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Day 1”和小米的“逆境状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贝佐斯每年都会认认真真地写一封致股东信。前两天,贝佐斯发表2017年致股东信中,再次提到“Day 1”这个概念。
懂懂曾经在亚马逊位于西雅图的总部参观、采访了几天,对那个被命名为“Day 1”的建筑物印象深刻----贝佐斯所在的办公楼就叫Day 1。
贝佐斯已经与全球首富的位子近在咫尺,亚马逊开创并引领了电商、电子书、公有云几大市场。贝佐斯和亚马逊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影响的深远。
过去两年,亚马逊股价几乎翻了三翻,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比沃尔玛、好市多、梅西百货几大传统零售巨头的市值总和还高。已然成为超级巨头的亚马逊,为什么还要强调“Day 1”?“Day 1”到底是什么?
在贝佐斯看来,“Day 1”公司充满活力,“Day 2”公司停滞不前。他说:不要让外界把你变成“Day 2”公司,快速决策以及从客户产出考虑问题是避免企业陷入停滞的关键。
贝佐斯一直以来都认为,世界上的公司分两种:Day 1公司和Day 2公司。“Day 1”就是创业第一天的状态。而“Day 2 公司停滞不前,会逐渐变得无关紧要,经历着痛苦的衰退,最终迎接死亡。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一直是 Day 1。”
像亚马逊这样体量庞大的公司,如何维持Day 1的活力,避免滑向Day 2的命运呢?贝佐斯在致股东信中给出了四个方法:
读完贝佐斯的致股东信,可以深刻理解“Day 1”含义:保持创业状态,保持活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接下来,懂懂想说一下小米。雷军从创业第一天起,就决定以成本定价卖手机。“成本定价”里面,当然隐含着雷军做新国货的大梦想。抛开那个梦想不谈,“成本定价”可以让公司保持一种“逆境状态”。
在小米公司和小米生态链公司,都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不能让自己过得太舒适----这是保持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雷军在内部讲过很多次,只要产品的毛利超过15%,就该降价了。低毛利保持战斗力的逻辑是这样的:
高毛利的公司就像在做卖白粉的生意,利润非常高,卖白粉你有9次出问题,但有一次成功了,你都能赚到钱,那种生意很难做精细化管理,就是碰运气。低毛利的公司像卖白菜的,利润微薄,掉几片白菜帮子可能就破产了。久而久之,我们会保护好每一片白菜帮子,所有环节都做到精细化,锻炼出尖刀一样的队伍,战斗力很强。
很久以来,各种商学院都告诉你:低毛利的公司一定不好,代表着不会赚钱,很丢人。而小米的逆境状态是不是很颠覆你的认知?
其实我们看一看当下很成功的企业,沃尔玛、costco、优衣库,都是低毛利的企业。costco的市盈率是30倍,和互联网公司一样。它是如何做到的?就是任何产品都保持1%-14%的毛利,限制毛利率,逼着自己改善项目,企业效率也被倒逼的提高了。
若能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中存活下来,队伍一定是强悍的。一家公司有勇气始终保持低毛利,就是接纳一种逆境,而适当的逆境往往让机体更为强韧。
这样看来,亚马逊的“Day 1”和小米的“逆境状态”有着相同的意义:保持创业初心,保持活力,保持敏感性,保持战斗力。
关于什么是逆境状态?如何保持逆境状态?懂懂的新书《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中还有更详细的阐述。这本书是懂懂的新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现在在各大电商平台网站预售,预计在月底可以拿到新书。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这本书是怎么来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13年下半年,小米开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个生态链布局IoT(物联网);2016年年底,小米生态链上已经拥有了77家企业,生态链企业整体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这3年,是小米生态链快速奔跑的3年,也是小米在商场中不断厮杀着成长的3年。3年,77家生态链企业,16家年销售额破亿,4家独角兽公司,边实战,边积累经验。
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过去的3年中,在毫无先例可循、完全依靠自身实践的状态下,小米生态链摸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打法:“入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的投资逻辑、以工程师为主的投资团队、矩阵式全方位孵化,成为全球智能硬件领域产品出货量最大、布局最广的生态系统。
这些都是全新的经验,是全新的商业智慧,于是从2016年开始,小米生态链企业谷仓学院就开始零距离研究小米生态链本身。这是小米开启智能硬件全新生态,用真金白银打出来的战地经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以小米生态链内部视角,全面记录、梳理了小米生态链的萌生、发展、壮大过程,以及如何以极致的产品杀入不同领域的故事。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生态篇,阐述小米硬件生态系统的搭建、布局、管理、发展和奔跑之中的思考;下篇为产品篇,阐述小米生态链产品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定价等各个维度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既可以为制造企业转型提供全新的思路,也是硬件创业者的必读内容,对于互联网企业切入实体经济也是很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