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故事 | 决定人生的究竟是什么?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刚刚过去的高考,又一次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每年看到最新的试题都会感叹“幸好自己当年出生的早”
玩笑归玩笑,我相信我们这一代每个人都是被高考深深影响过的。记得我二十岁出头那几年,经常会做一个相同的梦,就是监考教室的铃声响了,我的物理试卷里最后一道20分的大题没有做出来。
当时,高考阴影对我真的很大,甚至一直到上班最初的几年。如今,当高考离我20年之后,再回看,突然意识到,人生的高考何止这一次呢?
分班选择
我的高中在上海黄浦区的市重点,这个学校以物理擅长,就是那种分班的时候,11个班级,9个都是选物理,1个是化学,另外一个就是文科。
我从小到大,其实理科并不行,物理尤其弱。当时分班的时候,记得我是犹豫过的,想要选文科。
结果从教研组组长到班主任到物理老师都来找我父母做工作,在这样一所学校里选择物理意味着最优秀的教学资源都集中在这里。
于是,我继续呆在了自己的班级,但说实话,即使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的物理还是没有出现老师们所谓的,”在我们这个学校,每个孩子最终物理分数都能提高10~30分不等“。
那段时期我自己蛮痛苦的,尽管每个老师还有我的父母都很看好我,但说实话我自己对于自己能考好已经不信了。这就有一点点像“皇帝的新装“,也许他们也都不忍心揭穿吧。
我当年一心想要报复旦新闻系,在填写志愿时,我只填了这一个,其他任何保底的一本志愿都没填,结果意料之中地,我直接掉到了二本。
若干年后,记得我和父母聊起这件事,爸爸的原话是,人生路上的选择没有绝对对错,但每次选择一定先要从自己出发,不能妄想依靠外界资源来提升自己。
这也是我之后工作,一直提醒自己的,永远要区分自己的能力和平台给予的能力,永远不要把两者混淆而变成了自己止步不前的迷惑药。
进入二流大学
进入大学后,说实话一开始我有一点点“心高气傲”的,总觉得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我是属于“更好”地方的。
上海这边第一年有个复考的机会,就是可以在现有大学准备一年,然后参加自己想去的学校的插班生考试。我当时就一心忙着在准备这场考试。
我的大学很有意思,像我这样的上海本地考生的入学分数线很低,但对外地考生的要求非常高。
有一天,我从同班一位江苏同学口中得知,她入学的成绩比我心心念念要去的复旦都高50分,她是放弃了去复旦,选择来这里。
她的这段话让我大吃一惊,也是我第一次开始观察这个学校,自己身边的人。
从那时开始,我认识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每个人兴趣广泛,愿意折腾。我们从大一开始一起自发地做了不少项目。
我后来没去考插班生,而是选择在这个大学继续下去了。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群好朋友,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和之前“唯成绩名气论”很不一样的世界(不要误会,他们每个人成绩也都不差)。
而真正影响我的是,我开始不再先入为主地根据这个人的抬头、成绩、学校就下了自己的预判,我开始学习清空“自我”,去真正了解身边的人。
这个能力让我在大学这几年迅速成长,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我从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很多。
记得我曾经和自己的职场导师分享过这段经历,我说,我很感恩,我的学校起点不高,但是在那里我认识了太多优秀的人。
我的导师说,”那是因为你在每个平凡人身上都去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看和自己不同的那一面“。
“咸鱼翻身”的应聘
我的大学四年,基本上年年奖学金,还被派出国全额公费交流生。虽然身边亲戚总在说,在这么差的大学再好,也没啥用。
但我那时似乎已经不在意这一点了,我一直记得爸爸说的那句话,“本领和成长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记得大四开始找工作,的确还是会受到一些“歧视”的,最明显的就是一些跨国公司在校园招聘时直接就写明了,只招收XX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
虽然也有过失落,但却从未抱怨过了。我当时做的就是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简历,提炼关于自己能力的小故事,继续找我觉得合适的公司。
后来的故事我以前分享过,我进入了前东家做管理培训生。当时我们的前东家还是很高调的,直接在招聘广告上就打出了月薪,在06年,我们作为应届毕业生就能拿到9250元,并且提供一个快速发展成公司中层的职业高速道。
可想而知招聘有多火,当年前东家收到的应届毕业生简历大概有几十万份,最后一轮面试就选了200人,最终选出20个人不到。
