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行漫记】再谈智能机器人—如何赋予社会性格和行为来辅助治病 ?
目前的智能机器人还未考虑社会性格和行为。若真实现了,是否会像著名科学家霍金所担忧的那样“人类的末日降临,我们将被机器人主宰了。”其实没那么恐怖,因为有人正在将社会性格和行为赋予机器人使其具有人性化智慧,来帮助医生治疗患者的疾病
人的社会性格和行为体现了人类智慧,而且异常复杂和多变。至今没有任何人造模型或生物模型(繁衍自己的后代)可以复制或预测一个个体的社会性格和行为。有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你却永远无法成为同样的榜样(你还是你!)。这就是人的社会性格和行为使然。
至今,科学家们仍在痴迷着两种动物的社会性格和行为:蚂蚁和蜜蜂 (我们孩提时也玩过蚂蚁搬家或捅马蜂窝)。因为它们类似于我们人类,具有社会性格和行为分工。如果我们能制造出微型蠕虫式机器人,并赋予它们类似蚂蚁或蜜蜂那样严格的社会性格和行为分工,帮助医生医治患者的疾病。那么,我们的医学科学将是跨世纪的飞跃。
蚂蚁的社会性格和行为分工
以蚂蚁为例,最近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报道了英国和比利时科学家正在研究让微型机器人模仿蚂蚁的社会组织能力和协同合作。首先,我们都认可蚂蚁在搬树叶时有明确分工的:谁上树咬断残枝败叶? 谁在树下接着搬走? 谁又在蚂蚁穴巢等待接应而移入洞穴准备过冬御寒等等。模拟这些有组织和协作能力的社会行为,科学家们采用类似的任务测试微型机器人是否能够培养出社会性格和行为分工。当然了,前提是这些微型机器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和调整行为的能力,这些已经做到了(在此不赘述细节)。验证是:微型蠕虫式机器人群 (类似蚂蚁一样群体) 学习将微细颗粒从昏暗的地方搬运至光亮的地方 (光亮度作为刺激信号)。那么,微型机器人群至少有三种搬运方法选择:
排成一队传递搬运;
分成若干(或三组)每组搬运一段,下一组接着搬,直至到达光亮区域;
自己搬运自己的。
显然,这三种模式有不同效果和速率。而微型机器人群体在经过上千次搬运之后,自动寻找出了最佳方式,即最快、最好、最省力的方式。由于这些微型机器人群具有自我调整行为的能力,因此,它们自愿服从于集体的使命—完成任务,逐渐升华成为了它们的社会性格和行为。那么,当这些微型机器人具有了特殊的社会性格和行为之后,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解决人类的疾病问题
先描述两种最常见、也是最纠结的临床症状/疾病:溃疡性疾病,即褥疮和清创。对于慢病和长期卧床老年人、以及复合型创口的患者来讲,褥疮或创口长期不愈意味着什么? 50%的长期卧床患者会死于褥疮感染。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效治愈褥疮和快速伤口愈合的方法。我们姑且不谈进入体内消灭那些占位性病变,譬如,脏器内脓肿,甚至是肿瘤局部病灶等等。
如果能训练一批微型蠕虫式机器人,根据患者的溃疡创口自动进行局部治疗和修复,并清创愈合。这大概是所有医生求之不得的天大梦想。事实上,人的机体就是如此清创处理的。但往往是由于创面营养、供血不足或微循环不好等等,再加上各类耐药细菌或真菌的超速繁衍,人体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战死沙场了。人的躯体也许就此终止了。
有了被驯化具有社会和个性化微型蠕虫式机器人,它们便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必然会前赴后继地与病菌做殊死决斗! 最为难得的是它们不需要机体的血供和营养支持,而是自储备能量,且具有协同作战能力。真正的能实现吗? 是的,已经在路上了!
有何潜在的风险或获益
也许有人说这是不是科幻?因为医学上已经应用了各种抗菌素,甚至近年来的生物免疫治疗等。然而,相对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案,这些试验中的微型蠕虫式机器人由于具有了社会性格和行为能力,它们的协同合作能力将是不可估量的,而对于人体(褥疮和溃疡)是毫无无风险的。因为最终它们还是要听命于人类的。
(当年在非洲混日子的时候,看到3-4米高的蚂蚁山,感觉异常震撼! 那时候已经知道了蚂蚁不仅能搬'家',而且还能造'山'。今天看来,它们还能提示我们人类如何治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