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
步、涉、陟,频,是不是在止下面那个部分情不自禁地想再加一点,变成少,才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先来看看步的字形演变:
就是两只脚丫子前行的状态。小篆线条化,隶定之后字形如上图,颜真卿的楷书中,步成为了现在的样子,赵孟頫的行书中,止下面的部分是写作少,到了规范汉字中,步和颜真卿的楷书写法相同。
从字形的演变看,您如果情不自禁地加了点,那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懂什么啊,人家赵孟頫就是这么写的!
不过,考试的时候,没人听你申辩,果断错错错!
所以,字形上,如果你成心想让人家记住考试能判对的那个字,那就是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楷书,千万别给赵孟頫那个,万一有个打盹的,醒来后看到的就是赵孟頫那个字,那你就是成心误导毁人不倦!要对照着甲骨文的脚丫子,直接告诉人家,下面那个是另一只脚丫子,那丿是右脚的外侧部分。
步字里面脚丫子上下结构,还有一个从两个止的字,是左右结构,癶(bo)。字形如下:
想想也难受,这么个走法,是不是太难了!意思就是两足分张相背,行走不顺。这个字基本没有单用的证据,是用来构字的,比如登、發(发)。
跟这个长得像的还有一个是“祭”字上面部分。这两个就是长得像,基因方面没有任何搭界处,“祭”字上面部分是手拿着一块肉的样子:
先民淳朴啊,什么都是有机的。血淋淋地滴着血的新鲜肉,直接放在祭祀台上,用来祭祀,所有这个字的右上角是一只手。
以上属于插叙。
再回到“步”字,古代的步和现在的步尺寸不同,作用也不同,步是一个丈量单位,一步是指两脚各迈动一次的距离。现在是指行进中两脚之间的距离。两脚之间的举例,古代用“跬”,因为是半步,所以经常和步连用,著名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这个啦!
从步的字,陟、涉的字形分别如下:
这两个字形真是太直观,画面感太强烈了!
一幅是爬山的图画,一幅是涉水的图画,跋山涉水,都要脚一步步丈量出来。前者是登山,诗经说,“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看看陟后面跟着的崔嵬,指高山,高冈就不必说了吧!这个字还用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勉阿斗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老师说就是奖励的意思,念书时候,我那个笨蛋脑袋就怎么都把这个字跟奖励挂钩,背啊背啊背啊背~~~~~~~~学了文字学之后,豁然开朗,登山,登高,引申到提拔奖掖后进——老师,您早点告诉我,我也不至于那么纠结啊!
涉,我最喜欢一首汉乐府: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后人解诗,总是在这么美的诗歌里,附会进去沉甸甸的忠君思君盼望君王理解的色彩,大概是受离骚的香草美人君王之类解读的影响吧。但是,对于这首诗我更愿意从字面上,单纯地理解为是相恋的人不能在一起的苦恼的书写,而不愿意挖掘更多的信息,让一种单纯的情感变得复杂。
假设,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位男子,这男子为了心中的女子,非常高兴地渡江去采芙蓉,整个水泽中长满兰草等各种芳草,涉江而过之时,还在想着那位丁香一样结着幽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娉娉婷婷地走在江边,心中一片欢喜。但是,突然之间,若有所失,采了芙蓉,送给谁?我所思念的那女子,在遥远的北国(或者遥远的南国),采了,送给谁?心一下子就变得悲伤起来,回过头来向自己曾经生活的那片土地遥望,哪里有那土地的踪影!长路漫漫,关山阻隔,虽然彼此心意相投,情投意合,情深意笃,但是,却不得不分开,只能忧伤以终老!情绪伴随着场景在逐渐变冷,直到心灰意冷!意识流啊!
最是这个“涉”字,让人感动,涉,跋涉,远涉。其实看一个人是否真的爱另一个人,行为才是最好的解释。能够涉水去采芙蓉,便是真心相爱的人之间的一种行动吧。突然想起《书剑恩仇录》陈家洛为香香公主在悬崖上采花的那一出,这本书看过多年,很多情节都忘记了,唯有这一节,时刻会闪现在眼前,也许那一刻是真的在爱吧——谁知道呢!感情的事情,太复杂!
不过,这首诗真的是美极了,画面感强,言语质朴,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我喜欢!
再看这幅作品,里面几个动词,用甲骨文书写,尤其传神:涉、采、思、还、顾、望、离、忧。“思”字最大,放在几乎是扇面的正中心,也是体现这首诗的一个关键词“思”,思念,愁思,忧思。再看“还”字,一直大眼睛四处看,“望”字,踮起脚尖努力看,寻找自己思念的人,希望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然而却不得。“离”,是罗网在捕鸟,鸟儿和鸟群分离的凄楚在这字形中竟然也看得人泫然而泣下,忧伤的人儿黯然神伤的样子,在这图画文字中如此生动逼真地再现,也许这就是图画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