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懋宁胃止痛胶囊治脾胃病经验
董德懋生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著述有《董德懋医话》、《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脾胃学说初探》等书。董老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且与五脏、四肢百骸有密切关系,因此脾胃有病势必影响其他四脏,故提出“调理脾胃以治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之论断,了解其辨证关系,对提高临床诊治大有帮助。
脾胃病的证候分类是为了便于辨证论治而分立,临床上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诸方面的病理变化来判断证候,辅以寒热虚实。胃主纳,脾主化。胃纳反常,则病纳减、不能食,胃中嘈杂,或多食善饥;脾化失常,则病食后作胀,或食后思睡。升降反常,胃气不降则为噎、膈、胀、脘痛;胃气不降反升,则为呕吐、呃逆、反胃,病在血分则呕血。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困倦,腹胀腹泻,乏力消瘦;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而致脱肛、阴挺,内脏下垂,泄泻、大便滑脱不禁等。内湿多由脾虚而生,外湿亦可由外入内伤脾而生;脾阳虚易从寒化,胃热者易从热化,可见寒湿困脾、胃蕴湿热、脾虚阳衰、湿邪内渍,为泄、为饮、为肿,胃滞胀满,邪从燥化,则为“胃家实”。
董老认为,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故总结出十种治法运用于临床:益气用四君子汤;举陷用补中益气汤;温中用理中汤或吴茱萸汤、良附丸;固涩用真人养脏汤、赤石脂禹余粮汤、诃黎勒散;养阴若养胃阴用麦门冬汤、养胃汤,滋脾阴用慎柔养真汤或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等;理气若行气用加味乌药汤、越鞠丸,降气用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半夏泻心汤;祛湿若芳香化湿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五加减正气散,苦温燥湿用平胃散、二陈汤,清热利湿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温化水湿用苓桂术甘汤、实脾饮;消导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枳术丸;泻下若寒下用诸承气汤、凉膈散,温下用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用麻子仁丸、济川煎;清热用泻黄散、清胃散、黄芩汤、白头翁汤、玉女煎、左金丸。应用上法必须针对具体病情,单用或数法合用,才能获效。
对于泄泻,董老分为11种进行证治:寒湿泻用藿香正气散;湿热泻用葛根芩连汤;暑湿泻用六一散,可加玉枢丹;湿泻用胃苓汤;伤食泻用保和丸;脾虚泻用参苓白术散;虚寒泻用附子理中汤;肾泻用四神丸;痛泻用痛泻要方;滑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久泻用补中益气汤。对症加减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他的验方“宁胃止痛胶囊”
宁胃止痛胶囊
组成:枳实30克、槟榔30克、砂仁15克、白蔻仁15克、厚朴15克、香附20克、高良姜10克、党参15克、麦芽30克。
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服2粒,日2次。
功能:理气和胃,温中止痛。
主治:胃脘胀满,脘腹作痛,呃逆嗳气等症。
方解:本方以香砂枳术丸合良附丸化裁而成。方以枳实消痞行气,槟榔消积下气,共为君药;砂仁行气和胃,醒脾调中,香附理气疏肝,开郁散滞,共为臣药;白蔻仁行气化湿,高良姜温中理气,厚朴温中下气,党参健脾益气,共为佐药;麦芽消积升清,为佐使。全方共奏理气和胃,温中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