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到,要“做三事吃四食”,农村的老传统不能丢

导读:春分到,一年中最“蛋定”日子,要“做3事吃4食”,老习俗不能丢

冬去春来,在3月20日就要迎来春分节气了。因为古人认为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而立夏是春天的结束,春分正好把春季一分为二,因此春分也就被当成是春季的分界点。

同时在春分节气这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等长,并且从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天开始延长,而夜晚时间缩短了。在春分节气这一天,还把一天也均分了。

自古以来春分是十分重视的节气,而在民间也有很多的习俗,就连饮食的选择方面也挺讲究的。总结起来就是这一天要“做三事,吃四食”,也就是要做三件事,吃四种食物来顺应节气。

“做三事”分别是哪三件事?

春分到,蛋儿俏

相信很多的农民朋友都有听说过这句农谚了,在春分节气的时候,民间流行把鸡蛋立起来的游戏,其实这个不只是在我国很流行,还在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很流行。

据说每年到了春分节气这天,时节各地会有数以万计的人都在尝试做“竖蛋”的游戏,也就是把鸡蛋竖着立起来。而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做这个游戏,是因为古人认为在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是很特殊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蛋定”的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

而玩竖蛋游戏,不仅玩法很简单,而且还充满趣味性,会让一家人很开心,寓意着一年会有好运气。

送春牛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送春牛习俗了,但是在南方有些地区还是流行这个习俗。所谓送春牛,就是在二开的红纸或者是黄纸上写上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然后在画上农夫耕田的图,这样的就是春牛图,再挑选一个能说会道的“能人”,每到一家就见景生情,说一些能让主人开心的吉祥又不违农时的俗语,直到主人快乐掏钱,其实这个习俗就是为了图个好彩头,希望一年都能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春分祭祖

在我国民间,很多的节日都会有祭祖的习俗,这也说明了古人很重视对逝去祖先的尊敬和怀念,而在春分日祭祖早在周朝时就有了,并且在过去不仅民间有祭祖的习俗,就连皇帝也会参与,它会率领文武百官去祭拜大明神(太阳)。而在北京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时祭祀大明神的地方,就是祈求风调雨顺。

其实在民间的春分还有一些习俗,比如笔者的家乡这边小时候和还会有祭祀百鸟、粘雀子嘴等春分习俗,而在北方地区普遍流行在春分时放风筝、踏青等,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但是它们都承载着人们对于农耕时节的美好期盼。

春分节气要“吃四食”

吃春菜

也就是说在春分节气的时候,适宜吃四种食物,其中之一就是吃野菜,在民间普遍都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而这些春菜就是指野外的一些野菜。因为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所以“春菜”也就有所不同。

在岭南一带,春分节气一般是流行吃野苋菜,它在民间也被称为长寿菜。每年到了春分节气以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荒地里都能见到苋菜,这种野菜比较的耐寒,而在春分节气的时候是最鲜嫩的。它不光是可以用来清炒、做汤,还能用来凉拌、下面条等。

驴打滚

在北方地区春分节气有吃驴打滚的习俗,并且认为这样能辟邪祈福。在过去北京地区,一到春分节气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者是购买驴打滚来吃。

太阳糕

“吃了太阳糕,日子步步高”,在春分这天北方地区有祭拜太阳神的习俗,而太阳糕就是春分忌日的贡品,是一种非常有节令特点的传统美食。它不光是寓意很美好,而且吃起来也是美味可口,并且营养很丰富。

萝卜

萝卜虽然是一种很普通的蔬菜,但是它在民间却有着“小人参”的美称。而在春分节气的时候,南方不少地区流行吃萝卜,炖萝卜,或者是用萝卜包饺子、吃春卷等。这主要是因为在春分节气以后,人就容易出现春困,并且早晚温差大了,也容易感冒。而萝卜有清热生津、消食化痰和利尿的作用,在春分的时候吃萝卜,既能上下通气,还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

结束语

当然了,因为我国的地域辽阔,而老话说“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在各地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些都是老传统,古人传下来的老习俗了,还是要学习和传承下去,不要丢弃了。

在你的家乡,春分节气有哪些习俗?会吃哪些食物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