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兴 | 认为临帖不像就是基本功不扎实,这很好笑

金先生书法根植传统,取法颜真卿、于右任的厚重大度,徐生翁、陶博吾的宽博古拙,王羲之、米芾的灵动快捷,将魏碑、汉隶的险绝雄强等融入其中,并注意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最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济成厥美”,概而言之,其美有四:一曰朴拙、率真。金先生书法结字稚拙率意,体势跌宕多变,大小、短长、宽窄、奇正皆因字立形、随体赋势,用笔老辣、生拙、枯涩,常“不按常理出牌”,故写出来的字显得不衫不履,人或谓之“丑”,但其朴拙、率意却让人过目难忘,有一种大朴不雕的美。

——吴绍学

金伯兴

帖在手上,先要仔细看,认真读,领会本帖的用笔(起笔、收笔)、结构(偏旁、部首)的主要方法和特点,然后才可以下笔临习。临习时,不要看一笔临一笔,否则临习的字只见形貌,不见神采。开始临帖,基本功不到,不会临得很像,这很正常。临帖像与不像是相对而言,经过反复临习,就会逐渐达到形神兼备。

临帖一定要心静,没有杂念。万万不可一心两用,否则十临不如一临。

临帖是锤炼技法的手段,创作才是目的。临帖与创作要两者兼顾,齐头并进。从临帖到创作,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使作品达于自然、和谐和统一。

金伯兴书法

实临是根基,意临是超越。实临在先,意临在后,由前到后是必须遵守的临习法则。

学书法要临帖,这是必须的,但不是天天临帖就能成为书法家。临帖不是死临,临帖一定要有思想,举一反三,才能获得效果。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不一定每位学书人都能懂得。

临帖应该提倡多元化,不能指令别人临什么帖,这样才能让临习者自己寻找临习空间,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

临帖首先要参透其意,而不在于循规蹈矩,分毫不离。实际上分毫不离是做不到的,经过较长时间临习,逐步做到形似神似,如果临到有七八成形神兼备也就不错了。

“临帖——实践——创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在于个人的人生经历、审美观念、学识修养和领悟能力。所以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

金伯兴书法

学书法,无捷径可走,只有靠临习碑帖来提高技能,常言道:碑帖就是老师。但有的人很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不临帖,任笔为书,信手涂鸦,总不能成器。不但进步不快,反而染上了习气,改正也难。这种人吃亏在于不去好好临帖。

学书法没有什么奥妙,一是老老实实临帖,好好向古人学习;二是认真理解书法的含义,拓宽视野,学会变通,举一反三。在这里,我讲一件事:有天晚上,有位领导在加班,没有烟抽了,就请旁人到街上帮忙买包“永光”烟,因为商店没有“永光”烟卖,他就空手回来了。这事给我们启示:学书、办事都要用脑子,要会变通。

金伯兴书法

临过多少帖,都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有的临帖时间长,有的短,临的长短也不是标准,还有吸收快慢的问题。问题是你如何去把握,如何去选择,如何分割临的时间和阶段,这是自己的事。你可以跟着别人走,也可以自己选择,但要与别人拉开距离,我们需要的是与人不同,就要从临帖开始。研究书法的人,如果没有自己的面貌,你的作品与张三、李四一个模样,就体现不了自身价值,更谈不上创新了。

书法看起来简单,就是那几个笔画,其实越是简单的东西学起来越难。

有的人把临习与创作分开,认为等功夫到了以后再创作;还有一种人只临习几天就急于求成,马上进入创作。这两种倾向都不对。我认为临习是一辈子的事,创作也是一辈子的事。掌握了笔墨技巧后,就要进行创作探索;没有技法基础,急于创作,不可能心想事成。适时把握临与创是关键。

读帖也非常重要。读得多,见识自然广。比如吴丈蜀先生临过多少帖?他是靠读帖悟出那个道道,产生了古朴、含蓄、厚重的那种与众不同的风格。

《麻姑仙坛记》

三十年以前,为了实用,我只顾埋头写字。不足的是临帖少了,吃了很大的亏,所以我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下决心补了这一课。从而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书法坚持临帖的重要性。

