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不走心才能有"鸿鹄(HAO)之志

北大一百二十周年庆,诸多大师、名家汇聚,这些都没校长的鸿鹄(HAO)之志来得火爆,一时间朋友圈、各大公号霸屏,北大居然凭着错字荣登网红的位置。

读错一个字算不得什么大事,中国文字浩瀚如海,94年出版的《中国字海》收录了85000多个汉字,去掉死字即历史出现过现在已经没用的,几万个汉字跑不了。

哪个没碰见过读了别字的老师,哪个没见过读错了音的播音员,然而大家并没有像这次群起而攻之。

如果不是在北大校长这个位置上,不是在北大一百二十周年的校庆上,你读错就读错了吧,大家不过一笑而过。

但凡演讲之前读过一次,都不会出现读到鸿鹄之时顿一下还是读错的情况,这只能看出校长实在太忙,忙到连读一遍自己写的稿子都没时间;还可以看出,这次演讲并没有那么重要,上台才发现问题就像老师不备课上讲台,态度实在是过于敷衍过于潦草。

错就错了,可笑的是鸿浩一出,竟然有专家还从古文字学、文献学、音韵学等各方面考证出校长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这次不过含蓄地纠正下字典的错误而已。

可惜校长不买账,马上出来了一篇致歉信,承认自己读错了,这不狠狠地打专家的脸吗?

只是这封致歉信更像是责任划分书,错是错了,只是错在教育太差劲,错在那个时代不让大家好好读书,总之不是自己的错!

更有正义者说不就读错一个字,值得大家不依不饶地纠缠吗?

如果不是北大校长,不是在北大百廿校庆上,你读错十个八个字也没人有兴趣,毕竟读错的背后是做事的态度,是北大的面子。

北大是什么?北京大学,简称“北大”。

1898年建立之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

北大是什么?

北大是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国立北京大学。是“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北大催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学制。

北大是什么?

北大是文科学子最向往的地方,是学子心中最高大上的地方,是民主自由的发源地,是独立治学的先驱。

如今堂堂校长,作为学者,不是因为学术也不是因为政而是因为鸿鹄(HAO)之志落到被学生和各界人士嘲讽谩骂的地步!

看看历任校长会怎么想?北大历任校长名单:

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

张亨嘉(1904年2月—1906年2月)

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

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

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

柯劭愍(1910年9月—1911年11月)

劳乃宣(1911年11月—1912年2月)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

日本控制北平时期:

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

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

傅斯年(1945年10月—1946年8月)

胡适 (1946年9月—1948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马寅初(1951年6月—1960年3月)

陆平 (1960年3月—1966年6月)

张承先(1966年6月1日—196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工作组组长)

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

杨德中(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1月)

许智宏(1999年11月—2008年11月)

周其凤(2008年11月—2013年3月)

王恩哥(2013年3月—2015年2月)

林建华(2015年2月至今)

中国自汉武帝元朔五年(西元前124年)设立太学起,一直设有“最高学府”。

经东汉、三国,至西晋设国子学;

经东晋、南北朝,后隋设国子监;

唐、五代、宋、元、明、清沿袭;

直至清末设立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改名北京大学)。

其学统一脉相承,绵延两千多年而不绝。

北大的校长是理所当然的士林领袖,是众多认得了鸿鹄也只能路过北大的普通老百姓心目的鸿学硕儒。不说德高望重,至少是知书达理的。

一个人没知识没文化本身不可怕,毕竟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良知、人性。

怕只怕将缺德少知包装成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似的文化大师,所到之处被大家顶礼膜拜,影响深远。

(0)

相关推荐

  • 1998-11 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图案面值]  J(1--1)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 50分 4199.9 万枚 邮票介绍: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受聘为第一任校长 ...

  • 《觉醒年代》:蔡元培之前的北大,到底堕落到了什么地步?

    <觉醒年代>热播, 二十世纪初北京大学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教育改革,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激动人心.荡气回肠.可是,北大为什么要进行这么一场改革呢?蔡元培任校长之前的北大,到底堕落到了何种地步 ...

