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巷(178)葑门西街
搭乘公交60路北线到葑门西街站,下车便是葑门西街了。巷子两侧商铺林立,很是热闹。周边老住宅居多,因此巷内经常可以看见当地居民穿着一身睡衣,牵着狗,往葑门横街方向走。
葑门西街,北起徐公桥草鞋湾口,南至侉庄路,西临外城河。葑门西街中段西侧临河的地方,清代时期原来有座“接官亭”,南面设有“灵官庙”。2003年,葑门西街并入莫邪路,但当地的原住居民仍然习惯性地称它为“葑门西街”。
清末,葑门西街中段是基督教传教士及信徒的墓地——“安乐园”的所在地。安乐园,也称“安乐公墓”,始建于民国6年,是基督教卫理公会所办,至1966年被毁。有三位与苏州有着紧密联系的知名人士都安葬在安乐园中。
第一位是美国传教士、博习医院院长柏乐文。1882年,柏乐文和蓝华德来到苏州,在苏州城东天赐庄购买了7亩土地,创办了“博习医院”。据记载,博习医院是中国内陆除通商口岸外,最早的一所正式西医医院。当时中国社会对西医尚难以接受,但因为柏乐文善于交往、为人谦和,当地人十分信任他,博习医院开办第一年门诊量就达到了7600人次。
1884年,柏乐文回美国深造。1886年,他文完成学业重返苏州,担任博习医院院长一职,并将当时西方最新发明的技术,如消毒法、麻醉剂、X光机等均应用到博习医院。苏州博习医院因此成了中国最早使用X光机的医院。
1901年,苏州天赐庄开办“东吴大学”,柏乐文担任该校教务长。1927年春,柏乐文退休回到家乡佐治亚州的加图萨县。同年12月,时年七十岁的柏乐文逝世。火化后,他的骨灰被运回苏州,安葬在葑门西街安乐园。
第二位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夫人黄纫艾。黄纫艾出生在苏州,1927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携夫人黄纫艾游览苏州,全程由李根源陪同。在苏州桥畔,李根源说古道今,如数家珍,很快铸就了于右任对苏州的喜爱。于右任当即请李根源在苏州玄墓山“购墓地、筑寿圹”,待将来夫妇百年后合葬。
1928年,黄纫艾在上海病逝。于右任率子护送灵柩抵苏,暂寄在五福路永善堂,等待邓尉墓地建成。1930年,圣恩寺古钟楼畔的墓地整体竣工,墓园清幽精致,格局非常。此后,无论当地村民还是外来游人,都知道此处是于佑任的寿地,但其实始终仅仅是座空穴而已。因为礼制等原因,黄纫艾未能先行入葬圣恩寺,1931年,黄纫艾灵柩暂葬在葑门外基督教公墓安乐园。而于右任至死恋着苏州,深情难以割舍。1964年,他在台北逝世,安葬在当地大屯山麓。忧国忧家忧自己,临终前于右任悲怆地吟出了恸人肝肠的心声:“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第三位是革命烈士汪伯乐。汪伯乐也生于苏州。1917年,他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师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苏州各校青年学生组织联合会,汪伯乐作为代表加入了联合会。1921年,汪伯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为抗议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汪伯乐带领学生冲破当局阻力,召开了有苏州学界数千人参加的追悼北京殉难烈士大会。
北伐时期,汪伯乐又以国民党苏州党部执委的身份,秘密策应北伐军北上,由此受到反动军阀的忌恨。1926年,汪伯乐被军阀孙传芳部逮捕,后押至南京,秘密杀害在雨花台。汪伯乐就义时,年仅26岁。汪伯乐灵柩运回苏州,公葬在葑门西街的安乐园。为示纪念,当时的政府在原长洲县署创建了“伯乐中学”。
1966年,葑门西街“安乐园”被毁,其旧址上后来建设了塑料厂和苏州市生产资料公司的钢材仓库。1982年,葑门西街由不足3米的沙泥小路,改建为宽5米的沥青道路。1994年再次拓宽,将原外城河填去一部分,建成了宽24米的大街。2003年并入莫邪路后,就一直保持着如今的模样。
葑门西街两侧林木葱郁,既为巷内居民遮风挡雨,又将车辆噪音隔绝开来。每当黄昏时分,葑门西街主干道上车流如织,而林荫下的商铺,则是灯火闪耀,一片静好。
闹中有静,快中有慢。在沉淀着、见证着历史的葑门西街上,苏州人惬意而舒适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主播:清风 南飞
摄影:素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