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精神

科学的问题是它还不够科学。

中文“科学”一词是来自日本学者的翻译,日译“科学”一词基本沿袭了英语science自19世纪以来的用法和意思,默认是自然科学。

从本质来讲,把science翻译成“科学”并未切中这个词的本义,从中国语境来讲,用“格致”倒是更为贴切一些。

由于“科学”并不是汉语固有的一个术语,即使中国古文献中偶尔出现“科学”字样,最多也就是“科举之学”的意思。

自从明末清初传教士带来西方的学问以来,中国人一直把西方的自然知识比如natural philosophy、physics等翻译成“格致”“格致学”,或者为了区别起见,译作“西方格致”,取其格物穷理之意。

格致,作为中国人都很熟悉,来自《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给出的解读是:通过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0世纪的前二十年,西学术语的翻译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中国人自己提出的译名,以严复为代表。

二是直接取用日文译名。

三是直接采用音译,比如五四时期流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对于science(赛因思)的翻译,最初是“科学”和“格致”并存的,直到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下令全国取消“格致科”,191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任鸿隽等人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杂志《科学》。

“格致”退出历史舞台,“科学”成为science的定译。

追溯“科学”一词,只到英文science这里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这个词源自拉丁文scientia,早在中世纪晚期英语世界里就有了这个词汇。

然而,人们并不怎么使用它。

科学史上的英国大科学家,从哈维尔、波义耳、牛顿、卡文迪许,到19世纪的道尔顿,都没有自称也不被认为是从事science研究的,更没有自认为是scientist。

这些现在我们称之为伟大科学家的人,当时被称为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或者philosopher,从事的是哲学工作。

从牛顿影响世界的伟大著作标题就可以看出来: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1687。

而science一次在英语世界被广泛采用是源于19世纪中期,这一方面可能跟法国思想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跟scientist一词的发明和普及有关。

我认为,这也与人们对各学科研究的深入有关,scientist一词与artist并列,被用于称呼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博物学家等,而artist则被用作称呼音乐家、画家或诗人。

所以即使在英语世界,science的广泛使用到今天也就一百五十多年,这一百五十多年,正是现代科学完成建制化并独立发展的一百五十年。

这里的现代科学,相对于希腊理性科学而言,是指现代实验科学、经验科学;相对于古代纯粹科学而言,是指现代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相对于哲学而言,是指狭义的实证学科。

它是分科化的、职业化的、实验的并且具有潜在技术应用前景的。

到这里为止,现代科学似乎与科学源头的“科学精神”愈行愈远。

作为一种特别属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源于希腊自由的人性理想。

它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只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关注真理的自主自足和内在推演。

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

以上是词源。

由此我们知道,中文“科学”一词来自英文“science”的日文译法,而英文“science”来源拉丁文“scientia”,就其本意而言(比如所指代的科学家)其实源于哲学“philosophy”,拉丁文“scientia”有knowledge、知识的意思,最早于art通用,后来区分于art,强调的是统性的观察学习,理论性知识,其重点是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客观性。

因此,科学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模型建构,从词源和本义都可以看出,它实质上是属于认识论,即我们能认识世界吗?我们要怎样认识世界?

如果说哲学是“爱智慧”的话,那么科学可以被理解为对“智慧”的解释。

哲学是人类最原始的好奇心,负责向世界发问;而科学是这些问题耐心的解答者。

虽然科学能解答的问题依然是有限的,但是区别于玄学,它严谨认真,讲求证据,不打圆场,是一个从不屈服于人类自身思维限制的战斗勇士。

心归航,再启航

愿每日微小知识激发你的深刻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