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尔沁”的名号那么大?

我们在研究蒙古民族史和满族民族史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个无法跨越的蒙古部落,那就是科尔沁部。科尔沁部作为蒙古部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形成以来的800余年间,不同程度受到契丹、女真、中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影响,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科尔沁文化,其部族后裔已经接近300余万人,几乎占据了我国蒙古族人口的一半以上。

科尔沁部落悠久的历史

科尔沁部落的历史源自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胞弟哈布图·哈撒儿。哈撒儿又称为拙赤·哈撒儿,“拙赤”是名字,“哈撒儿”是“猛兽”的意思,说明他是一个十分勇猛的人,而“哈布图”是“神箭手”的意思。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有同母弟三人,依次为:哈撒儿、哈赤温、斡赤斤。此外,成吉思汗还有异母弟二人,分别是:别克帖儿、别里古台。成吉思汗幼年的时候,因为与别克帖儿争夺食物,就联合胞弟哈撒儿射杀了别克帖儿。

哈撒儿

哈撒儿在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帝国时,立下了丰功伟绩。成吉思汗曾说:“有别里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之后,哈撒儿负责管理佩刀宿卫、弓箭士,成为了成吉思汗宫廷的禁卫军。“科尔沁”蒙古语就是“带弓箭的人”。哈撒儿及其后裔因为都善于骑射,所以后世就用“科尔沁”代替哈撒儿后裔所统领的部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帝国后,根据黄金家族的传统,对自己的子弟进行了分封,形成了大蒙古帝国的左右翼各兀鲁思(封地)。

成吉思汗

蒙古人以“右”为尊,其右翼各兀鲁思由成吉思汗的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及其后裔统领,他们后来成为了蒙古四大汗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左翼各兀鲁思由成吉思汗的四个弟弟(哈撒儿、哈赤温、别里古台、斡赤斤)及其后裔统领,他们后来成为了东道诸王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中的是大蒙古帝国的汗廷,即中央兀鲁思,由成吉思汗及其幼子拖雷统领。中央兀鲁思虽然在成吉思汗死后,转移到了窝阔台家族,但是随着蒙哥及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后,中央兀鲁思又重新回到了拖雷家族。

蒙哥汗在南征四川时,魂断钓鱼城,使蒙古帝国的汗位归属成为了悬念。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作为拖雷正妻的幼子、蒙哥汗和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有“守护灶火”之责,天生拥有优越的地位,他承袭了原属父母的大部分千户和封地。在蒙哥汗南征之时,他奉命留守漠北哈喇和林,主持大蒙古帝国的政务,所以,阿里不哥就成为了蒙古大汗的最佳人选。

忽必烈

于是,阿里不哥在皇后及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等西部诸王的支持下在蒙古都城哈喇和林继承了蒙古大汗之位。而忽必烈则在移想哥(哈撒儿之子)、塔察儿(斡赤斤之孙)、纳邻哈丹(哈赤温之孙)等东道诸王的支持下,用武力战胜了阿里不哥,夺取得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可以这么说,忽必烈继位实际上是“蒙古左翼军团之叛乱”,作为哈撒儿的儿子移想哥在这场王室内乱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368年,徐达率领的明朝北伐军攻陷了元大都,元顺帝退居草原,中国历史进入了明朝和北元流亡政权对峙的“新的南北朝时代”。元廷北迁之际,太尉哈剌章主张借助西道诸王的实强,共图恢复元朝对中原的统治,但是,却遭到元顺帝强硬地拒绝了。这是因为,早在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时候,元顺帝曾经调西道诸王前来勤王。但让元顺帝想不到的是,奉诏前来的窝阔台的后裔趁机在上都发动了兵变,要求元顺帝让出蒙古大汗之位。基于元廷和东道诸王长期以来比较友好的前提下,元顺帝死后,其子元昭宗为了躲避明朝的北伐大军,就选择了“祖宗根本之地”,来到了东道诸王领地在内的蒙古高原东部地区为根据地,借助东道诸王之力与明朝抗衡。

即便如此,北元流亡政权仍然没有逃脱明朝北伐的命运。公元1387年9月,朱元璋命蓝玉为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军出征漠北,在捕鱼儿海(今呼伦贝尔的贝尔湖)重创北元政权,俘获蒙古大汗脱古思帖儿次子地保奴以下官员及军士十万余人,马驼牛羊十五万头匹。蒙古大汗脱古思帖儿在逃往哈喇和林途中,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缢杀,蒙古大汗之位从此 替频繁,蒙古草原陷入了空前的大混乱之中。

蒙古马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科尔沁部的首领,哈撒儿的七世孙阿克萨合勒被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拥护为蒙古大汗,号阿岱汗,黄金家族哈撒儿一脉首次登上了蒙古大汗之位。阿岱汗执政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二十六年,但是在他执政期间,哈撒儿家族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日后科尔沁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的科尔沁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扎赉特部、阿鲁科尔沁部、茂明安部、四子王部、乌拉特部都是阿岱汗的后裔。

这里我们要简单介绍一下,阿岱汗有两个儿子,次子乌鲁克特穆尔因为怨恨其兄不公平,遂率领本部人马离开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向西投奔了卫拉特蒙古部落,成为了“和硕特”部的始祖。今天,和硕特部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阿拉善盟及外蒙古西部科布多省、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等地。

