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别看我小,熬死了所有诸侯国,我活成了周朝活化石

《大秦赋》开播了,从最初的高分到现在的不断下跌,照这样下去,有点对不起大秦赋这个大IP,有点烂尾的意思。不过幸好赵姬终于下线,嬴政也终于开始有了雄霸天下的样子,赵国在作死的道路上越来越远,赵偃竟然是被他老婆毒死的,这怎么有点武大郎的意思。不管怎么样,曾经实力仅次于秦国的赵国,竟然成了被秦国灭掉的第二个国家,秦国终于加速了统一天下的步伐。进度条已经不是很多,很期待这部剧能够最后再次翻红,不枉秦迷们多年的等待,尽管灭六国秦必胜,这些都不是剧透,我们历史都学过。

但你绝对猜不到最后一个被秦灭掉的国家是哪一个,他不是齐国,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的战国七雄,事实上除了我们熟悉的战国七雄之外,战国时代还有许多我们不熟悉的小国。这些小国最终也都免不了覆灭的命运,但是有个一直都很小的国家,却存在的时间非常长,甚至秦始皇死了他都还在,这个神奇的国家就是卫国。你以为他只是普通的一个小国,那你可就错了,卫国的地位非常特殊,特殊到连从周朝分封开始就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完全区别于所以的诸侯国。

(01)我的都城是朝歌卫国是个神奇的诸侯国,他的都城在朝歌,没错就是那个武王伐纣的朝歌,就是那个曾经商王朝的都城,这种独特的位置造就了卫国与众不同的气质。当初周武王推翻殷商的统治,为了稳定统治,分封了许多自己的族人遍布天下,这就是姬姓之后,同时也没有“亏待”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其他部族,分封而来许多外姓诸侯。周朝的核心制度就是分封和朝贡,按照当时的理论,那跟周天子关系最近的,肯定封地就是最好的,关系远的自然条件也就差点,外姓诸侯那就不用说了,条件肯定是最艰苦的。但谁也没想到,最后强大起来的全是外姓诸侯,因为条件艰苦的大多都在四周,或者是民风彪悍的地方,这种地方要想活下来,那必然是经过多代人的艰苦奋斗,自然国力逐渐变强。那些当初占了好地方的,都在中原腹地,条件虽然好,架不住相互抢地方打来打去,再加上各种不思进取,基本上中原腹地的那些诸侯们,没一个能成大业的。

卫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姬姓诸侯的典型例子,是个不思进取不断混吃等死的奇葩国家,不过他的奇葩跟其他姬姓国还有点不一样,他是特别的放荡,特别的奢靡。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就在于卫国独特的位置,当初周朝建立之后,为了安置殷商旧民,就想了了巧妙的办法。他们把殷商的王室及贵族成员分封到宋这个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春秋战国时代,宋国老被人挤兑的原因,因为他们是殷商的封国。但是对于原来殷商地盘的上的这些人,周王室派了自己的嫡系来接管,这就是卫国,所以虽然名义上说,卫国是姬姓国,但实际上,卫国是保留了殷商遗风最多的国家,而其是一直影响到战国末期。

(02)卫国出人才卫国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什么诅咒,政局经常出现动荡,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安与动荡中,小小的卫国诞生出了许多伟大的人物。比如说奠定了秦国富强基础的,实施了战国最成功的变法的商鞅就是卫国人,商鞅的功劳就不必多做介绍了吧。著名的刺客荆轲和聂政也都是卫国人,孔子的弟子子路也是卫国人,还有就是传奇名将吴起也是卫国人,吴起的一生可是真够传奇,关键是曾经在魏国把秦国按在地上摩擦,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这让一直处于扩张势头的秦国,第一次尝到了丢失大片领土的感觉。当然啦,还有现在非常火的吕不韦他也是卫国人,最终靠着投资秦始皇的父亲,获得了秦国丞相的宝座,可以说小小的卫国人才辈出。燕赵之地多侠士,卫国自古多君子,不同的民风造就了不同的国家形象,卫国之所以能够不断的盛产人才,还与他另一项民风有关系,那就是重视经常。

我们说商人,本来指的就是殷商之人,后来这个词才演变为对做生意人的称呼,可见殷商之人是非常善于做生意的。在这个经商氛围浓厚的国家,经商不会被人看不起,这里反倒是鼓励经商同时也鼓励奢靡的生活作风,这个跟经商的特性是一样的,如果像后世儒家那样,禁止奢靡或者主张禁欲和朴素的话,是根本不可能发展出伟大的商业的。秦国丞相吕不韦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成就了天下最大的一单生意,奇货可居,获利不止千万倍,当时的“郑卫之风”被孔子说成是靡靡之音,实际上正是卫国作风奢华的表现。

(03)最长的诸侯国卫国政局动荡,长期国力不是很强盛的,但正是这种小国的姿态,反而能让他活的时间特别长,从第一代国君康叔封算起,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甚至比整个周朝都要长。这么长的时间,活的比谁都难,也一直就这么顽强的活着,直到秦二世忽然想起了还有这么一个国家,于是卫国亡。卫国曾经也有机会,但就是一直没能成为大国,究其原因大概是跟国人的性格有关,一个爱经商的部落,是很难形成有战斗力的国家的,这在当时普遍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下,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先秦时代,华夏大地无论思想还是行动,都是非常包容的,既有鲁国那样非常保守的国家,也有像卫国这样民风开放的国家,当时的精神才是华夏大地原典的文化,是没被儒家思想,摧残和压制过的思想。这就是卫国,一个连孔子去了都要抖三抖的地方,史料中记载的孔子见南子,似乎孔子的反应很大,恐怕是真的觉的那里的人生活作风上面过于开放了吧。孔老夫子看不惯的,不一定就不是好习俗,真正坏的习俗,是所有人必须一致,像秦之前这样,大家各有各的特色,这才是有活力,充满了各种故事的华夏大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