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表现与韵味揣摩——盛原灌录的舒曼独奏作品不宜错过
随着本真的思维越来越多地进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兼修古乐的钢琴家比以往更多了。可在本真与现代乐器两方面同时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仍是不多,这样的两个系统,虽然彼此关联,却各自有着深入的体系,兼容并包谈何容易。
盛原成为一个罕见的范例,在Piano Classics发行了现代钢琴与早期钢琴的唱片后,他又在国家大剧院的自主品牌先后推出羽管键琴版《哥德堡变奏曲》,以及此处介绍的这款现代钢琴演奏的舒曼独奏作品集。两套唱片流露截然不同的魅力,初听不似出自同一位演奏家之手。
如果说,盛原在羽管键琴版“哥德堡”中展现了层出不穷的巧思,又让它们连续构成一个坚实的整体的话,他在这款舒曼独奏作品中就几乎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因为乍听之下,演奏仿佛平平无奇,突出的细节设计不复见,钢琴家也没用什么鲜明的魅力取而代之。
舒曼受到巴赫与贝多芬的影响极深,我们自然期待巴赫专家的表现,同时专研早期钢琴的底蕴,又会在此带来什么新奇的手笔?似乎统统无有,也没有夺目的技巧展示或音响塑造,演奏平易而简朴,显然有修养,但是否具备强烈的吸引力?说实话,这张唱片起初让我佩服之处,就是它总让我想再听一次,哪怕自己一时还无法梳理它究竟迷人在哪里?
盛原的“哥德堡”是弹给懂行的听众,或者说,愿意认真聆听之人听的演绎,这款舒曼独奏作品也一样。钢琴家选择了《幻想曲》、《蝴蝶》与《童年情景》,它们都是舒曼最热门的作品,恐怕听者先前已经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历代名演。盛原的演绎,其可贵之处,首先就是建立一种演绎的品格——避开标新立异的陷阱,坚定地探索表现舒曼作品的风格与韵味。
从欣赏外在的炫惑走向对于韵味的揣摩,这是任何一种健康的审美观念发展的必然。可惜,目前很多演绎者和听者还停留在“早期阶段”。以这张唱片中的《幻想曲》为例,听了很多音响浓密,紧张的旋律表现扑面而来的演奏,我们很容易感到盛原的弹法有些寡淡。
可稍稍留心,便会发现钢琴家对于声部的层次与明暗效果,对于主要旋律的气息,以及它和低声部之间,各自独立,又始终叠加在一起的那种“透视关系”,这一切的关照不仅心细如发,也真正带给人启发性。
舒曼曾引用诗句,表达作品的开头描绘了某种潜藏于尘世嘈杂中的隐秘之声。很多演奏都试图为这种神秘赋予强大的能量,将听者席卷而去,盛原却在乐曲结构的明晰与舒曼写下的暗示效果之间细心地把握平衡。他表现乐句很自然,没有依靠Rubato和重音强化张力的意愿,而是追求各方面的平衡——旋律线条被刻画出自然的凝聚感,低声部的演奏既充盈了音响空间,又同主要旋律保持了清晰的层次与恰当的力度平衡。
这种恰当,对于各方面比例的细致拿捏,初听不会给人“技巧”的印象,其实是出众的控制力。此处的低声部是舒曼的奇笔,音符很密集,却是构成一种暗示性的效果。查尔斯·罗森指出,这部分恰恰是不需要弹得清楚,否则那种神秘感反而减损。
盛原在巴赫音乐中积累的修养,并非让他做出刻意的声部划分,或某种节奏的强化,而是在前述那样自然的层次中体现。主要旋律与低声部,一明一暗,又是在分量一轻一重的交替变化中,自如地吻合在一起。主要旋律没有刻意的强化处理,将其置于整体音响结构的衬托之下,又正体现出,当各种比例得到恰当的表现,不强调本身就是强调。
钢琴家在乐章开始时所树立的这种演绎格调,也顺理成章地贯穿在其后的演奏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他在结构表现与句法呼吸的平衡之中所体现的恰当。舒曼擅长小格局的钢琴作品,《幻想曲》则是他对于大结构最有力的尝试。而舒曼音乐的一大特点,就是丰富的情绪转变,《幻想曲》亦流露这样的性格。盛原特别注重于让结构线条舒展自然,以某种强化处理(无论速度、强弱还是色彩)突出那种转变的做法,往往付之厥如。
他呈现整体结构的面貌不仅稳固,更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可若因此认为,钢琴家为表现结构而淡化原作的情韵,那就错了。乐句中许多不易察觉的快慢变化散发着诗意,有时在句子的结尾,盛原一点也没有那种故意放慢做表情的倾向,却通过丝毫不干扰基本速度,有时甚至不易察觉的Rubato将音乐韵味刻画得分外迷人。当然,被如今种种夸张的快慢处理迷晕的耳朵,是很难捕捉到这样的韵味,及其丰富层次的,所谓“五色令人目盲”。
兰多芙斯卡指出,恰当的自由速度不应该被发现,这款舒曼作品的录音是如今一个好的典型。《幻想曲》末乐章的演奏很淡雅,音色与句法处理皆然,演奏中高品质的抒情气质有待于敏感的耳朵去领略。《蝴蝶》与《童年情景》中,钢琴家对曲情的表现更外向些,但基本的演绎方向不变。几乎被演奏得太多的《梦幻曲》,盛原的演奏仍有独特之处,这是深入揣摩原作之后,自然流露的韵味和特点。
原载《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