到了哈撒儿的第十一世孙锡古锡台的时候,他继承了“齐王”称号,成为了北元科尔沁万户的第一个统治者。从此以后,哈撒儿后裔正式有了“科尔沁”之称,“科尔沁”一词开始大量出现在中国的文献之中。

明清时期的科尔沁部

随着卫拉特首领也先(就是他掳走了明英宗)攻败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也先以非黄金家族子孙身份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后,他就开始大肆屠杀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元裔忽必烈一系几乎灭门,哈撒儿一系也遭到了残酷的屠杀。也先这种不计后果的屠杀行为,注定不得人心,终被部下阿剌杀死,蒙古高原再一次陷入了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达廷汗在满都海彻辰夫人和科尔沁部的支持下,经过数十年的东征西讨,于十六世纪初终于再次统一了蒙古高原。

蒙古草原

达延汗统一蒙古高原后,为了重新确立黄金家族的统治地位和崇高权威,巩固蒙古大汗的权位,废除了作为异姓贵族特权象征的太师官衔,将漠北、漠南蒙古进行了整合,划为了六万户,并根据蒙古传统的习惯,把六万户分成了左、右两翼。其中左翼三万户分别为察哈尔(今锡林郭勒明地区)、兀良哈(亦称乌梁海,原卓索图盟地区)、喀尔喀(今蒙古国东部及内蒙古境内的哈拉哈河境内);右翼三万户分别为鄂尔多斯(今鄂尔多斯一带)、土默特(今呼和浩特土默特一带)、永谢布(今张家口北部一带)。蒙古大汗驻扎在察哈尔万户,统领左翼三万户;达廷汗的次子乌鲁斯博罗特以济农(亲王、副汗)身份驻扎在鄂尔多斯万户,统领右翼三万户。

到了达赉逊成为蒙古大汗以后,由于受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达汗的步步紧逼,只好离开祖源地南下驻牧。一贯支持蒙古正统汗位的科尔沁部左翼首领,哈撒儿第十四世孙奎蒙克、喀尔喀左翼首领虎喇哈赤也紧随其后,越过大兴安岭南下游牧,他们共同瓜分了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后裔所属的山阳万户,形成新的岭南游牧集团。

草原

不过,奎蒙克的弟弟巴衮、布尔海及其部属则没有跟随奎蒙克一起南下,仍居呼伦贝尔大草原。从此,科尔沁分裂为岭南、岭北两大部分。岭北部分称为阿鲁科尔沁,阿鲁是蒙古语,意思就是“岭北”或者“山阴”的意思;岭南部分因游牧于嫩江流域,则称为“嫩科尔沁”。我们后世所说的“科尔沁”以及科尔沁大草原,主要指的就是嫩科尔沁,像清太宗皇太极的哲哲皇后、海兰珠及孝庄皇后均是出自嫩科尔沁。

随着女真部落的崛起,游牧于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注定成为女真部落打击和拉拢的对象,特别是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也刻意将蒙古黄金家族的血统输入到自己家族之中,抬高其家族在女真各部的地位,强化其政权的传统权威。他就积极主动与蒙古诸部,特别是科尔沁部联姻。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唆使嫩科尔沁部首领奥巴称“巴图鲁汗”,加深嫩科尔沁部与阿鲁科尔沁诸部的矛盾。上文我们说过,跟随达赉逊南下游牧的只是科尔沁左翼,而右翼仍然游牧于呼伦贝尔。根据蒙古以“右”为尊的传统,在哈撒儿后裔统治的科尔沁各部首领中只有哈撒儿嫡系茂明安部首领才可以使用汗号,而奥巴作科尔沁左翼首领,他是没有资格称“汗”的。

与此同时,蒙古大汗林丹汗为了统一各蒙古领主各自为政的状态,频频对各蒙古部落进行征讨,导致科尔沁部最终叛离了林丹汗,投到了女真人的怀抱。

孝庄皇后

林丹汗死后,皇太极于1636年正式改国号为“大清”,嫩科尔沁部首领巴达礼(奥巴之子)率领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部落首领齐聚盛京沈阳,奉皇太极为蒙古大汗,承认皇太极为蒙、汉、满的共主。作为回报,皇太极打破了蒙古旧制的分封制,参照女真人传统的八旗制度,以五十户为单位编制牛录,设立了盟旗制度,其中嫩科尔沁被拆解左右两翼四部(科尔沁、杜尔伯特、扎赉特、郭尔罗斯)十旗,其中右翼五旗为: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左翼五旗为: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今天内蒙古兴安盟全境、通辽市(除扎鲁特、奈曼、库伦三旗外)以及嫩江沿岸的三肇地区、安达、大庆、杜尔伯特、长春西部、松原、白城,辽宁彰武、康平、四平等地都是嫩科尔沁的领地。

上文我们说过,科尔沁左翼奎猛克跟随达赉逊南下游牧的时候,其弟巴衮、布尔海并没有一同南下。按照蒙古游牧民族以“右”为尊的习俗,科尔沁右翼虽然是整个科尔沁万户的宗长,集科尔沁汗号和齐王于一身,但是他们却没有像嫩科尔沁一样得到很好的发展。公元1633年,岭北科尔沁的乌拉特部、茂明安部归附后金以后,后金为了规范了岭北的喀尔喀部进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就把岭北诸部中的四子部、乌拉特部、茂明安部迁往阴山山脉以北,把阿鲁科尔沁迁徙到了今天内蒙古赤峰市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所以,直到今天,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还保留着科尔沁始祖哈撒儿唯一的祭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