  • 必修二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孙东霞

    必修二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孙东霞

  • 【大荔文苑】王成:北京大学,他已经走来

    前边一段时间,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的孩子实现了一个梦想.它是什么的? 孩子的妈妈是一位优秀教师.孩子的爸爸是一位军人.在今天,2021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军节的伟大日子,该是揭示的最好时刻,也恰好 ...

  • 北京大学10位校长的书法,功力深厚风格鲜明,不亚于书法名家

    文·段宏刚 北京大学不仅是国内的顶级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诞生于1898年7月,最初的名字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为中国近代培养尖端人才的重任.在 ...

  • 北大历届校长

    北大历届校长

  • 【阅读悦读丨图说】倪熊《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北大红楼》

    [阅读悦读丨游记]阿蛮<徒步龙滴水,那超然绝世的美> 图文/ 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故宫博物院北侧的景山公园东边,五四大街北侧 ...

  • 中式糕点,走心才能走红(品牌论)

    民以食为天,中国糕点面包行业的市场规模不可小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糕点面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40亿元,同比增长8.9%.可见,街边一家家面包坊.糕点铺的身后,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

  • 有钱才能任性,贫穷只能志短

    很少有去澳门的想法.哪怕那里有不少旗舰美食餐厅,有老街小巷,有纸醉金迷,有无数你可以想象的一夜赤贫,或者暴富. 二十年前我还年轻,有着一双好奇又惊喜的眼睛,第一次来澳门旅行,见么什么都特别兴奋,怎么可 ...

  • 影创科技的「鸿鹄」之志,有多高远?

    摘要:93913专访影创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孙立. 2020年世界VR产业大会上,影创科技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头手6DoF MR眼镜--「鸿鹄」. 尽管产品还未正式上市,但集诸多优点于一身的「鸿鹄」,可谓是 ...

  • 对员工太好,员工散漫;对员工太凶,甩手不干,到底怎样做管理,才能让员工走心?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为管人太难了.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有的说,靠制度管理就行,有的说,任性化管理就行.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基层管理中,让很多的管理者很难掌握好制度与人性化的尺度问题. ...

  • 白毫银针:走心的作品才能红,用心的生活才会好

    白毫银针的外形堪称是所有茶类中颜值最 高的茶,它通身洁白如银,形似花针,茶芽肥壮,白毫披覆,色泽鲜白光润,闪烁如银,条长挺直,十分诱人.由于制作工艺简单,白毫银针的茶青几乎没有变化,毫香浓郁,鲜甜甘爽 ...

  • 走心的诗才能活得久——王跃强诗歌赏析

    我原本就是一只乌鸦 王跃强   遭尽咒骂,我原本就是一只乌鸦 至今,依然一身漆黑 仿佛"永不褪色的墨水瓶" 但我的心地雪白 眼睛明亮 我不希望凤凰到来 也不害怕锦簇的伤口上花香啼叫 ...

  • 金骏眉:走心的作品才能红,用心的生活才会好

    金骏眉不仅是名字好听,还代表着这个产品的品质特征必须是要能够反映出武夷山桐木的地域特征,其他地方仿照再多,内质达不到也是枉然. 金骏眉的鲜叶原料是桐木村内的菜茶种,当地人称奇种,意思就是各种不知名的品 ...

  • 白茶:走心的作品才能红,用心的生活才会好

    白茶名为白茶,不因为茶叶是白色的,而是因为白茶制作好之后,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的茸毛.这些茸毛如果数量多,看起来就好像穿了一件雪白的外衣,所以有了白茶的名称. 白茶中含有的氨基酸,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 ...

  • 点心什么时候才能走心呢?

    上卷 第四十一回 第四节: [原文] 一时只见丫鬟们来请用点心.贾母道:"吃了两杯酒,倒也不饿.也罢,就拿了这里来,大家随便吃些罢."丫鬟便去抬了两张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