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五节或端阳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以纪念战国时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解释为最普遍,距今已历两千两百余年。在这两千两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经过人民群众的发挥创造,同一个端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

在江南水乡,赛龙舟、撒粽米是一个主要活动项目。而在干旱的北方,则连舟的影子都没有,更没有往水中撒粽米的习惯。在我的家乡,另形成一套过端午节的民俗。

其一是喝雄黄酒。甚至于把雄黄酒涂抹到孩子的脸、耳、鼻、肛门上。大人们讲,雄黄酒能辟邪、消毒,这样毒虫就不会伤害人。还特别讲到了防毒蛇咬。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蛇充满恐惧和神秘,恭敬如神明,恶之似妖魔。一出《白蛇传》,更使蛇的形象深入人心。《白蛇传》中,就有白蛇饮了雄黄酒,显出了原形的情节,于是大人就告诫孩子们,一定要喝点雄黄酒,以防蛇精恶缠。记得我对《白蛇传》的故事,是从端午节听大人讲来的,所以一到端午,就要饮雄黄酒。

其二是插艾蒿。端午早上,到处都可见卖艾蒿的和买艾蒿的。据说,艾蒿可以辟邪,门插艾蒿,百毒不入。同时,艾蒿还是一味香料,一味药物,能食,能饮,能针疚,而且在端午这天采集的,效果更好。于是,精于土法治病的母亲,不仅喜欢种艾蒿,而且喜欢用艾蒿为人治病。每年端午,母亲天不明,就喊我起床割艾蒿,除自用、送人外,所余的全部储藏,一年都用不尽。 其三是戴香草包。端午这天,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戴用彩色小布缝成裹满香草的小包,不光味香,而且也有辟邪祛灾的功能。缝制香包是巧手妇女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她们会凭借想象,缝成如鸡、如凤、如虎等多种形状。借鲜艳的花色搭配,使所绣的东西栩栩如生,谁见谁爱,孩子争,大人也争。更有多心的姑娘,乘机精心巧制,悄悄送给情郎,作为定情珍品。

其四是吃粽子和送粽子。家乡的粽子大半是用糯米和大枣包成菱形。米要上等,枣要最好的,果肉饱满,色泽深红,无虫无烂。还要当年的新芦苇叶来包粽子,不光好吃,更要好看。于是,好多人家都学会了编粽子,以便端午拿到街上出售。五个一串,十个一把,随到随拿。还有一种粽子,不用大枣,纯用米,蒸熟后,蘸上蜂蜜吃,凉甜可口,叫糖粽子。遇到赶集,糖粽子是晚辈孝敬长辈,尤其是新女婿送丈母娘的最好礼品。孩子们都盼过端午,过端午能吃上各种粽子。

送粽子,也叫送端午,也是端午节一个主要内容。送端午,主要是长辈为晚辈送,送的对象主要是出了嫁的女儿们,这似乎是对春节,晚辈给长辈拜年的回报,是礼节上的和谐和平衡。农村人很讲究这个,哪个女儿过年没来,对不起,送端午便没有她的份。送端午,对一些人家,确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自己的女儿,还有外甥女、侄女、干女、奶女,一大串,成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就力争自己做。至于为新嫁的女儿送端午,更是婚后一次最隆重的活动,很讲究,送的礼物很贵很多。粽子、烙饼、鸡蛋、杏,还有衣料、凉席、竹帘等。

其五,端午讲究吃绿豆糕和送绿豆糕、油糕等礼品。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除了纪念屈原之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其一是古代把五月称为恶月,是瘟疫滋生、不吉利的月份。在农村,外婆家都要给未满周岁的外孙送香包,内放雄黄、丹砂和香料,让其佩戴,以驱虫、散浊气。另一种说法是唐时黄巢起义军进军途中,一年轻妇女背着大孩子,手拉小孩子,黄巢认为妇女不仁。经过询问,方知大孩子是妇人大哥的孩子,小的是她亲生的。因哥已死,嫂子改嫁,这妇人心想,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放弃小孩子,拯救大孩子。黄巢认为她是义妇,就顺手拔出宝剑,砍下路旁的艾蒿,让她拿回去挂在门上。当夜给军中下令:“进军途中,如遇挂艾蒿者,须加保护。”这位妇女回去后,告诉四邻,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艾蒿,都避免了骚扰,以后便成了民俗。