下面,我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我对书学和有关方面的感受。

右军历代称书圣,一帜高擎世所崇。

墨迹流芳千百载,创新继承艺无穷。

书家自古信碑帖,多在临摹执着中。

超越前人何奥妙,当知字外见奇功。

我临习过不少碑帖,感受颇深。在临习碑书中,感受到碑书不仅镌刻上非常严谨、奇妙,而且也很有哲理。碑书应包括墓志,墓志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有理论家对墓志一类碑书评说是民间书法,说是没有文化的民间艺人所为,这是没有根据的主观推断,贬低了碑书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

有不少人问我临什么帖好,这个问题我不好回答。我认为,自己喜欢什么书体、风格最重要;其二,仅仅喜欢还不够,还要能找到切入点,深入对帖的感悟、吸收;其三,要有针对性,尤其是有了一定技法基础之后,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这样有的放矢地临帖,才会取得成效。

如果年轻人学书法,以我个人体会,建议从学颜楷入手为好。可先临习《多宝塔》打基础,此碑工整、规范,容易上手;进而临习《勤礼碑》,它的特点庄重大气,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强化横细直粗的笔画,否则容易写成美术字;最后再临习《麻姑仙坛记》,此碑古隶很重,拙味亦浓,点划线条变化多,是颜真卿的晚期之作,临习难度较大。按此顺序临帖,是先易后难的方法。临写楷书,用笔要讲求变化,结构要把握好对称、均匀、平整。

过去有人说,学书法只要临一本帖,跟“一个人”就可以了,这是很低的要求。临一本帖,跟“一个人”是吃“独家饭”,虽然有“看家本领”,但营养不足。如果要成为有成就的书法家,必须广临碑帖。只有广纳博取吸收古人的东西化为己有,才能丰富自己的书法语言。

金伯兴书法

我认为只临一、二本帖,不取百家之长,取法单一,营养不足是写不出个性的。

学习书法,从临摹碑帖着手是我一贯的主张。只有师法前贤,取法乎上,博取众长,融会贯通,才能自出新径,独立成家。

我感悟临帖“进去难、出来更难”的道理。我分析过没有出帖的人,所以后来我改变了自己曾经实临帖的习惯,不刻意地去临像,多在意临上下功夫,把握在像与不像之间,这就是我今天书风形成的原因之一。

有的人死扣别人临得像不像,认为没有临像就是基本功不扎实,这就很好笑了。如果我们见到这孩子长得很英俊,你非得要知道他是如何孕育成人的过程吗?

有人问我临过多少帖,我真难以一一回答。要说我没有临过帖,我倒可以说给你听听。我临过许多碑帖,你看不出来,这不是我的问题。

选临什么帖,对初学者并不重要。一般来说,喜欢则临。喜欢最重要,如找对象,喜欢她,她就可能成为伴侣;父母包办,不喜欢,感情不和,终不如意。所以要选自己喜欢的帖临习。临习要有阶段性,如几个月、半年、一年,或用更长时间。不要朝三暮四,三天两天换一帖,领会不深,留不住痕迹,效果不佳。

金伯兴书法

在临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去“伪”存“真”。“伪”是原来自己随手习惯的东西,没有认真临帖便是一种习气;“真”是古人帖上的东西,帖上的东西掌握得越多越好。

临帖要善于在这帖与那帖之间嫁接,嫁接到如看不出痕迹,既古又新才是高明的嫁接。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临习古人,才能提高自己。但是要突破古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绝不是来自功力,而是出于心迹。

学书临帖是学书人经常提及的话题。但是如何临帖,临帖与创作如何结合,这是应当思考的。临帖是手段,通过临帖锤炼技法、提高创作水平是目的。但有人临帖与创作往往结合不起来,虽然临帖下了不少功夫,但不能运用到创作上,常为形成不了个人风貌而苦恼。

