格式的平庂、压韵、对仗、帖联。俱体看律诗的知识。我读书那时声凋读不准,以致平仄区分不出来所以写诗不好。
由于有了这些严格的规定,所以后来有了限韵的诗。限韵的诗就是先由人写出诗韵角的字出来,规定写诗时必须要用这些字。像《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的诗,提出"门、盆、魂、痕、昏"五个字作韵,作诗必须要用这五个字作韵角。这很难了吧。我把曹公的一首巜咏白海棠》写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咏白海棠
诗/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辗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子缝禞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倚倦西风夜已昏。
但哪时候为了考核你有多高的水平,考官就必须要这样出题,所以又叫
应制诗。应制诗就限制了诗韵必须按诗韵写,所以说就限制了写诗的手脚,必须用韵去套诗。红楼梦书中所以说"最不喜欢限韵的诗,让它挷住了手脚。有好诗也写不出来。又说:只要意气真了就行,不要以词害意。只要有奇句(佳句),就算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这是曹公作诗的心得体会。难怪几百年以来,作诗的名家少之又少。
写律诗有了这些规定,后来的人们就必须严格要求按这种规律写。如不按这种规律写就觉得不好,你不会写诗。必须要严格要求按律诗的格式音律对仗压韵来写,方为好诗。但过去没有这种诗的时候,也有很多优秀的诗传下来。 像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就是流传千古的名诗。我并不是否定律诗不好,我也觉得律诗好,但不能过于受到律诗的束缚。写诗点点都达到律诗的要求,故然是好。达不到的也不能说不好啊!像崔颢的巜黄鹤楼》又怎么能评得上律诗的第一呢?至唐至今的发展,由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怎样才能继承中国文化的精髓呢?我想这篇文章有所体会。写诗要将讲究章法无形,由无章到有章,或先有形再无形。或无章中穿插有章,或有章中穿插无章。
过去,由字组成词语,词语上升到句子。固定到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不等。由句尾压韵的叫诗。然后固定五言诗,七言诗最多,唐朝最为繁盛。把它具体到格律化。我想现在要打破常规,诗到格律进入最高境界,要由最高境界进入常态化。要由格律进普通,由普通进入格律,讲究章法,由作诗的章法无形来解释。由无形变成有形,由有形变成无形。曹公说的:"只要意趣真了,平仄虚实不对都可以"。比如骂人骂得真了,只要骂到他的痛处就行了。反过来只要意境内容深刻。中心主题明确了就行。强调天然成趣,符合通俗口语,章法无形,最能论述的写诗的技巧。有的为了非得讲穷诗的平仄对仗把诗写得看不懂,生搬硬揍,但写诗的要素又必不可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文讲求无形胜有形。就是说在有形的穿插无形的,或无形的穿插有形的。像崔颢评为第一的巜黄鹤楼》诗,就是先从无形中再到有形,由无形中达到格律的高标准形式,视为律诗的第一。
简介
枫莲:原名杨连峰,贵州六盘水(中国凉都)人。笔名峰连、枫叶,都峰、峰连凉都等。因爱赋闲情,爱赋山水,现学写诗多有非议,网络触屏,见于微博中。
长居此处,对凉都山水多有描摹,作些拙文诗词巜游山赋》巜咏菊》《返乡》《中国凉都》《登麒麟阁》《降雪歌凉都》等。曾在《钟山诗联》《新月诗镌》《中华文艺》上发表过诗文。多遍作品选入《当代诗文精品荟萃》《当代影响力诗人、作家文选》
并曾获中华文艺世界华人文学大赛多项奖项《2016年的雪》荣获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
雪儿飘诗语特邀编辑。
联系方式:
邮编:553001 姓名:杨连峰
地址: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中路新世纪幼儿园商住楼A幢3号门面
电话:18084146718 邮箱:38578645@qq.com
版权声明
本作品系作者原创,首发于雪儿飘诗语微信公众号平台,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传播权雪儿飘诗语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雪儿飘诗语集团所有,享有长期无偿使用权利。版权收益二八分成(二成,雪儿飘诗语微信公众号平台所有;八成,指作品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引用、摘录、刊登等任何形式的使用,则需注明作者署名和作品出处,并需向雪儿飘诗语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雪儿飘诗语集团支付版权使用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