当年我们学校包括我在内进了两个人,当时在学校还是很轰动的。其实平心而论,前东家是很著名外企,但也没有那么牛。
只不过当时,我们学校应届毕业生的自我定位都是可以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就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学校都觉得“不可思议”,院长当时邀请我回学校做演讲。很多演讲内容我都不太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定义我们的是自己的能力,限制我们的是刻板印象。很多事情,你需要先去相信才能做到,但是我们现实中太多人都是先要看到才能相信,才会行动。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希望,自己的故事让你们看到,然后去相信。同时,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也能让更多应聘主看到和相信。
改变学校刻板印象,重新定义自我能力,这需要时间。但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抱怨环境,而是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学习成长,行动改变。
这里也说个题外话,后来那几年(近几年就不清楚了),我们大学的确在不少应聘主的口碑和知名度越来越高了,而这真的就是我们每一个毕业生共同做到的。
职业发展快速道
之后就是进入了前东家的轮岗生涯,每一年换个全新的岗位,从零开始学习工作,最后需要考核,从工作成绩、学习能力、商业敏锐度三方面进行考核。
当时同批入职的管理培训生中,大部分都是闪闪发光的名校背景,有的还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他不说,光是一开口一口标准的美音或者伦敦音,我就“输了”(当然后来也意识这也并不是完全的加分项)。
那是压力蛮大的职场经历,职场小白刚入职,就直接把我们扔进了各种各样专业不对口的岗位。而且对我们来说,只是做好这个岗位都不能算“及格”,我们需要作出超出这个岗位预期的工作。
每一次考核没通过,就直接出局。我做过人事部、工业工程部、实地销售部和消费者洞察部。后来,我又很幸运,当年简历垫底的我,竟然成为同期里最早升为部门经理的人选之一。
现在回想我真的做的多好吗?其实并没有,但是每一个轮岗考核,几乎得到评价最多的都是,学习能力很强,非常有潜力。
那时是不懂什么叫“潜力”的,我觉得自己做的就是和我大学里一模一样的事情,不先入为主,多去观察。
我尤其会去观察,去思考名校背景的他(她),比我优秀那么多,为什么最终会被淘汰呢?那我就提炼出来,避免这些坑,并且把好的地方不断去放大,去实践。
因为轮岗的关系,公司都会有意为之地把我们扔到需要干“脏活累活”和救火的工作环境。
我观察到,有一部分人就会忙着救火而忘记了抬头看路。我也观察到,有一部分人会觉得自己是要做更加战略的事情而不愿做这些小事。
当时,我做销售时,尽管每天都是和团队在超市货架前搬货补货,但我会和他们的交谈中去留意,现在流程有什么缺陷,可以如何优化来提高大家工作效率。
我每个周末都会自己跑店,要求自己跳出销量目标来看,整个品类的发展机会点。不少想法肯定不成熟,但是这些思考帮助了我建立商业敏锐度。
后来做工业工程师时,团队的都是清华毕业的(不得不说真的智商好高的),基本上没人“看得起”我,他们是无法理解公司为啥高薪请来一批非常“笨”的职场小白来“添乱”。
我并不和他们争论或者证明,因为自己的确非常不聪明,一个简单数据分析,旁边的同事不一会弄个模型就能演算出多种方式。但我愿意从最简单的数据分析做起,我愿意每天穿着工服去生产线学习经验。
慢慢地,我也能进行“聪明”的数据分析,而且更加关键的是,我还能帮助团队梳理,我们怎么向公司更好更易懂地卖进我们的建议,而不只是呈现数据。
再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我被派出国,获得了全球轮岗的机会。轮岗到纽约的时候,我女儿小D早产出生了。
我在职业上升道的时候,在所有人都为我惋惜的时候,选择做了全职妈妈,然后现在就变成了你们口中的“大J”,或者“大勾”、“大贼”了
今天在梳理自己高考经历时,我也在问自己,
如果当年我考上复旦了,我的故事会不会更好呢?我从不否认名校资源带来的人脉、眼界和学识,当然也有可能我就抱着这些资源而不再努力。
可人生不会有“如果”啊,我们总是希望人生可以重来,我们就会改变很多。但其实真正让人变好的不是改变过去的能力,而是让今天比昨天更好的心境。
再完美规划的人生,都会有起伏低谷。只要我们愿意去相信自己可以从那些坑里爬出来,那么我们就能“输得起”,更能“赢得了”。
从高考落榜那一刻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快过去20年了。如今再次回看,就会发现,其实除了那一次高考外,我们的人生每隔三到五年,就会经历一次新的“高考”。
只不过和第一次高考不同的是,没有了考分,没有了考场。
但其实本质又都是一样的,每一次的放榜都是我们之前几年努力和选择的结果,而我们怎么应对每一次放榜的结果,又将成就我们未来几年人生道路的走向。
所以,你的下一个人生考场在哪里?而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