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的字画,从艺术到生活化的真正内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印章的形状、篆法、刻法、质料、印色等因时因人而异。宋印篆法不严。宋人讲究者印泥用蜜印,一般人用水印。油印出现较晚。
2,字画收藏,五大乱象扰人心
一乱:名家大师满天飞。过去,即便是成就很高的书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生前也不敢妄称“大师”;现在,有些人的“头衔”高得令人生畏——联合国某某书画大师。
二乱:赝品书画泛滥成灾。书画市场的赝品交易已成常态,各种制假作假手段应有尽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从绘画、题款、制印、裱贴到销售“一条龙”制假售假产业链,运作缜密,分工明确。
三乱:书画鉴定以职谋私。一些书画鉴定家被利益所熏,睁眼说瞎话,丧失了书画鉴定的权 威性。
四乱:拍卖公司坐收渔利。在拍卖公司公开声明的条款中,拍卖公司对所拍赝品不担责任,而是把风险和责任都推给委托方和买方。有的拍卖公司为赝品大开绿灯,甚至为赝品出具“身 份 证”,使买家误入陷阱。
五乱:谁的字画好卖,谁的作品就满天飞。艺术批评家刘传铭曾计算过,齐白石就算每天画,留存下来3万张作品了不得了。但是,目前艺术机构、收藏家、美术馆和市场上的齐白石作品约有35万张。
3,一般在讲,仿作是没有蓝本的,作伪者凭自己的想象,仿学某人笔法结构,自 由写作而成。大都是因为缺乏古本临摹,就不得不这样作,当然容易露出作伪者的本相来,或与时代风格不相符合。但因为自然活泼,也有容易欺人的一面。还有虽有原本,但作伪者略取大意,不予照临,亦可谓之仿。
4,看到画上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大家公认是真迹,此卷无款识,鉴定依据除书画本身的时代风格外,张著的跋也很重要。张著金时人,泰和五年(1205年)受监御府书画,离张择端的年代不远,他的话可以令人相信。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5,个性:不论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它的风格如何,是出于笔的主使,为笔听产生,因而,个人风格的认识,是以笔的性格为基础的。
6,鉴定者对不同时期的画家要有整体认识和深度了解。比方说,我长期在北京文物公司工作,先后过眼的古画起码有上百万件。对于那些名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都熟记在心,成长时期的、成熟时期的,各自有哪些特点都了如指掌,判断起来犹如辨别自己的签名,别人仿的需要一笔笔去描绘,能认错吗?一会儿就可以看出来。
7,一般而言,私人鉴藏章都盖在该幅书画的前后下方角上,也有盖在边角上的,还有骑缝印的,另外在引首、隔水处常见盖私人收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