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有声版第75期丨清肝利胆汤
朗读者:徐婧
张炳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组成:北柴胡12克,炒黄芩10克,炒川楝子15克,醋元胡15克,青陈皮各12克,云茯苓12克,清半夏15克,川厚朴10克,嫩茵陈12克,广木香10克,炒枳壳12克,广郁金20克,杭白芍20克,焦三仙30克,生甘草12克。
功效:清肝利胆,和胃通降。
主治:胁痛、胃痛、痞满等。证属肝胆湿热,肝胃不和者。临证多以胁肋胀痛,胃脘痞闷,进食后加重,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心烦喜呕,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白相间,脉弦滑为主要表现。
用法:以上诸药, 加水浸过药面, 浸泡半小时,武火煎开,文火煎煮40分钟,倒出药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第二煎,混合两次药液共400毫升,每次200毫升,分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方解:本方由小柴胡汤、金铃子散、二陈汤、半夏厚朴汤化裁而来,《伤寒论》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不仅可和解少阳,尚可疏利肝胆。金铃子散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川楝子、元胡二药组成,原书主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延胡索活血止痛,清代医家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云:“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张炳厚认为金铃子散主治肝郁化火诸痛,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云:“川楝子,味微酸、微苦,性凉。酸者入肝,苦者善降,能引肝胆之热下行自小便出,故治肝气横恣,胆火炽盛,致胁下掀疼。并治胃脘气郁作疼,木能疏土也。”二陈汤为治疗痰湿的基础方剂,兼有气滞可以合用半夏厚朴汤,即四七汤,正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云:“诸痰橘半茯苓草……气合四七郁香附。”茵陈为清利肝胆湿热的要药,《神农本草经》云:“茵陈,味苦,平。主治风寒湿热邪气,热结黄疸。”木香、郁金即颠倒木金散,主治气血郁滞胸痛。枳壳理气宽胸,芍药、甘草,即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焦三仙消食化积。诸药并用,肝胃并治,气血同调,全方共奏清肝利胆、和胃通降之功。张炳厚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等疾病。
临证加减:兼有胆结石者,加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兼有反酸、烧心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浙贝母;兼胸闷气短者,加桔梗、香橼、佛手;腹胀、大便干者,加莱菔子、炒枳实、熟大黄;心烦、失眠者,加用炒栀子、淡豆豉、竹茹;咳嗽,甚至痰中带血者,加黛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