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原题: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作者:王宪武

单位:杏林隆源中医经方工作室

人生病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物先腐而后虫生”,一切生物腐烂,腐败之后才会生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蛋不裂就不会有蚊虫、苍蝇叮咬,这都是非常浅显的道理。那么,人的机能不下降,也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病。

人的机能是怎样下降的呢?一是胃气虚弱,不能化水谷为精气;二是肺气虚,不能吸入大自然的清气;三是水谷精气不能与清气有效的完全溶合,这样,产生气血津液减少,不能很好的濡养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下降,不能把体内的代谢产物完全排出体外,这些代谢产物成为致病因素,即邪气,这些邪气有废水、宿食、瘀血、浊气等,当机体受外界制激的时候,激发邪气妄动,而发生一系列症状反应,故而发生疾病。

机体发生疾病会有什么反应呢?当肺胃之气尚足时,正邪交争,反应为热象时则为阳,如亢奋的,强烈的,发热的等等热象的都是阳性的证;当肺胃之气比较虚弱时,正邪交争,反应为寒象的证为阴证,如低沉的,衰弱的,恶寒的等等寒象的都是为阴性的证。这正如《伤寒论》第7条所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也就是说,机体发病后无论有什么样的症状反应,其病性不为阳,就为阴,所以临床辨证时首辨阴阳。

表里分阴阳。依据机体患病的症状反应,不是在表,就是在里,要么就是在半表半里,这就是病位,机体患病决不会在这三者之外。表里体现为阴阳,半表半里也体现阴阳,在表有阴阳,在里有阴阳,在半表半里也有阴阳。在表有表阳证,有表阴证;在里有里阳证,有里阴证;在半表半里有半表半里阳证,有半表半里阴证。在表的阳证为表阳证,即太阳病,在表的阴证为表阴证,即少阴病;在里的阳证为里阳证,即里阳证,为阳明病,在里的阴证为里阴证,即太阴病;在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在半表半里的阴证,即半表半里阴证,为厥阴病。

寒热分阴阳。依据患病机体的症状反应,有表现为热证的,也有表现为寒证的,没有不寒不热的。热证则为阳,寒证则为阴,即使是寒热错杂,有偏于热的,也有偏于寒的,偏于热的为阳,偏于寒的为阴。

虚实分阴阳。依据患病机体的症状反应,肺胃之气旺盛,正气足,邪气却,正气足以将邪气驱除与体外,为正气实,则表现为阳证;正气不足,邪气盛,正气不足以将邪气驱除与体外,为正气虚,则表现为阴证。虚实之间可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机体正气足时,治疗不及时,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治疗方法不得当,实证可转化为虚症;机体正气虚时,治疗及时,方法得当,虚症可转化为实证。虚实转化是由肺胃之气决定的。

虚实的变化亦随寒热的变化而变化。虚而热者,为阳证;虚而寒者,为阴证。实而热者,为阳证;实而寒者,为阴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虚实随寒热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阳证或阴证。

在临床中,依据患病机体的症状反应,辨病性,就是辨阴阳;辨是表证,里证,还是半表半里证,是辨病位之阴阳;辨寒、热、虚、实,是辨病情之阴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既是八纲。在病位上辨阴、阳、寒、热、虚、实就是辨六经,六经来自于八纲。

在临床中,首辨阴阳,再辨病位、病情,最后辨方证的过程就是六经八纲辨证。六经八纲不离阴阳。

病案举例:

1、刘某某,女,29岁,程序员,2019年11月17日来诊。患者食欲减退10于天,3天来眠差,昨日晚上受凉,发热,恶寒,无汗,关节痛,项背强急,口中和,舌质淡,苔白,脉浮紧。

辨证:表阳证,太阳病,葛根汤方证。麻黄(打碎,先煎,去沫)12葛根30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0威灵仙10羌活10生姜3片大枣5枚,3剂水煎服。

11月21日复诊:汗出,热退,关节痛已,项背强急减轻,咽干,口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阳证,太阳少阳并病,柴胡桂枝汤方证。

柴胡12黄芩10生半夏10党参10桂枝10白芍10炙甘草6葛根30生姜3片大枣5枚,5剂,水煎服。

药尽,病愈。嘱生活起居,饮食规律。

2、孙某某,男35岁,教师,2020年5月7日来诊。患者前日受寒,发热,恶寒,无汗,咽痛,自认为上火,服用清热解毒及退热药,大汗出,热退,怕冷,身痛,乏力,咽痛,排尿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浮细弱,四逆。

辨证:表阴证,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方证。炮附子15桂枝12白芍12炙甘草6桔梗10茯苓10白术10生姜3片大枣5枚,5剂,水煎服。

5月11日复诊:恶寒已,咽痛已,汗出少,身微痛,排尿有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四末温。上方去桔梗、茯苓,白术,加党参10,3剂病愈。嘱患病后不要随意用药,注意饮食起居。

推荐:患了近视眼,中医疗效好

上篇:惊心动魄的高热医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