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500英镑能保证作家过上怎样的生活?
First edition cover by Vanessa Bell
弗吉尼亚·吴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1929年)用虚构笔法,讲述了作为她的化身的玛丽一天所遭遇的不公,以此来阐释女性与小说的关系。玛丽是吴尔夫虚拟的人物,借玛丽之口,她表述了此前女性作家从来不曾披露的心声:“给她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一年五百镑的收入,让她说出自己的想法;把她现在投入的一半时间留给她,她一定会在这些日子里写出一本更好的书。”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维多利亚时代的500镑,能够保证作家过上怎样的生活?
乔治·奥威尔在《通往维根码头之路》中描写过年收入400镑的人,他们的生活光景是这样的:“跻身400英镑阶层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你的绅士教养几乎纯粹是理论上的。或许可以这么说:你同时生活在两个层面上。 从理论上讲,你了解所有关于仆人的事情以及如何给他们付小费,但实际上你最多只能雇佣一到两名仆人。从理论上讲,你知道如何穿衣打扮和订购晚餐,但实际上你永远负担不了一个体面的裁缝或敢于光临一家体面的餐厅。从理论上讲,你懂得怎样射击和骑行,尽管实际上你无马可骑,也没有寸地供你射击。”
维多利亚时代的“入流”生活
书虽然是1937年出版的,但刻划的却是战前生活。可见,四五百英镑相当于当时中产阶级的下沿水平,可以不用工作,但完全不敢奢华。
另一个参照,可以根据凯恩斯传记来推演。凯恩斯的父亲是剑桥大学教授,20世纪20年代初的年收入是1000英镑出头,这样的收入可以保证生活殷实,雇佣2名女仆,负担3个儿子的寄宿学校费用。
凯恩斯自己1920年就达到5000镑收入,等同于现在的15万英镑。也就是说,吴尔夫的500英镑相当于现在的75000英镑。我在伦敦的朋友告诉我,现在75000镑一年可养不起女仆,交掉税也就5万镑左右,刚刚高于温饱线。私校最起码一年2万镑,还是走读,15万镑在伦敦养一个孩子去私校还差不多。
吴尔夫达到她自己声称的这个魔术般的数字要一直到1926年。《到灯塔去》(1927年)是一部关键性的作品,它大获成功,六个月内在英国卖出4000册,在美国卖出8000册。一年后,传奇历史小说《奥兰多》将她推向了完全不同的高度。1929年之后,吴尔夫的年收入在1000~2000英镑。
电影《时时刻刻》中的吴尔夫
今天看,对于大多数英国女性来说,每年有75000英镑收入以及一个人自己的房间,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她会把吴尔夫的期望看成笑话。可以说,女性在获得经济和精神上的自由方面,依然路途遥遥——不独英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