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传奇:东京上空三十秒、残破的唐老鸭和好莱坞女星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请关注本公众号,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中校(James "Jimmy" Harold Doolittle)率领16架北美B-25B“米切尔”式中型轰炸机由“大黄蜂”号航空母舰(USS Hornet CV-8)起飞空袭东京。
1942年4月18日空袭东京,第17轰炸大队第34轰炸中队1号机,暨杜利特中校座机。
1942年4月18日,出击前杜立特机组在“大黄蜂”号甲板上全体留影,作为即为杜立特,他在登机时对着部下们说:“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 right?”(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对吧?)
实际上参与杜立特空袭的16架B-25B轰炸机组员,除了杜立特本人以外,清一色都从第17中型轰炸大队中挑选。这是因为第17轰炸大队从1941年初就率先接收B-25,针对该型机的操作经验最为丰富。
这些轰炸机组员里,以第七架起飞的第95轰炸中队「The Ruptured Duck」(回忆录暨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主角)副驾驶迪恩·达文波特少尉(Dean Davenport)的军旅生涯比较特别。他辗转从中缅印战场回到美国后,在大战后期转任战斗机飞行员,并在战斗机联队体系内发展晋升至上校退伍。
出击前的7号机,左二即为达文波特
杜立特空袭的系列历史照片中,这架序号40-2261的B-25B "The Ruptured Duck"在“大黄蜂”号甲板上只露出机尾。
7号机"The Ruptured Duck",编号40-2261
The Ruptured Duck是当时的流行用语,源自德语segeltuch gebrochen,意指残破的飞机。其典故来自战前逃离纳粹德国辗转来到美国好莱坞发展的德裔电影明星海蒂·拉玛尔(Hedy Lamarr, 1914-2000),用以形容这趟旅程的艰辛。
拉玛尔除了身为电影明星之外,1941年还与同为德裔的音乐家格奥尔格·安泰尔(George Antheil)共同申请使遥控鱼雷不受干扰的秘密通讯系统((Secret Communications System))专利获准,专利号US2292387A。
此专利成为后来展频技术(spread spectrum)的源头,促成无线通信技术CDMA、WiFi、蓝牙的应用,对人类文明发展可谓居功至伟。被后世尊为“蓝牙之母”。于2014年被选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秘密通信系统”专利副本
这架B-25B "The Ruptured Duck"的涂鸦在1944年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上)与2001年电影「珍珠港」杜立特空袭的桥段里(下)都有描绘。电影「珍珠港」中虚构的瑞德·温克勒中尉(Red Winkle)将唐老鸭涂鸦绘在停放于航舰上的一架B-25机身前段,但这涂鸦明显与「东京上空三十秒」所呈现的不同。
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
电影「珍珠港」
然而实际的涂鸦应该是罗杰·洛夫莱斯士官(Roger V. Lovelace)所设计的形式。他本是此架B-25B的机枪手,也参与训练。但在杜立特空袭任务开拔前8小时车祸受重伤,因此未能参与此任务。
无独有偶,「The Ruptured Duck」也是后来欧洲战区第321轰炸大队第447轰炸中队序号43-4069的B-25J-1-NC机的昵称。
该机隶属于第12航空队第57轰炸联队;正驾驶梅尔维尔·罗宾逊·巴斯廷中尉(Melville Robinson Bastin)在1944年9月飞满战斗任务转调回国,1957年2月15日于共和RF-84F 照相侦察机坠毁事故中丧生。
本机继续使用同昵称,之后于1945年1月18日在意大利北部的轰炸任务中遭高射炮火击落。
「The Ruptured Duck」在联合 B-24 “解放者”式重轰炸机使用得更为广泛。太平洋战场第5航空队第90轰炸大队第321轰炸中队序号41-23755的B-24D-5-CO机在1943年2月7日于新几内亚摩斯比港附近基地起飞后坠毁。
同大队第320轰炸中队序号42-73197的B-24J-20-CO机则在1944年6月14日轰炸任务中,因气候不佳于新几内亚失踪。
欧洲战区第八航空军第34轰炸大队第四轰炸中队序号42-52770的B-24H-15-FO安然度过战争(上)。该机飞行组员当初在美国本土受训时飞的是一架同名的B-24E-FO (下),因而沿用此昵称。
此外,使用「The Ruptured Duck」昵称的B-24还有1944年5月19日坠毁的第389轰炸大队第564轰炸中队序号42-95354的B-24H-30-FO机以及1944年6月20日遭德机击落坠入波罗的海的第492轰炸大队第856轰炸中队序号44-40150的B-24J-150-CO机。
电影「珍珠港」呈现的杜立特空袭B-25机群中,比较有辨识度的只有机身前段绘有「Whirling Dervish」(旋转的苏菲修者)的一架。这是实际上第9架起飞的第34轰炸中队B-25B,序号40-2303。
「Whirling Dervish」号机全体成员,该机组对东京湾海岸的东京燃气电力公司进行了轰炸。随后全员在中国平湖以南150公里处跳伞。被中国百姓营救至衡阳。随后辗转回到了美国。
Whirling Dervish直译为旋转的德尔维希,即为土耳其旋转舞,是苏菲(Sufi)教派的钵僧舞蹈仪式,来自伊斯兰苏菲教派,是一种随着音乐不断旋转身体的仪式。德尔维希,波斯语称为درویش,回教的一种修士,在波斯语中是乞讨者、托钵僧的意思。最早出现在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