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啟源:文县天池碑文考
文县天池《谭公遗爱碑》考释 -----杜啟源今年五一假期,我专程去天池访碑,在洋汤庙旁的晋国寺,我看见《谭公遗爱碑》散落于院内,已断作两截,被寺内僧人安放在偏房的屋檐下。该碑首纵约43.3厘米,横60.5厘米,题额可见“谭公遗爱”四字,“谭”字半残,但仍可辨。碑首左右皆缺失,据寺内僧人说,晋国寺倒塌后,该碑损坏,缺失部分埋于地下,多年来一直未找到。碑身纵100厘米,横86厘米,正文楷书,分两部分,共计22行,字迹工整端庄,字径大小约3.5厘米。碑后有刀凿横纹,无字迹。初识《谭公遗爱碑》是在2017年6月,偶然间读到蔡副全教授撰写的《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新资料的发现与应运》这篇文章时,后来又据拓片识得该碑全貌,并由此引起兴趣和疑虑。根据拓片所载和笔者实地对照原碑,现补遗该碑内容,并将谭公其人究竟是谁之疑虑略作考述。《谭公遗爱碑》释文和补遗《谭公遗爱碑》共分三部分,按碑文,第一部分为:□□□□道谭:为出于裁革事,照得文县採买兵粮,实□□□□方积(弊前)□□□年,由县採买一千二百余石,发价则每石只出钱数百,收粮则每石□□□□□十至七八斗不等,(当即札饬)地方官,一概裁免,并禀明爵阁督宪鉴□□□□,宪批饬:即由道晓谕俾众周知等。因奉此除饬县遵□□外合行出示□□□□示仰文县阖属军民人等知悉。嗣后採买兵粮,永远裁免。准可仰民间□□□□地方官阳奉阴违,借名勒买,许尔等赴道控告,以凭严参。切!特示右仰通知光绪六(年)二月二十三日告示。该部分共计8行,“□”处为字迹脱落,或碑首缺失部分,但大意仍清晰。道宪(对道台的尊称)谭公为了裁汰革除采买兵粮的苛政,禀明爵阁督宪左(左宗棠)批饬裁免兵粮后,特示文县阖属军民人等知悉。假使地方官员不遵特示,仍然借此巧立名目,官府准许控告,并且严厉处罚。碑首残缺,正文第一行可见“道谭”二字,前文未知。“实□□□□方积□□□□□年”一句中,据原碑,可识“实□□□□方积弊前□□□年”,补遗“弊前”二字。“□□□□地方官,一概裁免”,空缺处据原碑可识“当即札饬”四字,即“当即札饬地方官,一概裁免”。札饬,写信训斥之意,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发文训示。第二部分为:文邑僻在遐陬(xiá zōu),□□民贫,旧有采买兵粮一条,每年閤县科派,惟西北路居多,但(闾)里照户分摊□□□者有定,而差役藉此磕索,饱私囊者无穷,致小民终岁勤劳,□(人)口冻馁,亦惟饮恨吞声已耳。昨地震成灾,叨上宪委员赈济,舆听民艰,蒙道宪谭子民之意,□(生)之德,转详斯苦。奉爵阁督宪左,慈惠黎元,概行豁免。道宪谭又颁慈告,沿途张挂,以苏民生。众等幸承覆庇,得安耕鑿(záo,同凿),庆仓箱之有蓄,乐里胥(古代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之绝踪。黄童白叟,莫不轩鼚(chāng)鼓舞,感各宪之德,而有二天之戴也。第(恐)简楮为雨风剥落,恺悌(kǎi tì)随日月湮沦,爰集父老,仅勒片石,捔记颠末,以垂不朽云尔。因作颂曰:弊政相承,户无二鬴(fǔ)。忽我谭公,辖临斯土。檄迅如风,泽流似雨。害革(利)□,□□□□。借寇有心,思刘莫吐。珍尔寸珉,留芳千古。关熙敬跋该段共计9行,碑文大意为:位于文县西北的洋汤河上游五乡(洋汤河旧有十乡,分上五乡和下五乡,上五乡为:鹞子乡、屯寨乡、朱家乡、桥丈乡、白马乡;下五乡为:化龙乡、固镇乡、风云乡、水坡乡、五龙乡),地处偏远,人民贫困,但官府每年科派兵粮繁重,地方官和差役中饱私囊,致使民众生活雪上加霜,不敢声张,只得饮恨吞声。再加上光绪五年的大地震,文县山崩水涌,城墙倾倒,洋汤河水暴涨,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其时恰逢道宪谭公“辖临斯土”,赈济灾民,倾听民怨,并向“爵阁督宪左”(即左宗棠)禀明,于是左宗棠批饬:“嗣后採买兵粮永远裁免”,遂“民得安耕,仓箱有蓄,里胥绝踪。黄童白叟,莫不轩鼚鼓舞,感各宪之德,而有二天之戴也”。谭公美德以及和乐平易的品德,写在纸上,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于是五乡人等爰集众议,勒石铭记,公立此碑,歌颂谭公德政,永久留名。此段“但□里照户分摊者有定”一句中,有一缺字。根据原碑,缺字为“闾”,现予增补。