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越大,越不喜欢争”,不爱争这3件事的人,境界通常不低
曾经拜访过一些成功人士,他们的办公室或者书房里,往往会挂着一幅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最好的善行就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不争”这种处世智慧,看似简单,却少有人能做到。因为生活的很多人要么是太过于计较,要么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和欲望。
实际上,格局越大,越不喜欢争——不爱争以下三件事的人,境界通常不低。
不与父母争对错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随着自身的年龄和阅历增长,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多。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谁对谁错,而是因为时代背景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观念上的碰撞。
比如:老一辈觉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年轻人则认为“先脱贫、再脱单”,类似这样的矛盾,谁又能说它有绝对的对与错?
既然矛盾不可避免,又没有绝对的对和错,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一些聪明人的做法是:孝而不顺。
《弟子规》中讲:当自己与父母的意见相左的时候,要耐心给他们阐述自己的想法。毕竟,作为儿女,让日渐老去的父母保持心情愉悦,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因此,当自身与父母出现争执的时候,要和颜悦色地和父母沟通,如果实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便顺其自然,大可不必争出个对错。
不与爱人争得失
作家刘震云有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遭遇,主人公和妻子常常因为“买豆腐、亲戚上门做客”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所以刘震云把这部小说命名为《一地鸡毛》。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许多夫妻之间出现争执,并不是遇到了什么原则性问题,无外乎是“下班到家,另一半却没有做饭”等等小事。
但事情虽小,却常常引发一场火药味浓重的口舌之争。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实如果夫妻双方都能抱着“只要自己不去争,就没有人能和我争什么”的态度,家庭中的争吵就会少很多。
毕竟,家是一个既讲道理也讲感情的地方。如果一味地争论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那就是既不讲道理,也不讲感情,得不偿失。
不与朋友争贫富
贫富差距,自古以来就伴随着人类社会。并且,很多时候这种差距往往不是仅靠自己一人之力就能改变的。
有的人努力工作了一辈子,还赚不到别人中一张彩票获得的钱财;有的人整日游手好闲,却会因为拆迁等原因而大发一笔横财。
与朋友争贫富,永远也争不出个输赢。因为,你再有钱,也总有人比你更有钱。
《论语》里面讲: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不争贫富,不代表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而是要正确对待贫富差距。即使在贫穷的时候,也要固守内心的操守;如果是富贵发达,也不必目空一切、目中无人。
贫穷或富贵,或许是检验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准,但它也不是唯一的标准。
结束语
争强好胜,本就是人的本性。
与父母争对错、与爱人争得失、与朋友争贫富……这些事情,人人都可以做到。难的是,控制自己不争不抢。
格局大、境界高的人,通常不喜欢争——这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