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黄州和杭州——考赶考
黄州文庙——今黄冈实小图书馆
画中的记忆——东河书院
考棚街北段——实小门外
市场经济下的考棚街——中心市场牌楼
上篇:黄州考棚
考棚街的起点,是黄冈实验小学。90年代前后,师专中文系一直有学生在那里代课、实习,藉此我也偶尔进出过该校几回,见过校内一处古建筑,那是黄州文庙,在民国之前这里是黄冈县学祭孔之地。查校史,得知实验小学所在地是昔日黄冈县学旧址。黄州府考试院(也叫考院、试院或贡院)在体制和地理位置上自然与县学有关联,设在州府和县学之间,即黄冈实验小学后面那一片大院(时为军政机构所在地)。举行科举考试的考棚当然在考试院内而不是街上。
实验小学正门口对着的考棚街边,其实并无考棚,而是考生们投宿的旅店聚集之所。据史籍记载,黄州府试院(贡院),俗称黄州考棚,是主持科举初试的专门机构,也是府试、院试考场所在地。每次府试临近,黄州府属各县考生云集黄州,连同送考家人和陪读书童,多达两万余人,都在试院周边住下。一时间,黄州城内热闹非凡,颇似如今高考陪考场面。尤其是考棚左侧前街的客栈、饭馆、日杂百货、文房四宝等店家,生意兴隆,一派繁华,这条街便因考棚而得名,街名几百年不变。
考棚街是黄州府城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条街道。其地标性建筑物有二:街北端的县学文庙,街南端的河东书院。此二者是古代府、县两级教育机关,亦是古代黄州人文荟萃之地。县学文庙已改建成为今天的实验小学,而始建于南宋时期的黄州河东书院,曾经是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讲学的地方,该书院后在元明清三代几经改名,至清末民初已是黄州府中学堂了,1949年以后正式更名为湖北省黄冈中学。
当下的青壮年一代,甚至更早的一代,他们当中做过“黄冈密卷”的人不少,知道黄冈中学的人更多。黄冈中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是国内教育的一面旗帜。那时候,黄冈中学是老百姓心中景仰的一座高峰,他们的孩子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九年里一直被鼓励着要考入黄冈中学;黄冈中学在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和奥赛竞技场上的辉煌成绩,吸引了国内教育界人士纷纷前来“朝圣”取经,他们快要踏破黄冈中学的门槛了。
如今,实验小学依然还在考棚街北端,黄冈中学已经搬迁至黄州新城区,规模比以前更大了许多,原校址上立着的是黄冈启黄中学了......
杭州贡院,在杭州应该是一处很高调的所在。这不仅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正是杭州的闹市区,还因为杭州贡院自建成到如今的历史演变。
杭州贡院是杭州府封建科举制乡试或会试的场所。据《康熙仁和志》载:宋时贡院在观桥西、新庄桥东。元时在祥符桥(现凤起路与延安路交叉处西北侧)。明初在杭州府学西,即仁和学基(现中山北路南段西侧、百井坊巷一带);天顺三年(1459)改今所(观桥东),即仁和仓旧址。清贡院,在观桥东。
杭州贡院到清代已经是规模空前了。贡院的建筑格局规整肃穆,大门旁悬有一副对联,鼓励考生要有从容的心态:“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往里有二门五楹、龙门、明远楼、致公堂、内龙门、聚奎堂、会经堂、十八房等处。明远楼前有明代栽的槐树,称文昌槐。明远楼是贡院的主要建筑,楼高三层,楼内有魁星塑像,站在明远楼可以一览贡院全貌。有资料显示,为满足赶考举子的需要,清朝康熙50年(1711年)时杭州贡院建成的考生舍号已达12276间。赶考的生员多,出人头地的浙江学子也就多了。有人统计过,明清两代全国通过乡试到北京会试后录取的进士,共有51778名,《明清进士录》收录的就有7700多名,其中浙江籍1233名,占比16%,也就是说,全国每六名进士之中,就有一名浙江人,南宋以来,浙江作为一个文教大省,的确实至名归。
1903年(癸卯年)杭州贡院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届科举考试流传出了不少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按照科律,清朝乡试每三年一届,本来1902年已经考过一届(壬寅科),此后三年内本无科考的。但是这一年恰逢慈禧七旬寿辰,朝廷开恩,增加一次乡试,这才有了1903年的癸卯科考试。
杭州富商高义泰布店老板高子韶的二公子高时显在壬寅科乡试中落榜,高子韶带着儿子去拜见老师时,听到老师正在为另一位落榜考生钟毓龙感到惋惜。这钟毓龙自幼父母双亡,一贫如洗,全靠父亲的几位故旧资助抚养,并择师教他读书。钟毓龙潜心向学,12岁能通读《十三经》,16岁入邑庠,成为秀才。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家后,高子韶便开始打听钟的学识、人品,经过一番考察后,高子韶决定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钟毓龙。1903年春天,高、钟两家举行了定婚仪式。
1903年秋天,高时显携手钟毓龙再次进入杭州贡院,参加乡试,果然榜上有名。这年浙江乡试发榜,最为荣耀的就是高家:二女婿钟毓龙,榜上排名第41名;大女婿姚汉章,榜上排名第61名;二公子高时显,榜上排名第49名;高子韶的堂弟高乘,榜上排名第72名。当时的《申报》报道说:“盖一榜中,叔侄郎舅四人同科,诚佳话也。”