传说已真伪难辨,而形成的民俗却是不争的事实。儿时,只喜欢过端午节,未曾想过,也想不来家乡的端午节竟有如此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有对先贤的悼念,有对正义的褒扬,也有对邪恶的抵制和对生活的追求。更通过端阳节,弘扬了饮食文化,弘扬民间工艺,弘扬了人间亲情,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美德的有机融合。

然而,多年来的政治运动使人们淡化了这个节日,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已重视了非物质文化的发掘抢救,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端午过得越来越豪华,但却缺乏那些古老的传统风味。于是,时时忆起家乡的端午节,都有深深留恋之情。

( 文/王孝文 陕西白水人 )

 

(0)

相关推荐

  • 【端午特辑】端午之约 ‖ 文肖

    端午之约 文 肖 "叮铃铃--"伴随铃声的响起,紧接而来的是老师优美动听又空灵神秘的声音,把我们带入古代文学的佳境,带我们去领略屈原眼中的世界,体悟人生的道理.一谈到屈原,老师便讲 ...

  • 端午已至,法海邀你了解雄黄

    本能系统医学论 昨天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一日,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上艾叶,有时还要佩戴香囊...说起端午,这可是许仙和 ...

  • 郭西明丨童年的端午节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乡村的五 ...

  • 艾蒿:遥远的粽香

    遥远的粽香 艾蒿 那一天,离端午节还有一个月,突然很想吃妈妈包的粽子,怀念家乡的粽香. 思念像疯长的杂草,所有的冷静与理智不再.一心想着周末飞回湖南,只为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菜.这个想法一旦萌芽,竟越来越 ...

  • 端午节的布谷鸟怎么叫?各地习俗不相同,栽培菖蒲和艾蒿有利可图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就连那布谷鸟都在叫着"接姐回家过端午",端午过后又叫着"送姐回呀!".你听过没有? 我们商洛市在上一世纪每个端午节都能听到布 ...

  • 鄢张雅 | 忆家乡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忆家乡 三等奖作品 浙江宏达学校  七(4)班 鄢张雅  指导教师:张利荣 有一个地方装着我的回忆,有一个地方住着我的亲 ...

  • 【广东】曾昕《家乡的端午节》指导老师:孟凡启

    家乡的端午节 东华小学六年级 曾昕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热闹非凡的景象渐渐拉开序幕.到了这天,家家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为了过端午节,人们会一起包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这天,我 ...

  • 麦杏生丨舌尖上的美味——忆家乡特产

    作者简介 麦杏生,74岁,广西藤县濛江镇人,20岁离乡外出工作,现为南宁铁路局退休职工.五十年来乡音不改,故土情深.撰有濛江回忆录二十余篇. 舌尖上的美味--忆家乡特产 麦杏生 "濛江是个好 ...

  • 申云贵:最忆家乡红薯甜

    最忆家乡红薯甜   申云贵 我有一位发小,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家"做客",吃饭时总忘不了说一句:"现在什么东西都吃腻了,但比起小时候吃过的红薯还是好多了,我现在一听到'红薯 ...

  • 小学生优秀作文欣赏:家乡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相关仪式,来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 ...

  • 【端午特辑】家乡的端午节 ‖ 王满堂

    端午五月初五 家乡的端午节 王满堂 各地过端午节,吃粽子.挂艾叶.划龙船等习俗基本一致,除此,各地也有自己的的独特习俗. 要叙写家乡的端午节,还得从清晨开始说起-- "端阳老者"一 ...

  • 散文||最忆家乡年味儿【征文】

    最忆家乡年味儿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已离开故乡浠水县四十余年.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年俗,就像一首歌,一幅画,时时刻刻都在我心中传唱,叠印.在牛年春节这个古老且喜庆的日子来临之际,少儿时期过 ...

  • 引用手法 强化效果 |《家乡的端午节》韩金彤

    擂台作品 家乡的端午节 山东招远市第十六中学初三(4)班 韩金彤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小时候,端午的味道,在这欢快的歌谣中愈发浓厚 ...

  • 散文||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勾起了我浓浓的思乡情. 我的家乡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对传统节日格外重视. 端午节,我们那里称为"端阳节",还分&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