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天书,“易”就是鸟,源于东夷部落鸟图腾崇拜!
原标题:《易经》八卦源自山东,64卦384爻是天文学大数据统计!
【引子】
《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说“黑旋风”李逵回到老家山东沂水(潍坊南邻),遇到劫道的“李鬼”,大喝一声:
“你这厮是甚么鸟人,敢在这里剪径!”
鸟人,是山东地区的一种对人歧视或调侃的说法,原本却是东夷部落打招呼的用语,类似“你是哪里人?”
01 鸟人的由来与伏羲创作八卦有关
传说太昊伏羲氏管理天下时,还没有法度,于是就创作发明了《易经》八卦用来治理天下,在八卦的创作过程中,曾受“鸟兽”的启发。
《白虎通》说“伏羲始王天下,未有前圣法度,故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象万物之情也。”
伏羲之后的少昊金天氏,以“鸟”为官,治理天下。
《千字文》说“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龙师”说的是太昊伏羲氏,而“鸟官”说的是少昊金天氏,二者皆是东夷部落首领,“龙凤呈祥”的成语也是源于此。
少昊金天氏沿袭伏羲的管理方式,并将玄鸟(燕子)作为本部落的图腾,后来有凤来仪,于是改以凤鸟为图腾,迁都曲阜后,将所辖部族以鸟为名,进行治理,有风鸟氏、 玄鸟氏、 青鸟氏等共二十四个氏族部落。不同部落的人见面打招呼会问诸如“你是哪里的鸟人?”等问题,以确定对方身份,久而久之,“鸟人”这个说法就流传下来,但可能是源于部落战争或外族歧视,东夷“鸟图腾”部落没落后,“鸟人”也就成了歧视性的称呼。
02《易经》与东夷部落“太阳鸟”崇拜
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陶制大口尊上的刻画太阳符号
易,由“日”+“勿”上下构成,“易”就是“日”,也就是太阳,源于古人的太阳神崇拜,目前北方很多地区仍然称“太阳”为“易头”,也就是《易经》的源头;“勿”是“日”的投影,有四条斜线,分别代表“春夏秋冬”,与古人通过建木测量日影长度判定四时的活动记录有关。
由此可见,《易经》的发明人应该在黄河流域,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区,最有可能的就是山东。
因为传说,伏羲画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前汉纪》说“《易》称帝出乎震。故太皞始出于震。为木德。号曰伏羲氏。”
认为太皞就是“伏羲”,而且震木对应正东方。
《帝王世纪》也认为伏羲出生地为山东雷泽(菏泽、济宁附近),
“太暤帝包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人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而生包牺。”
(易、鸟)
山东古代属东夷,东夷部落的图腾正是太阳和鸟,而《易经》的“易”不光代表太阳,还是鸟的形象,上面的“日”是鸟头,下面的“勿”为鸟身,并突出了翅膀。
《易经》的《彖传》传说为周公或孔子所作。比如:
《周易》第一卦,乾为天。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正义》说,“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
彖字的金文写法象一头猪,“豕”的本意就是“猪”,又象一条龙,而具体到“彖”有“断”的意思,彖还是“鸟喙”,古今中外都有小鸟抽签算命的形式。
由此可见,猪、龙、鸟,三者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可能与部落交流,民族融合有关。
比如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炎帝部落图腾为鸟,黄帝部落图腾为“龙”,而东北地区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证明龙与猪有关。
有意思的是,“彖”字特指鸟嘴,延伸为“鸟语”。
传说孔子的女婿公冶长就懂鸟语,而公冶长是山东潍坊安丘人,安丘也属于古代东夷部落。
03 《易经》是古人的《天气预报》
古人认为,鸟是“天使”,通过观察鸟的飞翔规律,可以判断节气的变化,鸟成为24节气变化的重要标志性符号。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学者认为就是太阳东升所在的扶桑树(建木)
古人用建木的方式(后来用“日晷”或“圭”替代建木),测量日影长短变化,并记录,用于计时,天气预报或天时规律统计分析。
而建木上的神鸟也与天时有关。
《月令七十二候》在描述24节气时,大量引用鸟的状态就是明证,比如:
鸿鴈北(雨水)、仓庚鸣、鹰化为鸠(惊蛰)、元鸟至(春分)、田鼠化为鴽(清明)、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谷雨)、鵙始鸣(芒种)、鹰始击(小暑)、鹰乃祭鸟(处暑)、鸿雁来、元鸟归(白露)、鸿雁来宾、雀入大水(寒露)、雉入大水为蜃(立冬)、鶡鴠不鸣(大雪)、雁北乡、鹊始巢、雉雊(小寒)、鸡乳、征鸟厉疾(大寒)……
几乎24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关于飞鸟习性变化的纪录。
这是因为,古人在观察天气、气候、季节变化时,将鸟作为重要的参照物,而这一现象的源头正是《易经》,这部天书最早就与观察天象、记录时光和四季变化规律有关。
04 窥探《易经》64卦384爻与太阳黄道、24节气和五行关系
《易经》有64卦,其中乾坤坎离四卦分别对应“天、地、水(月)、火(日)”,天地孕育万物。
所以《周易》以乾为天、坤为地二卦开篇,统领全篇,又以水火既济、火水未济二卦收尾,做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寓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乾、坤、既济、未济这四卦分别有六爻,四六二十四对应24节气,剩余60卦也是各有六爻,得360爻,恰恰是周天度数,太阳黄道数,也与一个圆周360°对应。
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动地静,圆形代表运动,方形代表静止,所以这个周天也好,圆周也好,其特质就是运动,循环。
从五行来看,金木水火土,五行木代表生长发展和运动,《易经》五行属木的卦为震为雷和巽为风,也都是运动的,所以乾、坤、既济、未济之外的60卦形成360爻的动态循环,也就是五行木或者炁(气)的属性。
同时,乾为天,五行金,坤为地,五行土,坎离分别代表水火,火水未济代表火上水下,水火既济代表水上火下,这样64卦384爻就构成了一个大周天系统,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由此可以看出《易经》与《尚书·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易经》源自东夷部落太阳崇拜和鸟图腾崇拜,《易经》最初是古代的天时(天气、气候、天体运行等)观测报告,是一年或多年天时大数据分析报告,《易经》64卦是对大数据分析后的规律总结,是一种“数据预测模型”,是天文学、气象学、五行学说等在生产生活、管理治理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闪耀着中国古人科学而又浪漫的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之光。
end
您可能也喜欢:
1.易经智慧:《易经》的游戏规则
2.易经智慧:为什么说“天命不可违”?
3.易经智慧:现代人为什么读不懂《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