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熬夜到了凌晨两点”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01

2018俄罗斯世界杯已经闭幕,场内场外都不太平。

才开幕不久,就传来28岁小伙,因熬夜看比赛猝死的消息。死者杨先生是位资深球迷,向来喜欢晚睡,夜间看直播,就成了人生最大的享受。

世界杯开赛当日,他边喝冰镇啤酒边看电视,直到凌晨三点球赛结束还意犹未尽。第二天一早,因为身体不适,杨先生向单位请假一上午。下午上班后,他突然晕倒在地,益阳医专附院医护人员赶到现场,虽经全力抢救,最终无力回天。

益阳医专附院急症科黄主任说,熬夜看球、喝啤酒,再加上平时作息不规律,是导致杨先生死亡的直接诱因。

杨先生的悲剧并不是个案,2014年6月,媒体上就有《世界'悲’,多地出现球迷熬夜看球猝死事件》这种令人怵目惊心的新闻报道。

中国睡眠医学协会曾发布过一份调查: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而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习惯。但是,其中只有30%的人熬夜是真正的加班,剩下的人其实都可以不用熬夜的,因为,他们熬夜,就是在玩游戏、玩手机、看电影或电视剧。

最初读到这组数字时我被吓到了。根据这项调查粗略算一下,长期熬夜消遣是接近一半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换句话说,每天晚上,有近一半的年轻人在熬夜作死。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翻译过来就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爸妈只有我!”这是不堪重负的当代独生子女,发出的无奈呼喊。

不敢死的一代人,竟然有这么大比例,在心甘情愿地熬夜自杀,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

02

2015年3月24日,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在凌晨一点发完最后一封邮件后,感觉不舒服,回租住的酒店休息。

回到住处,得知项目报告未获审批,张斌爬起来继续协调工作,中途上厕所,坐在马桶上突发心肌梗塞,早上被发现时,趴在马桶上已经去世。

事实上,IT从业者并不是目前仅有的高危群体,自媒体人、医护人员、警察、创业者、学生都频频出现在“过劳死”的黑名单上。

因肝癌离世的网易娱乐编辑王雅珊,离世前向世人发问,“从疲劳到癌症仅需四步,你还在透支身体吗?”

她说,加班、熬夜,现代人最多的感觉就是累!这位善良、才华横溢、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好姑娘永远活在了28岁。

长期疲劳,会带来许多健康隐患。说话有气无力、食欲差、不容易入睡……这是身体在提醒你,要休息了,抗疲劳全攻略,转给疲惫的你。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是许多白领摆脱不了的“标签”,他们像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高速运转,透支着睡眠,也透支着生命。

03

在神经外科病房工作了15年的朋友说,处理不完的病人、执行不完的医嘱、加不完的班、嘈杂忙乱的环境……常常搞得我身心疲惫、焦虑异常。

值白班干到晚上七八点是常有的事,累得饭也不吃、脸也不洗,回家后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更多的夜晚,如果不是太疲劳,我会读一本书,追一部剧,玩玩手机或者静静地想心事,不管是倒在床上还是坐在沙发上,我太享受这种一个人独处的安静和自由了!

一天来的忙碌、喧哗、扯皮、紧张、委屈、压抑和愤怒,都在这份安静中得到舒缓和释放,焦躁的内心得以慢慢平静下来。通过思考,我看透了很多事,也想明白许多道理。

有很长时间,我对夜晚的独处,达到了病态贪恋的程度。每每熬到深夜,即使困极了,也舍不得睡,打个盹,睁开眼抖擞精神继续熬。

这种熬夜是“人性回归孤独”的渴求使然,在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群中普遍存在。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不善于时间管理,忙忙碌碌地迎来送往,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纠缠不清,习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晚上去做,理由是“晚上干扰少,效率高”。

每当夜深人静做完手头的事情,他们成就感爆棚,熬夜和疲惫带来的心理满足,成为对未来更大上升空间意淫的资本。

这种无事忙、假勤奋的人,属于当代熬夜大军中的一支奇葩。

作家周周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总结: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熬夜,是为了假装努力和感动自己,你只看到了自己深夜不睡的奋斗,以为熬夜就了不起,你没有看到白天的自己,那自暴自弃的丑陋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