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学习的意义不仅是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内容去解决问题,去创新实践。那么,教教材和用教材到底差在哪里?在核心素养的导向要求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除了教材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开发,为教学服务?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作为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重要作用和基础地位不容置疑。但是,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人类生产、生活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也不断发生改变。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但更新毕竟需要一定周期,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使用教材,既要避免将教材边缘化,草草地将教材讲完,然后用大量时间进行习题演练;也要避免将教材神圣化,僵化地使用教材,囿于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
教教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现实教学中,僵化地使用教材的例子很多。例如,有的教师只围绕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不知道为什么而教,也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教。
这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上课听的是教材里的话,下课读的是教材里的事;平时学教材,考试考教材;没有适当的拓展与深化,没有应有的迁移与提升。
这样的教学,无法使学生贯通知识间的横纵联系,学生无法理解知识本身的局限性和发展性。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固化在教材中。
僵化地使用教材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一切以教材的内容、观点为标准,将教材内的表述视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认为教材怎么说的,就该怎么记,就该怎么答。
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思维同样被固化了,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难以发展。长此以往,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从何而来?
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上,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的意义:掌握书本知识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意义在于迁移应用,能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在不确定的挑战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拥有执着探究的品质。这些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素养,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实践和锻炼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僵化的教教材无立足空间,教师需要不断捕捉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将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开学习。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
教材是统一、规范的,但学生的情况却千差万别。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教材的使用也应该是差异化的。
例如,有的学生对科学课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但对人文和历史却异常喜爱。
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科学家小故事”之类的材料充分利用起来,将这些内容推介给喜爱人文历史的学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家的科研故事,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还可以把历史教材中有关科技发展、历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整合起来,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这部分学生,以发挥学生喜爱文史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
2、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使用教材
2017年版的高中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要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展开,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
面对真实情境和现实问题,教师如果还是照本宣科,重复教材上的案例,机械模仿教材中的实验,肯定是行不通的。问题越真实,用到的知识就越综合。
可能不局限于一章一节的知识,还需要其他章节的知识,甚至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个时候,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延伸、拓展或重组,将教材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3、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
教材是统一编写的,但我国地区差异大,学校情况也各有不同,要因地制宜,充分理解编写者的设计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物理教材中有一个经典实验,通过冰面上的滑车碰撞来验证和分析动量守恒定律。
针对这样的经典内容,哈尔滨地区的学校可以就地取材,找一个结冰的湖面和几个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教材上的经典实验。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还会获得学习的乐趣。而地处三亚的学校,就没必要非得按照教材要求找一个结冰的湖面了。
当然,也不能因为条件不适宜,就放弃让学生进行体验、探究的机会,变成纸上谈兵地讲实验。此时教师可以变换视角,寻找其他没有摩擦力的素材。例如,利用磁悬浮这样的科技手段来让学生设计一个新的实验,从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资源无处不在
当下,育人成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围绕这样的目标和重点来思考资源就会发现,资源无处不在。一切能助力目标实现、一切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人员、材料、环境都是资源。
在诸多资源中,特别容易被忽视的,或者说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利用的是环境资源和人这一资源。
让教室充满学科的味道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走进不同学校的教室,走进不同年级的教室,往往发现除了一排排桌椅和前面的一块黑板,很难找到其他学习资源。
在这样一个学习空间里,学生只能读教材,听老师讲课,不让老师唱独角戏、不让老师满堂灌都很难。也就是说,当学习资源不够充分、学习素材不够丰富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希望教室能够成为学生喜爱的地方,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就要不断丰富教室的学习资源,使其具有更强的育人功能。
以学科教室为案例:
生物学科教室里摆满教学时会用到的花花草草。学生养动物、种花草,教室俨然变成了一个自然生态园。靠墙的两边实验台上,摆满了实验用的仪器、模型、标本、挂图。
物理、化学的学科教室里,同样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墙上贴满了关于科学新进展、科学家新发现的剪报、学科的经典实验以及实验操作的提示,方便学生可以随时动手做实验,探究各种新问题。
历史、政治、语文这些文史类的学科教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学科图书,学生可以随时阅读。教师甚至还特意设计了“最适合阅读的地方”,布置书画、书架、诗词墙,书香之风扑面而来。
艺术、技术学科的教室也是各具特色,每间教室与相应的课程资源配套。国画教室里有笔墨纸砚,动漫教室里配有特制电脑,服装设计教室里有裁剪台、缝纫机……
学科教室区别于普通教室的特点就是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千方百计地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实学科教室,把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让各种学习资源“看得见”“摸得着”,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
因此,教室里配备了各个版本的教材、为学生编写的学习读本、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联网的电脑、打印机等。学生进入学科教室就像进入了一个专业的阅览室,可以阅读各类与本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料、图书、杂志。当学习上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资料进行查询。
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实验学科,学科教室内不仅有大量图书、文献资源,还有大量模型、挂图、标本、仪器设备、实验器材。此时,学科教室又是一个专业的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随时进行实验、探究。
放大“人”这一资源
除了环境资源,“人”这一资源也容易被忽略。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总认为教师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当目标定位于人的培养,定位于素养的培育时,对人的资源也要放大,除了教师,还有家长,还有学生,还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他们都是重要的资源。
对学生而言,班级、年级、校内的其他同学都是他的学习资源。他可以从不同同学那里获得不同的帮助和启发;提供帮助的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实际上,双方互为资源,彼此均受益。
因此,不论是学习合作小组,还是“学生讲堂”,都在发挥同伴的力量,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家长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例如,可以请家长到学校开讲座,可以带领学生到不同家长的工作单位,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与优秀的员工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甚至可以根据需要,请家长直接参与教学。
例如,在“两会”召开期间,政治学科的教师邀请作为人大代表的家长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解人大代表的职责,讲解自己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经历等。历史学科的教师将身为考古学家的家长请到学校,物理教师将引力波研究领域的家长请进课堂。这些家长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一起备课,一起研讨,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鲜的案例和丰富的素材。
在其他领域做出成绩的工作者同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很多学校有“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学校聘请各行各业卓有成就的人士走进校园,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工作经历、成长故事,这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又增加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埋下了种子。
来源 | 原创图书(ID:yuanchuangtushu),节选自源创图书《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王春易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原文标题为《资源是助力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作者 | 王春易
责编 | 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