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同学:如何利用数学课本目录提高学习效...
北大同学:如何利用数学课本目录提高学习效率?
课本目录是对课本内容的整理,大家利用好了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条理化,在解答题目的时候也就手到擒来了。
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李琴琴同学说:“我平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对着数学课本的目录看,看自己熟悉的章节在哪里,自己比较陌生的章节又在哪里,从而确定一下哪些数学知识是自己没有掌握的,这样做练习的时候就有的放矢了。这种方法在考试时也帮了我大忙,遇到做不出来的题目,我会先根据题目想一下此类知识在哪一章里提到过,等把知识点归到目录上然后再想该章的主要内容。等把知识点都理清之后,思维就变得清晰多了。我能考入重点大学,这一学习方法帮了我不少忙。”那么该怎样利用目录呢?大家不妨分四步走。
1.忆。翻看目录,看看自己能否根据目录,依序回忆起各个课题里的知识内容,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等。在回忆的过程中可以把知识要点记在纸上,以便加深印象。记不起来的要点再翻看相关内容。
2.说。在回顾之后,可以几人一组共同述说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以此得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作用。
3.写。在做完上述两项工作后,可默写目录内容,看看自己是否记住了教材中解题用到的方法或重要题型。还可以记录下自己做每章数学题时的心得和方法等。
4.用。在解题时若遇到一时找不到思路的题目,不妨回忆一下该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在目录的哪几个章节里,章节的重点是什么,讲了哪些具体方法,可以用到此题中吗,等等。说不定在回忆的过程中,解题思路也就有了。
弄清课本一共有几章
数学从初一开始一直就是我的大难题,直到上高中时成绩也未见起色。后来,我只好厚着脸皮去请教数学老师。她的第一个问题就问得我哑口无言——从高一到高三数学书共有几册,每册又分哪几章?看到我一脸尴尬,她笑着指出我的毛病:只会就题论题,不明白书本体系则不能融会贯通,不会归纳题型则无法举一反三。所以在做数学题之前,还是先把课本一共有几个章节,每个章节讲了什么,每个章节中涉及的基本定义和题型是什么搞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