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7:贫穷为何会形成死锁状态?
生活就如同一锅炖菜,如果你只挑肉吃,你就会觉得它全是肉。如果你只挑选菜吃,你就会觉得它全是菜,如果你专门挑葱蒜吃,你就会感觉它全是佐料,其它什么都没有!
我们把自己能够感知的世界称之为主观世界,我们的一切判断和决策都以此为参照系,我们绝对不会把主观世界之外的因素和条件考虑在内,因为我们感知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它们就根本不存在!
人的主观世界是不断更新的,而主观世界并非外部投射到自己的感知系统中所形成的抽象,而是经过自己的感知系统筛选之后所形成的抽象模型。请注意这个细微的差别:如果是被动接收,大家接收到的信号应该是一样的,就如同太阳的光照射到一片大地上,它会均匀且无差别的把热量传递给接收的对象。然而,如果你是在黑夜中用手电筒这种光源去主动照射物体,然后通过反射信号看清照射的对象。那么,你所用光源的大小、亮度、穿透力、辐射区域等各种自身因素就决定了你能够看到的区域和细节的清晰度。
我们在《结构学概论》的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想一想,为什么人会以自身为标尺去丈量外部的一切?许多人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说文化的自我遮蔽性和人的自我遮蔽性。请问什么是人的自我遮蔽性,又什么是文化的自我遮蔽性?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是什么?这种自我遮蔽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亘古以来人们会先假设有一个永恒的唯一存在,其它的一切都是它衍生出来的表象。所以,佛家会说”着像“,它其实是在说你沉迷于一种自我编织的虚幻泡泡之中而浑然不知。我们是不是一直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各种各样的虚幻泡泡之中呢?从某个方面来说确实如此,而且是处于层层相套的虚幻泡泡之中。就如同经济周期中大周期套着小周期,而我们当下所处的位置恰恰是多种周期相互嵌套又相互撕扯的某个交点。
所以,短期的波动和长期的趋势同时作用于当下,让身处其中的人滋生出一切都不可预知的恐慌和茫然。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形成判断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继而被冲动和懊悔来回的折磨。恰恰是这种挫败感和不确定性,会让人更加的感到焦虑、痛苦、无力、愤怒… 人所有的情绪都是其生存结构在自己的精神结构中所形成的隐射,这种隐射为形成生成策略提供素材和指引,然而,当它不足以提供指引,而且所提供的素材信息充满着混乱和无序的时候,精神结构中的判断和决策系统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去平息这种无序所导致的冲突并从中整理出秩序。
情绪化的人为什么经常内心翻江倒海?就是因为它的生存结构所投射的信息繁杂又琐碎还混乱无序,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结构中缺乏确定性的指引,每次在形成判断时都会陷入漩涡一样的死循环之中。人的自我质疑源于它对自己的判断和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以及基于此判断形成的生存策略长期无法作用于外部,也无法获取预期的反馈。当一个人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地方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启新的生活的时候。人总是会对未知忐忑不安。这种不安源于你的判断系统中缺乏坐标。熟悉的一切会给你一种确定性的感觉,从而在你形成判断的时候勾勒出一个坐标系。然而,当你面对未知的时候,你是没有坐标系的,所以,你就会变得像瞎子摸象一样。你会四处打听,道听途说,自我想象,最后糅合其所有的零碎,试图给你将要面对的未知世界勾勒出一个坐标系。然而,这些零碎的东西往往自相矛盾,似乎左也对,右也对,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恰恰是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让你对未知心生怯意。
许多人经历的太少,却想得太多,又不得要领,沉迷于细节。为了逃避由未知所衍生出来的恐惧和焦虑,往往会采取装死和拖延的态度。在所有的拖延行为中,最严重的拖延就是自欺欺人!为什么说宗教是底层人民最后的避难所呢?因为不管如何走投无路,自我卷缩的人也可以躲进自我臆想出来的幻境之中暂时自我麻痹一下。还记得小时候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一段吗?她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奄奄一息的时候,点亮了最后一根火柴,然后她就看到了温暖的小屋,还有火鸡和奶奶…
人是如何为自己编织幻境的呢?这几乎是一种本能,它是精神结构中能够被动触发的自我防御机制。为什么有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加的敏感?你在这样的人面前必须小心翼翼,任何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可能让对方误解,然后灼伤到对方的内心,甚至会激发对方的攻击行为——虽然这种行为让你感到不可思议,而且不可预知。
