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你却手脚冰凉?按揉这些穴位快速暖起来
手脚冰凉是中医阳虚临床症状之一,是指四肢冷至腕、踝。冷的程度较轻者,称为“手足不温”,程度较重者,称为“四肢厥逆”。手脚冰凉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心血管功能障碍,则会影响血液输送,造成手脚冰凉。
中医病因认识
大多数的手脚冰凉人士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如果在添置保暖衣物之后,手脚仍然感觉寒意,就应该注意是否出现了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至手脚等肢体躯干的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
除了阳虚之外,还有一些虚症、实症所造成的也可以导致手脚冰凉, 虚的方面,气血两虚、脾阳不振等都能引发手脚冰凉。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它运化水谷精微,然后产生气血,影响周身,另外脾主四肢肌肉,如果脾虚,他的生化之源就会匮乏,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少,那么我们的四肢肌肉失于温煦营养,也会导致这样一个虚寒的症状。而实的方面,如感受寒邪导致气血淤积,指受凉时四肢冰凉,严重时甚或觉得疼痛。肝气郁结指情绪不稳,情志不畅,怒而伤肝,肝失条达,失于疏泄,阴阳不相顺接,发生手脚冰凉,心情平复后症状可消失。
此外,心阳不足就会使得血气运行缓慢,不能温达四末,所以有心阳不足的人会更容易手脚冰凉,如办公室久坐不动者容易手脚冰凉,还有脑力工作者会比体力工作者更容易有手脚冰冷。
陈医生推荐以下穴位
日常可以尝试按揉缓解【手脚冰凉】的问题
一、阳池穴
定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功效:生发阳气,沟通表里。
操作:左手按压右手阳池穴(右手按压左手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以局部酸胀为度,每天2-3次。
二、指间穴
定位:指间穴位于食指到小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稍靠近手背侧之处。
功效: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操作:用指尖稍微用力地揉压手指的指间穴,每次搓揉1-2分钟,刚刚还冰冷的手,很快会变得暖烘烘的。
三、大椎穴
定位:属督脉,三阳、督脉之会。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清热解表、截虐止痫。
操作:低头,左右手交替拍打或者横擦大椎穴,以局部潮红或者微微发热为度,尤其孩子受凉后容易感冒的,可以摸到手脚凉时早期用横擦大椎穴可助于祛寒外出,久坐办公室或者长期脑力工作者,可以多拍打大椎穴以防手脚冰凉。
四、神阙穴
定位: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操作:坐位或者卧位,食指中指叠按揉神阙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宜,尤其适用于容易受凉腹泻,手脚冰凉者,亦可用双手掌擦热后热敷神阙穴。
五、冲门穴
定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在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功效:健脾化湿,理气解痉。
操作:坐位或者卧位,双手拇指按揉同侧冲门穴,经常用搓热的手按揉冲门穴,可以健脾温中,手脚冰凉者每天按揉冲门穴,也可拍打。
六、太溪穴
定位:属于足少阴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清热生气,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操作:坐位,双手拇指按揉同侧太溪穴,局部酸胀为度,经常按摩此穴,尤其在睡觉前刺激此穴,治疗手脚冰冷非常有效。
七、涌泉穴
定位:属于足少阴肾经,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散热生气。
操作:坐位,两脚掌相对,双手拇指按揉同侧涌泉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临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再手指按揉穴位,尤其适用于夜间入睡前双脚冰凉者。
1、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体内部的变化必然在外部有其表现,大多数的手脚冰凉者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脾阳虚、脾肾不足或者气血不足,阳虚者,可服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者,可服用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建议在中医指导下进行调理。
2、适当运动,使体内血液循环畅通,促进新陈代谢,缓解末梢循环差的情况,有助于减缓手脚冰凉。夏日炎热,容易出汗,切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运动汗出过多,有可能会把阳气发泄过度,起到相反作用。
3、夏日炎热同样需要注意保暖,很多女生常常贪图美丽穿短裙,长时间在冷气环境中工作,身体受凉必然会导致手脚冰凉,所以保暖是手脚冰凉调养的第一重点。
4、泡脚是缓解手脚冰凉十分有效的方式,促进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驱散寒意。泡脚时让水浸过脚踝,在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泡20分钟,尤其适用于双脚凉难以入睡者。
责任编辑:李镓洧
校对编辑:叶美琪
初审:曲崇正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