闾里,即乡里之意。再有“□□之德,转详斯苦”一句中,缺二字,据字口看,能明显辨认出“□□之德”前乃是“生”字。“□□口冻馁”,据原碑字口,增一“人”字,即“□人口冻馁”。“第□简楮为雨风剥落”句中,增补“恐”字,即“第恐简楮为雨风剥落”。第三部分:庠生: 张承烈 杜 江 赵 鑑 赵步瀛领袖: 王正科 刘体道 王再强 朱喜先 孙登朝 王大顺 赵尚仁 李百顺 谢永春 赵克永 杜得福 王文□ 赵兴章 赵得万石匠: 唐国福(光绪)六年仲冬月谷旦,五乡众姓人等公立。第三部分共计5行,为署名和落款时间。《谭公遗爱碑》虽为五乡人等公立,但具体负责立碑事宜的人员,有庠生、领袖、撰写碑文人员,刻碑的石匠。该部分中因字迹脱落,无法辨认,部分人名不全。落款时间“六年仲冬月谷旦”前加“光绪”年号,乃根据碑文之意和第二部分“特示,右仰通知”的落款时间推理得出。庠生张承烈,生于咸丰辛酉年,贡生,候选儒学教谕。庠生杜江、赵鑑、赵步瀛3人,领袖14人,石匠1人及作跋者关熙地方史志俱无记载,人物生平亦未知。 二、谭公其人纵观《谭公遗爱碑》全文,关于谭公究竟是何人?叫什么名字?碑文中并未透露。“爵阁督宪左”乃是陕甘总督左宗棠无疑,蔡副全教授《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新资料的发现与应运》一文中,也指出是左宗棠。从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绪七年(1881),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光绪三年(1877)谭公辖临斯土,光绪五年(1879)发生大地震,其时赈济灾民,光绪六年(1880)立碑颂德政,当时谭继洵的上司正是左宗棠。光绪《文县志·学校》县学颁存书目中也有“爵阁督宪左发,县存学书籍:《四书》1部、《诗经》1部 、《春秋》1部 、《孝经》1部、《书经》1部 、《易经》1部 、《礼记》1部、 《小学》1部”的记载。而谭公其人,根据笔者查阅史料,实地走访,可以确定谭公乃是晚清时期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的谭继洵。谭继洵在甘肃的任职时间谭继洵(1823年-1901年),字子实,号敬甫,又号剑芙,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人,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之父。道光二十九年(1823)举人,咸丰十(1860)年进士。谭继洵在甘肃任职前,在京师户部八旗现审处、井田科、捐铜局、收铜局、捐输局、军需局、则例馆等处任职17年。光绪三年(1877)八月,由谭钟麟推荐于左宗棠,得由京官外放,补授甘肃巩秦阶道,加二品衔。清政府在甘肃(包括现在的青海、宁夏)设有六个分巡道,巩秦阶道是其中三道。光绪三年(1877),谭继洵携子回浏阳为妻修墓后,于同年十一月到任秦州,道署亦设驻此地。他到任秦州后,积极恢复民生、兴修水利、禁种罂粟,对社会安定和恢复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因此得到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的高度评价。左宗棠曾在在光绪四年(1878)《陕甘两省镇司道府年终考语清单》上写道:“二品衔甘肃巩秦阶道谭继洵,实心任事,勤慎有为”。光绪五年(1879),正是谭继洵初任之期,实施德政工程,免除兵粮,与民休息,正当其时。这一点,符合常理,同时也是为政之道的必然要求。2、“道宪”中透露出的信息《谭公遗爱碑》中,对谭继洵的称呼是“道宪”,查百度词条可知,道宪是对道台的尊称。据此,谭继洵于光绪三年(1877)八月补授甘肃巩秦阶道(巩昌、秦州、直隶阶州),正是这三个地方的道台。治下之民尊称为道宪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道宪的称呼,符合当时谭继洵作为道台的身份。3、“道宪谭子民之意”试析《谭公遗爱碑》中“昨地震成灾,叨上宪委员赈济,舆听民艰,蒙道宪谭子民之意,□(生)之德,转详斯苦”之句,初读时,据“谭子民之意”便直观的以为谭公乃是谭子民,但按此查阅史料,终无所获。于是又转念一想,“子”是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之人的尊称,《赤壁赋》苏轼自称苏子,屈原亦称屈子,谭公是否是“谭民”或者“谭民之”呢?