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四十三:同舟共济
在竭力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当下,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成语“同舟共济”成为各路媒体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一个热词。比如:
“这个春节,我们同舟共济,抗击疫情,守护健康。”
“防疫,不是防武汉人。这一仗,中国人要同舟共济,团结一心。”
成语“同舟共济”的产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要从我国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孙武说起。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被尊称为“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孙武自齐至吴,由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为将。他曾率领吴军大败楚军,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孙武画像)
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排在“武经七书”之首,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在《孙子兵法·九地篇》里,记录了下面这样一段问答。
有人问孙武:“怎样排兵布阵才能不被敌人击败呢?”
孙武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一样。所谓'率然’,是常山一带的一种蛇,非常机敏。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都来救应。善于布阵的将军,也要把军队摆成蛇一样的阵势,头尾能互相接应,使全军形成一个整体,前、中、后彼此照应,才不会被敌人击溃、打散、打败!”
(长蛇阵)
那人又接着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首尾互相照应吗?”
孙武说:“战争非儿戏,疆场是生死之地,危急的形势必能迫使军队齐心协力。比如,吴越两国争斗多年,吴人与越人互相仇视,平日恨不得吃了对方。可是,当他们同船渡河时,如遇狂风恶浪,眼看就有葬身河底的危险,他们就会忘记旧仇,互相救援,犹如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同心协力与风浪搏斗,以避免船覆人亡。连两国的仇人在危险之时都能同舟共济,更何况没有冤仇、兄弟情深的一国将士呢?所以,要想用系住马匹、埋起车轮的办法来稳定军队,那是靠不住的。善于用兵的将领,会把士卒置于不得已的境地,那样,全军必然奋勇争先,各尽其力,像蛇一样成为一个整体,首尾相顾,彼此救援。”
(吴国人和楚国人同舟共济)
那人听了孙武的解释之后,对孙武佩服得五体投地。
成语“同舟共济”由《九地篇》中的“同舟而济”转化而来,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现在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请注意,现在只能用“同舟共济”的比喻义,而不能用它的本义。
当前,新冠病毒猖獗,在全国三十个省市都发生了疫情,需要我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所以很多媒体在号召大家团结一心战胜疫情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同舟共济”这个成语。
正确用法:
1.我们坚信,有各族人民并肩携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鲁迅和瞿秋白腥风血雨中的同舟共济。
3.“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4.通过参加这次为玉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我真正领会了“同舟共济”的精神。
错误用法:
我们一家从青岛出发,坐船到大连旅行,真是同舟共济啊。
解析:“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首先,“我们”一家是去大连旅行,而非共同克服困难;第二,现在只能用“同舟共济”的比喻义,而不能用它的本义。所以用在此句中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