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治风湿性关节炎

老鹳草载自《本草纲目拾遗》,别名“五叶草”“破铜钱”“老鸹筋”“鹌子嘴”,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肾、大肠经,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止泻等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便泄等症。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有良效。曾运用单味中药老鹳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多例,疗效显著。兹举典型病例一则:
陆某,女,20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已2年,反复发作,自诉每逢天气转变寒冷、潮湿季节,全身关节呈游走性酸痛,常累及肩、肘、腕、髋、膝、踝等处,往往此起彼伏、游走不定,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劳动,虽曾服用多种药物,当时有效,其后又发,不能根治。余观其关节痛处不红、不热,自诉病发时纳少便溏,观其舌苔薄白而腻,脉濡细。诊断为行痹。治宜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主。处方:老鹳草15克,嘱服7剂,每日1剂,加水适量浓煎2次,混合均分2小碗,上下午各服1次。二诊:服药后关节酸痛大减,活动好转,食欲渐振,便溏转厚,原方再服7剂。三诊:关节不痛,活动自如。嘱常服豨莶丸,并嘱注意避免受寒着凉,室内保持干燥、通风,勿坐潮湿之地,加强锻炼,增强防病能力,进食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复发。追访1年,未见再复。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病久严重者往往引发心肌炎。《素问·痹论》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分。本例患者根据辨证属“行痹”一类。余以中药老鹳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治之,促使关节经络风祛湿化,血脉畅利。经络血脉一通,通则不痛矣。风湿痹证随之迎刃而解。
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老鹳草煎剂在试管中试验对链球菌等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风湿性关节炎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所以用单味中药老鹳草治疗,具有独特之功效。
老鹳草每剂的使用剂量不能超过15克。用之适量可以止泻。如果每剂超过30克,则反使肠蠕动加强,导致腹泻不止,故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注意。
国医大师李辅仁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验案赏析
为我国近代四大名医施今默的嫡传弟子。李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医术精湛,验识俱丰,在用中药治疗各种疑难顽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誉满华夏,名震京城。尤其是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李老调治本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李老诊疗经验,传承仁术。
1 病机阐微
对于本病的成因,袁占盈认为,其病因为正虚邪侵,正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邪侵责之于风寒湿三邪,三邪中以湿邪最为重要。病机为经络阻滞。认为虚、湿、瘀为痹证病因病机之最关键。刘清华]等认为此证病人多因素体肾气不足累及督脉,督脉与足太阳经在风门交会,辅助太阳经起卫外作用。督脉通,卫阳振,腠理致密,邪不能侵。当肾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郁而不化,影响督脉致气血凝滞,经脉痹阻,则病发四肢、腰背等疼痛。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孟庆良等认为本病发生与风寒湿邪有关,早期以邪盛为主,由于此疾病缠绵,久之则耗伤正气,正虚不能御邪,则往往更加迁延难愈。郦宜宝认为发病由内虚外侵所致。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平素体虚,肝肾不足,另加之长期劳损,易感风寒湿热,故血脉凝滞,筋络不通而致痹痛。孙光荣[5]等认为,本病乃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阻碍经脉的气血运行致经络气血痹阻不畅,出现的以肌肉、筋骨、关节等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根据外邪侵袭的部位可分项痹、脊痹、血痹、脉痹、肌痹、骨痹等。因此,其主要病机为风寒湿邪外侵,痹阻于筋骨经脉肌肉之间,脉道涩滞,气血不通,日久导致肝脾肾三脏俱虚。而李老认为,本病是因正虚邪侵,属本虚标实之证。尤其是老年人之痹证,有其自身特点,实证者少,虚证或虚实夹杂者多,常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之证。
2 治则探幽
对于本病的治疗,王作民认为由于本病的发生肝肾亏虚是根本,脾虚、血瘀是重要环节,因此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补肝肾、活血化瘀。张玉龙[7]认为,治疗本病宜把好两点原则:一是独邪不成痹,化湿最关键。痹证在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经常是治疗则缓解,停药则又发作的特点。如果是单一的感受风寒热邪,通常用疏风、散寒、清热的方法治疗,病情多是来去皆速,不易成痹。所以《内经》虽然根据感受不同邪气的轻重而将痹证分为行、痛、着三种,但却特别强调“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异者仅风寒湿之偏胜而已。风为百病之长,最易兼夹它邪,热邪多受于暑天,常夹有湿,如为内生邪气,则多有脏腑气血运行失调,更易兼夹。痹证多伤肌肉筋骨,而湿性粘滞,最易留恋于肌肉筋骨之处,阻滞气机,致经脉不利,气血不行,诸症丛生。湿易困脾,影响津液运化并阻碍气血化生,经脉骨节失于濡养,病势愈缠绵。湿邪流注于筋骨关节之间,或寒化或热化,碍气耗血,伤阴损阳。湿性粘滞,最难速已,故湿邪在痹证的治疗中尤为值得重视。二是病久入络,治宜搜剔。张老针对痹证反复性、渐进性的特点,极为推崇叶天士的久病入络观点。叶氏认为“病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这在痹证的病势发展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五体为五脏之外候,通过络脉与脏腑相连,五体之病,久则伤络,后入脏腑,络脉痹阻,气血不行,脏腑精气无以输布,筋骨失于濡养则内外不相维系,脏腑形质损伤。所以张老主张在治疗顽痹时常加入虫蚁类药物,以搜剔络中之邪,使血络瘀滞得通,筋骨得以濡养。田蕾认为本病其病位在筋骨,与肝肾有密切关系,其基本病机为血瘀气滞,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发作期以血瘀气滞标实为主,缓解期以肝肾不足本虚为主。故治疗宜标本兼顾,治法应以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为主。卢灿辉认为痹证是外邪与正虚两大因素引起,是虚实夹杂之病,治当祛邪与扶正并举。尤其是老年人,血液常处在浓、粘、凝、聚状态,血管逐渐硬化,再加外邪稽留,气血凝滞,阻遏脉络,所以治疗结合活血化瘀特别是老年痹证十分必要。活血化瘀法可以促进血行,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除毒邪,恢复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文昌义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以心肾阳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本虚标实。故治宜补阳行气,活血化瘀。解纪惠等认为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多为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筋骨得不到濡养;脾失健运,湿邪内停,外湿易侵,加之长期慢性劳损致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