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再争雄

敬畏心与羞耻心

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周敦颐在《通书》中说“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当一个人没有羞耻感与敬畏心,他一定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在古代是没有藏身之地的,人人对其口诛笔伐。但现在人们麻木了、沉默了,滋生助长了一大群狼心狗肺之徒,他们混得开,得志猖獗,无法无天,贪腐偷税,祸国殃民,败坏民风。如此风气,老实正直人哪还有扬眉吐气的日子?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正人君子。

卖馒头的小店

在菜市场的路一边有一家卖馒头的老店,我偶尔在他家买两个馒头。但今年暑假期间,在他的左边与前边不远处,分别有河南人与山东人新开了馒头店,这下子馒头老店坐不住了,打出买五送一的优惠活动,而且馒头出奇的大,又好吃,很多买家又被他牢牢的吸引住,包括我,经常去买五个。不到3个月两家新开的店关门走人,老店也不在优惠。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我在思考,现在竞争激烈,做什么生意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特色技巧,都很难赚钱。难道买古玩不需要技巧与一技之长吗?花几百元买一件假货玩玩,还不如买几百个馒头实在呢!除非你不是工薪阶层,财产来路不明,花钱买玩玩,否则还是先学习技能技巧吧。

学而时习之

《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强调巩固复习的重要性,“学”指学习,可以是书本知识,也可以是待人接物的本事、世事洞明的学问,方方面面都值得学,学了如果不巩固练习,就不能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技能。学习是这样,做收藏也是这样,要反复的观摩对比思考,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但有些藏友却只是藏,比如我的一个藏友,买回的瓷器十几年连包都没有打开过,床底下、阳台上一丢了事,一是没时间,二是怕老婆。这怎么能玩好收藏呢?二十多年过去,眼力没有提高,藏品自然也不能保值增值,因为假、残、补的东西太多了,现在退休了,想把藏品变钱也是头疼啊,因为他根本就搞不懂真假与档次。所以要经常练习,明白藏品的真假档次,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

无为小人儒

孔子对他的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什么意思?就是对自己的道德进行磨炼和提升,并以之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是君子儒;但如果把儒家的那一套用来为自己求官、求财,那就沦为小人儒了。当然我们现在学习都不是为了成为君子,而是为了成为小人,时时处处使“我”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不然视之无用。患得患失,被利益牵着鼻子走,整天围着名闻利养、酒色财气转,这是大众的所作所为。但现在君子似乎被禁闭起来,整个社会都在学以致用,求名求利,这就太可怕了。庄子说“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区分真假不容易

每一个层次的收藏者都要面临他那个层次藏品的真假问题。这就如同学生,小学生有小学生的问题,博士生也有博士生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完蛋,说明求道之路终止了。所谓“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就是在自己求道的过程中,随时都应该有问题产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寻找证据,加以肯定或否定,然后才能进步。我们很多收藏者都是想当然的下结论,非常危险,如果真假那么容易好区分,收藏就毫无意义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谁能轻而易举的区分好人坏人?如果好区分,就没有人认贼作父了,坏人也就没有活的门路了,所以不能大意,更不能想当然,这都是导致收藏失败的致命因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