取消科举考试后,杭州贡院并未因此销声匿迹。而是紧跟时代步伐,越走越坚实。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贡院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改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此后,先后又改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浙江省立高级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浙江省临时联合高级中学,1951年改名为杭州市第一中学,1985年复改称为杭州高级中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浙江巡抚张曾奏请以省城贡院旧址改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校舍落成,四月十五日开学。历任监督:邵章、喻长霖、王廷扬、沈钧儒、夏震武、袁嘉谷、孙智敏、徐定超、经亨颐。著名教师:经亨颐、马叙伦、许寿裳、周树人、夏丏尊、钱家治、张宗祥、沈尹默、姜丹书等。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堂歌:“功如忠肃,学似文成,自古名贤数浙人。山川钟毓,代有奇英,六百同堂步后尘。文章惊海内,科学究专门,新旧中西一贯行。今日为多士,他年铸国民,教育前途定有声。”民国成立,学堂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
1913年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任校长:经亨颐、姜琦、马叙伦。著名教师:马叙伦、李叔同、夏丏尊、陈望道、刘大白、朱自清、俞平伯、叶圣陶、沈尹默、许寿裳、李次九等。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歌,由夏丏尊作词:“人人人,代谢靡尽,先后觉新民。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润心身。吾侪同学,负斯重任,相勉又相亲。五载光阴,学与俱进,磐固吾根本。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之江西,西湖滨,桃李一堂春。”“五四运动”之后,校长经亨颐采取“与时俱兴”的办学方针,大力宣扬新文化、新思想,提倡学生自治,为当局所嫉恨。1920年初,学生施存统在该校学生主办的《浙江新潮》第2期发表了《非孝》一文,当局视为洪水猛兽,查封了《浙江新潮》,又借机免去经亨颐校长职务,并宣布改组一师。一师学生与当局和军警展开了不屈的斗争,发起了震撼全国教育界的“一师风潮”,一师因此成为浙江新文化的中心。
1922年合并后改称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历任校长:何炳松、沈溯明、李宗武、蒋梦麟、林晓、项定、崔东伯等。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生存和发展,学校南迁。1946年6月,回迁后的杭高学生发起并联合杭州各大中学学生,举行了一次反对国民党政府出卖国家内河航行权的示威游行。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建校以来,培育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是社会贤达:革命者俞秀松、施存统、汪寿华、冯雪峰、潘漠华,作家郁达夫、柔石、魏金枝,数学家陈建功,地质学家程裕琪,画家丰子恺、潘天寿、华君武,诗人徐志摩、汪静之,名记者曹聚仁等等。而今在贡院旧址上还保存有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的歇山顶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有七进;第一进已经作为一师的典型建筑加以保护,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高级中学创办于1899年,从清末浙江最早的公立中学(养正书塾)到享誉全国的江浙“四大名中”之一,历时一百二十年,汇集了鲁迅、李叔同、朱自清等名家大师,涌现出徐志摩、丰子恺、金庸、张抗抗等文化名流,姜立夫、陈建功、毛江森等科技精英以及徐匡迪、徐光春、***等杰出校友,至今从这里走的出院士多达52位,被誉为“院士的摇篮”。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牌额还在
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时期的大门
浙江省立高级中学时期的大门
省级文保单位内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碑亭
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校门
杭高学生使用的作业本
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立有院士石
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校内辟有院士墙
(注——本文“下篇:杭州贡院”的部分内容参阅了《杭州政协》《武林街巷志》等文献资料,在此谨表致敬和感谢!)
“双城记”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