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 | 朱清时:院士母亲王惠云

【巴蜀之地】

专栏主编:夏祥林  梦梅若兮  杨霞

图:堆糖

文:朱清时

版式设计:玉丽

王惠云(1913—1996)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却培养出了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和卡尔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朱清新,四川省金堂中学特级教师朱清传等7个优秀子女。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在人生的逆境中,她用爱教会了孩子们勤劳俭朴的人生品质。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性格,成了王惠云、朱穆雍夫妇留给子孙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如今,她们的子孙辈有20多人,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1934年,王惠云与彭县白鹿洞乡人朱穆雍成婚。婚后,丈夫朱穆雍考入成都华西大学社会学系经济学专业,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王惠云则留在白鹿洞乡老家照顾老人抚育孩子。1940年王惠云只身领着两个孩子(5岁和2岁)徒步从白鹿洞乡走到成都寻夫,其勇气与毅力世所少见。到成都后王惠云日夜辛劳操持家务,生活得以稍安。

成都解放后,其丈夫调到金堂高板区参加征粮工作。丈夫走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王惠云一个人除了照料五个孩子,还得去被服厂做工挣钱养家,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她以坚强的意志独自支撑着整个家庭。其间,她还积极参加社区工作。

由于勤劳正直,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从1953年起,王惠云先后被成都市西城区选拔为宣传员、读报员、业余文化学校校长和居委会文教委委员。正当她个人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她远在金堂工作的丈夫朱穆雍,却由于长年孤身一人无人照料,身体越来越差。于是,王惠云毅然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把两个读中学的儿女留在成都,带着另外三个孩子来到金堂与丈夫团聚。

到金堂后,王惠云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繁忙工作,为被服厂缝棉衣,纳鞋底儿,挣钱贴补家用。辛苦养家的同时,她还十分注意对孩子们的培养和教育。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曾经拿出全家大半个月的生活费支持四儿子清传购买学习资料。

她最小的儿子朱清新回忆,小学毕业的他恰好遇上文革,失去了上中学的机会。1970年他被分配到金堂悦来公社插队,面对精神和物质都极度贫乏的生活,朱清新感觉人生没有希望,终日苦闷。但母亲王惠云告诫他:“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努力,要坚持学习。学习不一定要去学校,自学也可以成才。国家建设终究会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

母亲的话,让朱清新重新燃起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他坚持自学近十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四川师范学院数学系,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1993年5月至1997年11月,他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卡尔顿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计算机第二硕士学位、留校工作。母亲多次叮嘱他要回来报效祖国。1998年他毅然放弃在加拿大的高薪工作,回到成都市的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工作,被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朱清新的三哥即笔者本人朱清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才45岁。作为当时国家培养的最年轻的院士,朱清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中回忆,是母亲教会了他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他1968年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毕业后,长达6年时间工作在青海省机床铸造厂的车间一线。是母亲王惠云一直鼓励他学以致用,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继续坚持更高境界的学习。

1979年,朱清时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赴美国深造。回国后,他在激光光谱学等领域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

作为优秀的传统女性,王惠云只知道奉献,从不主动索取。如今,她的20个子孙大多成为社会精英和高级知识分子,她为国家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编者注:此文曾全文刊载于2017年12月出版的《金堂文史》第26辑“人物春秋”栏目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