据说猫狗相见的时候一定会打起来,因为在猫科动物眼中,竖起尾巴意味着要发动攻击,而举起爪子反而是表达友好。但在犬类看来,摇尾巴是表达友好,而举起前爪是要准备攻击。不仅是人,哪怕是拥有大脑的动物,也以自身为参照物推己及彼。正因为如此,人的许多观念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某种处境之下,选择相信与这个处境相契合的观念和心态最有利于自己在这个处境下生存。反过来说,一个人长期处于某种处境中,就必然会逐渐滋生出与这个处境相适应的观念和心态,以及行为方式。如果你的心态、认知、观念、行为与你的处境不一致,一般会产生两种结果:1. 你被周围的人当作异类和疯子,在外部约束和自身生存的双重下压力,你慢慢的接受并顺从周围人普通的心态和观念,以及判断事情的方式。2. 你完成自我精神结构的升级并以行动打破原有环境的约束,从认知、心态、观念、行为和生存环境上全面脱离原有的层次。
后者是凤毛麟角,前者才是绝大多数人正常的状态。所以才会时而振作,时而颓废。偶尔激情满满,偶尔万念俱灭。生活环境以及由此滋生出来的许多先天性的制约并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投胎是个技术活,你的父母和最初的生存环境不仅决定着你的起点,还决定着你精神结构的层级和缺陷。有些缺陷和匮乏是父母自己就存在的,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你会通过与他们的长期互动和模仿,潜移默化的继承下来。所以,强势又歇斯底里的母亲往往也会驯化出这样的女儿,虽然女儿很讨厌母亲这样,但自己最终也会变成这样。缺乏责任心,怯弱又异想天开的父亲,很大概率也会驯化出怯弱又习惯性逃避的儿子。这些被雕刻在精神结构中的无形障碍,会让处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加的雪上加霜。除非有时代的洪流加持,才有可能逆天改命——当然了,在逆天改命的过程中必然会完成自我的蜕变和升级。在这种蜕变的过程中还会时常受到原有层级的一切的潜在影响和拉扯。所以,能够熬过一切最终彻底脱胎换骨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过去的教育是启迪,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让启迪扩展到更广泛的人群之中,反而变得越来越小圈子。因为启迪意味着改变现有的自己去重塑一个新的自己——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逆人性的痛苦——它试图将一个人从熟悉的确定性中拽出去,让其面对各种不确定的煎熬。让人的精神结构从平衡状态推向重构的失衡状态。所以,这种东西绝对不属于大众。美国社会的精英阶层都很自律,身材管理的很好,时间也管理的很好,人际关系同样管理的很好。反而越是底层人肥胖、颓废、犯罪、生活混乱且毫无规划、以及习惯性的放纵,比比皆是。因为后者才符合人性的正常状态!
如果你顺着一个人的内心诉求和认知习惯,主动去满足其情绪上的诉求,对方会觉得你是最懂他的人。如果你指出问题并要对方改变,你肯定会被看成是仇人。所以,当时代的发展无法通过皮鞭去驱赶别人的时候,通过算法的精准投喂和套路营造的幻境,往往比皮鞭更能驱动人群。不管人类社会如何发展,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层级永远都不会消失,只不过会隐藏的更深,让更多的大众认为是自己在做判断和做决策…
许多人都指责毒鸡汤害了许多女生,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没有一个嘴巴能够说服一个耳朵。一个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才会觉得什么都可能是机会,又什么都可能是陷阱。既会冲动决策,又会立刻懊悔。一个遇到任何事都需要把周围的人找来咨询一遍的人,往往是没有主见的。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本质上是高度质疑自己的判断系统,且不愿意对任何事负责的人。这种咨询与其说是为了广泛的听取意见,不如说是为了在事情不如预期之后可以找到背锅的人。如果说毒鸡汤是一种用于精准投喂的观念,那么,能够被毒鸡汤影响的女生,其处境恰恰需要这种毒鸡汤的安慰。就如同不断招渣男的女生,她的内心深处真的很需要渣男——只要不改变她对自己的判断,以及她的处境,这种需要就不会停止,也无法停止。遇到一个正常待她的人,她反而会感到不舒服,有压力并主动逃离…
如果你深入的观察过社会,并与不同的人打过交道。你就能清晰的发现:人是无法劝的。要掉到坑里的人一定会掉进坑里。如果对方执意往坑里跳,你不应该去阻止,你也阻止不了。你应该反思的是:我为什么会与这样的人成为朋友,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与这样的人混在一起?!早些年流行着一个问题:到底是贫穷导致了愚昧,还是愚昧导致了贫穷。事实上,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观念都与处境息息相关,越是高度契合处境的观念,越让人感到舒服,也更容易被接受,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禁锢的完美闭环!前年有朋友劝我跟他一起搞空气币,卖给四线城市以下的人。我还不够纯粹,觉得用空气币把那些人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弄走实在是有点于心不忍。他看到我这么迂腐,最终放弃了,临走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倒是很经典:你很难从穷人那里挣到小钱,卖什么给他们都不好使,但却很容易从他们那里挣到大钱!
是呀!他们会为了一毛钱犹豫很久,但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几十年的积蓄一把压上。他们会无比的坚信整个世界都刁难和针对自己,以至于自己做什么事都挣不到钱。但他们也无比的坚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会砸在自己头上。越是没风险,没门槛,低投入、高回报的事就越会上杆子的追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