很遗憾,这种推论不成立,这几个名字俱无史载。后来又以为谭公是谭鈡麟,他曾任陕甘总督,但根据任职时间推理,与该碑记载内容不符,时间、事件先后顺序明显矛盾。再后来,根据谭继洵,字子实,以为“谭子民之意”,或是误将“子实”释文为“子民”了。带着这种疑惑,我驱车去天池,实地认真仔细地阅读了原碑,内心暗自希望是释文错了。如果原碑是“子实”的话,那么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但细读原碑,确为“谭子民之意”,“民”字清晰可辨,释文无误。因此,从天池拓碑回来,一直不得其解。虽已经锁定谭公为谭继洵,但“谭子民之意”又该怎么解释呢?直到笔者通过查阅汉语字典,了解到“子民”二字除了人民、百姓、治下之民的意思意外,还有爱护人民,治理人民的这一层意思。如《礼记·表记》:“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便是爱护人民的意思。至此,我才恍然明白,谭公既不是谭子民,也不是谭民或谭民之,“谭子民之意”乃是指谭继洵爱护人民的意思。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谭公复苏民生,人民感念他的德政,而“有二天之戴”,因此不会直呼其名,便称为谭公,就连官名也尊称为“道宪”。这一点,既反映出当地人民对他的爱戴,也侧面反映出民生多艰,裁免兵粮,罢黜弊政深得民心。4、谭继洵在甘肃任内的留墨佳句谭继洵从光绪三年(1877)补授巩秦阶道至光绪十五年(1889)十二月一日升任湖北巡抚,在甘肃为官十二年,历任甘肃按察使、甘肃布政使,掌管司法、吏治以及一省之布政、钱谷出纳等事,严吏宽民,勤劳国事,体恤民艰,对地方稳定和恢复人民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谭继洵在甘肃留下了许多笔墨佳句,这也是他“辖临斯土”的有力证据。如:石古苔生遍;亭香草不凡。——题甘肃省兰州中山西园天香亭;鸠妇雨添三月翠;鼠姑风裹一亭香。——题甘肃省兰州中山西园天香亭 夕阳山色横危槛;夜雨河声上小楼。——题甘肃省兰州中山西园夕佳楼 几树棠甘,荫少难胜分陕任;一溪烟扑,花飞时起望湘心。 ——题甘肃省兰州中山西园蔬香馆边塞起风云,喜紫气东来,会有輶轩随雁度;苍生盼霖雨,问黄河远上,此中多少化龙才。——题兰州甘肃贡院。再者,谭继洵之子谭嗣同《三十自纪》中也留有“(光绪)四年春,赴甘肃”的记载。《崆峒》、《陇山》、《陇山道中五律》、《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等名篇,皆是在父亲谭继洵的任职地甘肃所作。谭继洵在甘肃为政期间的勤勉、沉稳、恭敬、谨慎的品格,为以后主政一方,成为封疆大吏奠定了基础。后任陕甘总督的谭钟麟也称誉说:“该员器识深沈,才具稳练,地方民事吏治均能切实讲求,不避劳怨,至综核精详,尤各司道所不及”。综上,可以确认文县天池《谭公遗爱碑》中的谭公为谭继洵无疑。而洋汤河五乡人等残存的不交皇粮的模糊记忆, 其实就是道宪谭继洵任职巩秦阶道时颁布实施的德政工程。碑末署名的庠生、领袖和石匠们,以一己之微力,通过镌勒的片石,使这一德政事迹穿越历史的时空,重现在世人面前。悟以往之不谏,知来日之可追,谭继洵勤慎爱民的精神,如今亦教导着在官在吏者尤须保持为民务实、情系人民的初心永不改变。 作者简介:杜啟源,男,现供职于文县城关镇。爱好文学,热衷地方文史研究,作品散见于《社会科学论坛》、《梧桐雨》、《飞天》、《陇南文史》、《人文甘肃》等刊物。 参考文献:{1}、蔡副全《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新资料的发现与应运》,2013年6月地震工程学报35卷第2期。{2}、清·叶恩沛、吕震南《阶州直隶州续志》,1988年11月兰州大学出版社。{3}、赵逵夫《陇南金石校录》,2018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清·长赟《文县志》,1984年5月,文县政协委员会、文县县志编委会。{5}、曾兆贤《谭嗣同在甘肃的经历与创作述略》,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11月第26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