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梵高
《梵高传》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艺术家传记,在那之前,我对艺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知道一些画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比如达芬奇和蒙娜丽莎,但这就像我知道水分子有两个氢和一个氧,不过是一种很单纯的常识而已。同样地,我知道梵高的向日葵,但那又对我有什么意义呢?
直到我看完了梵高传,了解了天才的一生和内心,再重新翻看书中那色彩已经被印得失真的画作,我才第一次感受到那些画作的力量。看着那大片大片宛如虚幻般奔放热烈的色彩,就仿佛窥见了艺术家敏感、孤独、疯狂、纯真而又痛苦的内心。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绘画拥有着和音乐、写作一样直指人心的力量。
所以,你可以想象得到,当我第一次站在巴黎奥赛博物馆的印象画馆中,看着眼前实实在在的梵高的真迹的时候,内心里那种波澜壮阔。无论我们曾经在电视里、画册上、书籍中看见过多少次名人画作,当你真正站在它的面前时,你都会发现,那种翻拍过的效果和实际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于梵高而言,那种剧烈而纯粹的色彩,那短促而密集的色块,就好像一个漩涡,将你的视线吞噬进去,让你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仿佛自己也陷入了那种错乱的精神状态。
离开巴黎,我去了梵高最后生活过的阿尔勒。按照导游手册的介绍,那里的博物馆收藏有四幅梵高的真迹,那里还有一条“发现梵高“的旅游路线,让你沿着手册寻找到梵高作品的线索。但我并没有沿着导游手册去寻宝。那是一个晴朗的冬日,小城里几乎见不到什么人,我一进入小城2000年前的古罗马斗兽场遗址就被震撼到了。天蓝得虚无,眼前是一片象牙白的废墟,冬季地中海特有的烈风将我的头发吹得像旌旗般招展狂舞。我在那一片废墟坐了很久很久,想象2000年前的金戈铁马,也想像梵高坐在这里时所望见的画面。那些大片大片的色彩就来自于这片土地和这里的四季,我被一种剧烈的情绪所激荡,却不知究竟是什么。
离开古斗兽场,我还是七拐八弯地来到了著名的梵高咖啡馆,那里如今已是阿尔勒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聚集着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们。但我却不再想坐在那里喝一杯咖啡。我庆幸没有跟着热门旅游线路去寻找梵高的足迹,起码在斗兽场里那一刻,我觉得我与梵高的距离,比在这个人声鼎沸的咖啡馆更近。
在欧洲,无需刻意去寻找,总是能发现梵高的痕迹。在米兰,我遇到了一场“梵高与自然”主题画展。展馆外曲曲折折的参观队伍超过了米兰大教堂游客队伍的长度,一些参观者坦言,它们对这个画展已经期待了好几年。我在欧洲参观了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唯独这个展览是限制参观时间的,每人两小时。画作并不是梵高最著名的代表作,但我在其中却久久不愿离去,就好像倾听一个老朋友在给我娓娓道来他的故事。我看着看着就落下泪来,就好像读一本感动的小说,或者听一段动人的音乐,不自觉地被某句话或某个乐章打动到泪流满面。
此后,在比利时的皇家美术馆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皇家美术馆里,我都遇到过梵高的作品。他的风格如此鲜明,离得很远就能够认出来。
不过,保存梵高作品最多的地方,还应当属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荷兰是梵高的家乡,这家博物馆收藏有梵高几乎1/4的作品,有好几幅梵高的向日葵和十几幅梵高不同时期的自画像。我去参观的那一天正发着高烧,不知是画作的感染力还是发烧的作用,我颈项僵硬,头痛欲裂,耳朵里嗡嗡作响,完全听不见解说里说了些什么。但我还是坐在展厅的长椅上,一挪一蹭地看完了全部的作品,甚至把纪念品商店也一点不落地看完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梵高的杏花,这是一幅深受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绘画艺术影响的作品,只有看过真迹,才会感受到那种色彩的感染力。看过之后,我才惊觉,原来,在实际生活中,我曾经喜欢的那些咖啡杯、装饰画、家居用品。。。。。它们的设计或多或少都从梵高那里获得过灵感。即使你从不知道梵高,你也无法抹除他对你生活的影响。
我曾经想写一篇博文,就叫:为什么要去看美术馆。写参观那么多美术馆对我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这个命题有点太大了,我也并不擅长写议论文,没有办法条分缕析地说明我的理由。但也许从我遇见梵高的经历里,你可以理解我的些微感受。
人,生而孤独,你以为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人能真正了解你,理解你。但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在某个场景、某部作品、某个时空里,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位艺术家,替你表达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