其实,临帖与个人的眼界、秉性和长期形成的习惯、追求取向紧密相关;与临习的书体、书风、临的时间、方法、步骤也有关。由此说来,临帖的思想和方法极为重要,没有思想和方法的行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此,临帖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首先要提高审美能力,采取相应的方法步骤,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不断总结临帖过程中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伯兴书法

我看书法爱好者中有三种现象:

第一种,不临帖,长期写随手体,没有传统根基。这是不能进步的关键,所以要重新补课,要下功夫临帖。

第二种,临过一点帖,自以为有了临帖功夫就开始盲目创新,这部分人吃亏在于不老实。临帖功夫不到,创新便没有基础。

第三种,下过功夫,也有碑帖大体形貌,但用笔生硬、简单,或者结构、章法上还有缺陷,这部分人就要多读帖,以意临的方法进行锤炼。这样才能逐步达到完善。

学书有巧也无巧,

临习古帖不可少。

学会贯通多探索,

勤奋领悟两都要。

学书三步曲:

第一步:学习技法,打下基础,坚持临摹,循序渐进。

第二步:博取众长,融合百家,探索求变,反复实践。

第三步:追求个性,完善自我,自成一家,水到渠成。

(0)

相关推荐

  • 王 子 铭 书 法-怎 样 临 摹 碑 帖

    学习书法必须临摹碑或帖,碑帖记载着书法的历史和传承,是前人优秀作品的结晶,也是各个时期书法的范字和范本,对于书法爱好者,特别是起到初学者正确入门,和掌握书写规范引导作用.这是我学习书法几十年的心得,也 ...

  • 书法大家金伯兴先生精品册页

    张博玉书画2021-02-17 06:24:28 收藏 举报 28 条评论

  • 金伯兴 | 实临是根基,意临是超越

    金先生书法根植传统,取法颜真卿.于右任的厚重大度,徐生翁.陶博吾的宽博古拙,王羲之.米芾的灵动快捷,将魏碑.汉隶的险绝雄强等融入其中,并注意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最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济 ...

  • 【诗歌】观金伯兴先生挥毫

    观金伯兴先生挥毫 2021年元月28日,大疫之后,与金伯兴先生首度相逢并观看金先生即兴泼墨挥毫. 2020年疫情期间,金先生书录我写的两首抗疫诗歌,鼓舞了我,也鼓舞了无数人. 2017年,金先生以七十 ...

  • 刘洪彪谈金伯兴书法艺术

    刘洪彪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刘洪彪谈金伯兴 前 不久,金伯兴先生给我寄来了一套资料,包括他的作品集及<谈艺录>.这是金先生70多年人生,尤其是他书法艺术生涯一个整体的回顾 ...

  • 识得了金伯兴书法作品中的美,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爱好者

    很多年以前,去武汉,见过金伯兴先生的书法,真心话,欣赏不了,甚觉丑陋-- 一位著名书法家说:当你识得了金伯兴书法作品中的美,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爱好者! 我与很多人还是有一点不同,对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心存 ...

  • 金伯兴书法作品

    金伯兴写的书法,缺少艺术美感,甚至离丑书只有一步之遥了,其书功也眼看就要归入丑书一类了.想当初先生的字还是很美的,现在的字越来越欣赏不了了. 下面我们直接给大家上,先生近年来的作品.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 ...

  • 金伯兴 | 逐鹿中原——第六届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特邀)

    前 言    中原书法网成立9周年以来,赢得了全国广大师友和书法爱好者的支持和厚爱,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您的一路同行,才使我们心花路放.我们一直感恩于心,砥砺前进!    为繁荣 ...

  • 针灸名家金伯华:手针治痛,简单又实用(干货)

    医痴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医痴愿与您一起学习中医,传承中医.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金伯华 女, 1933年生于北京.曾任北京崇文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中国针灸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