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上捏脊还是下捏脊?关键看你想要调理督脉还是膀胱经

许多人困惑,为什么捏脊效果不明显?捏脊到底是上捏脊还是下捏脊?

其实,关键是看你调理的目的到底是哪条经络,是督脉还是膀胱经?

一般来说,我们捏脊的重点是捏督脉,捎带按摩的膀胱经。

后背是人体一身阳气汇聚的地方。脊柱正中线上的督脉,主一身之阳气。督脉上穴位,会阳,阳关,大椎,命门……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它们都是具有提升阳气的效果。

督脉的旁边,旁开0.5寸是华佗夹脊穴的位置。旁开1.5寸、3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巡行部位。

足太阳膀胱经是一条极为独特的经脉,全身经脉属他最长,穴位最多,阳气最旺。并且,联络肾脏,贯通心脑,全身的经脉之气均可以注入足太阳膀胱经。他这种特殊的联络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使他成为全身经络的交通联络核心。

换句通俗的话,足太阳膀胱经可以调理人体五脏六腑的一切问题。

冯氏捏积拇指在前

好了,位置明确了,我们来谈谈捏脊的方向。

首先,捏脊捏的是督脉,膀胱经是捎带的,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捏脊最有名的北京冯氏捏脊,你看他的手法,重点是捏提督脉的皮肤。

按照经络补泻的原则,“顺经为补,逆经为泻”,那么,如果要想提振阳气,就要从下向上按摩督脉,这是补法。

上捏脊能调动一身阳气,在碰到孩子积食,感冒,咳嗽、腹泻、抵抗力差、发育迟缓等情况,都可以采取上捏脊的方式。对于经常生病的孩子,阳气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会增强,食欲也会变好。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刺激五脏六腑的背腧穴,如肺腧、厥阴腧、心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肠腧、小肠腧、膀胱腧等等,可以有效调理身体各方面的疾患。

问题来了,膀胱经的运行方向是从头至足,与督脉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怎么解释?

魔鬼就在细节中。

我们在捏脊的时候,最后的手法是捏到大椎结束,然后用双手顺着膀胱经的循行方向,从肩部一直捋到臀部。也就是双手在上捏脊的时候,从长强捏到大椎,然后顺势自动分开,从肩部沿着膀胱经往下捋,一直到臀部。这种按摩的方式可以让阳气在督脉当中顺行而上,然后通过膀胱经一直补充到肾经,这才是捏脊的最佳手法。

向上捏脊,如果把手法放的宽松一些,可以把督脉、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一同都照顾到。这三条脉络,有一些经络穴位,都是交叉的,也都是重复的。所以你在捏脊的时候不必过分顾虑,只要向上捏脊提拉皮肤就可以达到提升阳气的目的。

那么,什么情况可以向下捏脊?

大河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传统的儿童保健,只有上捏脊,下捏脊是成人用,严格的说,是捏膀胱经。

主流的捏脊手法,都是从下往上捏。追根溯源,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到项乃止”。你看,传统的捏脊都是是从下向上捏。有名的冯氏捏脊,也是从下往上捏。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开始出现从上向下捏脊的说法,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既然上捏脊是温补,那么下捏脊自然就是泻下喽。一般用于治疗高热、大便秘结和呕吐,多用于实热证。

图中其实是在捏膀胱经

嗯,理论上是这样的,实际中,谁见过?

捏脊又称“捏积”,在冯氏捏脊一书中,书名就叫做捏积疗法。主要的作用就是治疗疳积,治疗积滞。我们知道,小儿的体质是脾胃常不足,稍有饮食过量,就容易积滞,从而诱发呕吐、腹泻、发烧、便秘等疾病。久治不愈就是痨病。积滞时间一久,中焦气血不运,伤及脾胃。形成实证,就会引发幼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通过上捏脊,把积滞化掉,把阳气的主导督脉打通,就可以把疾患消灭在手法的转复之间。

至于说下捏脊能治疗发热、大便秘结、呕吐,其实,这些症状通过其他办法一样能够化解,比如,发热直接在大椎吮痧就行了;幼儿便秘,揉腹和清大肠效果就非常好;至于呕吐,直接采用催吐和清胃手法就行,再说你想,呕吐的孩子,你能进行捏脊吗?

总结一下,没有必要改变传统从下向上捏脊的规定。孩子的幼儿保健,就是上捏脊,没事别听那些想当然的“下捏脊”。

成人补肾,可以通过下捏膀胱经的方法,表面看起来是下捏脊,其实是补肾。

至于奥妙嘛,下次接着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