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惧

    回忆读书往事,给我恐惧感最强的,无疑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了。

还是在五六岁的时候,听老人讲鬼狐故事,听得我既害怕又新奇,总是想着,这些鬼狐故事,她们是从哪里听来的呀?细细询问,知道,有一本专写鬼狐故事的书,叫作《聊斋志异》。于是,我很是渴望得到这本书,看一看里面究竟还写了些什么。

后来,入学开蒙,识字渐多,无来由地,对那些带字的纸张亲切了起来。于是,由带图的小人书,读到无图的大部头的书。其间,也是读了一些描述鬼狐之事的文章,但我最想读的,还是小时听说的《聊斋志异》。

终于,很偶然地,在一位邻居奶奶的家里,我发现了一本书,书名是用繁体字写的,四个字里,我只勉强认识第一个“聊”字,我猜想,这,应该就是那本专写鬼狐故事的《聊斋志异》了吧?可书已经残缺不全,后面的纸张不知被谁撕去了。

询问邻居奶奶,得到确认,正是我渴望读到的《聊斋志异》。于是,我从邻居奶奶那里祈要来,开始了我的《聊斋志异》的阅读。

那时的我,好像十一二岁的年纪,年少嗜书,喜欢幽静,恋上了孤独。在我家的前院,有一间仓房,少有人去,幽僻异常,可对于我来说,是一处极佳的读书去处。我经常躲到仓房里读书,只有在母亲喊叫吃饭的时候,我才慢悠悠地出来,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读这本《聊斋志异》,大多数的时间,也在这里。

幽暗的仓房里,只有独自一人的我,看着这本鬼狐之书。读到《崂山道士》的时候,渴慕成仙,拥有法术,万物皆可变化,即使仅会穿墙之术也好。读到《骂鸭》,文字虽短,情节却是甚是有趣,令人兴致盎然,不觉莞尔。又读《侠女》,深知好人好报,即使贫穷如顾生,如为人善良,也有侠女青睐。就这样读着,读着,读到了《山魅》,文字很短,不到500字,内容大意是:在一个有着月光的夜晚,万籁俱寂,一个书生独自一人在寺庙中睡觉,外面的风很大,吹刮得门咣当咣当响。他想起身关紧门,忽然,门被吹来了,紧接着,听到了锵锵锵的靴声,他睁开眼一看,见一个青面獠牙的鬼矗立在他的床前,张着血盆大口,对着他哇哇哇地叫着。

看着文字,一种无法阻遏的恐惧感袭来,我想静下心来,继续阅读,可这种恐惧感就像被风吹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席卷了我的全身。

此时,时间已到傍晚,天空晦暗,使这间仓房显得更加昏暗。我看着漏风的房门,环视着放满杂物的房间,头皮阵阵发麻,真怕有鬼突然来到我的面前,一口把我吃掉。

想至此,我急忙站起身来,逃出仓房。出来后,看到在院中劳作的父亲,内心才稍安一些,深深地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故作镇静地来到居室中,躺在床上,可内心想的仍然是鬼。

害怕是害怕,可第二天,我仍是拿起《聊斋志异》,继续读。就这样,这种恐惧感就在我的生活中继续着。

终于,这本残缺的书让我翻到了最后一页,可我还想知道后面还有哪些鬼狐之事,怅然若失间,更加增强了我阅读《聊斋志异》整本书的欲望。

没想到,天可怜见,一天,在一位同样嗜书的邻家哥哥处,我见到了崭新的《聊斋志异》,这本《聊斋志异》是他从高中的图书室借来的。我央求他给我看看,他说:“你只能在我家看,不能拿走。”于是,我就在他家身不挪窝地看了起来。《画皮》《婴宁》《席方平》……一篇篇地看着,从炙热的中午到繁星点缀的深夜,直到他家要睡觉了,多次提醒我,我才不知趣地走了。可书还没有看完呢!我心想,明天我还来。

在回家的时候,需要经过一片小树林。我看着阴翳的树林,觉得 里面暗如地狱。夜风吹来,凉凉地吹刮着我的脸,树叶也被吹刮得沙沙地响。我害怕了,恐惧感再次袭来,甚于前日。我感到身体在发抖,真怕从树林突然窜出一个鬼,然后,像《画皮》里的鬼一样,掏出我的心,一口口地吃掉。我加快了行走的脚步,终于,跑了起来。可是,我总是觉得后面有鬼在如影随形地跟着我。鼓起勇气,回头去看,却什么也没有。那片小树林已经被我远远地落到了后面,可我的脚步不敢停留,继续跑着,跑着。一直到家门口,看到温暖明亮的灯光,心才稍微平静下来。

后来,年岁渐长,读书渐多,《聊斋志异》带给我的恐惧感被淹没在思想的海洋中。而曾经的恐惧感,在经过了岁月的洗濯后,像珍珠一般,深藏于我的心海深处。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闪耀在岁月流年中。

至今回想,心中总是有一种暖,令我欣然一笑。是啊!岁月带走了一切,我们只能把美好珍藏。

世上真有鬼吗?我想,是没有的。可我渐渐地发现,世上有一种人,比鬼更可怕。

有时,他们给人造成的恐惧感,比鬼还强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