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583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文学评论:我读《我们仨》有感
【郭进拴原创】我读《我们仨》有感
最新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她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用平淡的文字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亲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一个百岁老人一生又该绽起多少血泡,
看着血泡一个个变大,最后喷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后的温情。
让我记起《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一段话“当一种强大的压力把一个人
压得忍无可忍时,他就会立刻调动他全部体力和意志进行垂死挣扎,
企图掀翻这个重压,由于这个道理,痛苦达到最高-潮之后,退潮时往
往会给人带来喜悦和勇气”。这生离死别带给杨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
凉,还有什么?
《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
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
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
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
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绘的多么壮丽,
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
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 然她的不同,除了书本,
除了学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纷纷扰扰均与她绝缘,他的文字里透出
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
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
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涛滚滚尘世间,瘦弱身躯下投出的坚毅,
视野的宽广,对知识的渴求,对任务的负责,对丈夫的肯定,对女儿
的宽容,只在其内心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不计名利,不求富贵,书香
四溢,如入芷兰之室!女人当有对生活如此之真诚,又何如收获不了
安然的晚年?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
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
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
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
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
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
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
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
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
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
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
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
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
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
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
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
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
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
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
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
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
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
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
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
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看着女儿从襁褓里
粉嫩的婴儿长成青葱少女,某一天再嫁做他人妇;枕边人陪着自己
在时光里发酵,慢慢老去,看着彼此的头发变得花白,最后再一同
葬在坟墓里。杨绛经历了美好的前半部分,却在最后的一段旅程中
和家人失散,独自一人思念他们仨。因为有遗憾,所以才会想写下
《我们仨》吧!
刚读前半部分时,文字写到钱钟书到船上治病,女儿钱瑗住进医院,杨绛白天在古驿道跋涉独自去看望丈夫,晚上在梦中千里迢迢的去探望女儿。叙事很平淡,毫无词藻装饰,甚至叙述的有点古怪。但是慢慢我发现了里面的悲伤,而真正悲伤的文字是一直痛到了心里,作者不会再留丝毫力气去关心是否会引起读者兴趣,或
者看书的人会喜欢,但我们冥冥之中自会感到寒冬的悲凉与萧瑟。
开始看时并不是很理解,但是直到看到后半段的回忆,仿佛看到杨绛在暗淡的油汽灯仔细的给分离异地的钱钟书写信-----娟秀的每一笔里都藏着浓浓的思念与担忧;两人在国外求学时,一起发挥奇思妙想用贫乏的食物创造出家乡的味道,就着白水煮肉也吃得不亦乐乎,一抬头看见对方的样子都忍俊不禁;后来呀,又在某个季节迎来了钱瑗,她会靠在钱钟书怀里软软的喊爸爸,也知道妈妈怕脏,在北方刺骨的寒冬早早从被窝里钻出来剔干净煤子……………而我终于想起了那句话:一个人只有经历过了春天的锦绣繁华,才知道冬天寒冷是有多么难熬。
杨绛很幸运。拥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孩子。对门的太太想要带孩子去乡下玩,但是母亲哪里肯答应,她写到:如果是在孩子没有出生前,我也许会答应,孩子怀在肚子里倒不挂心,孩子不在肚子里反叫我牵肠挂肚了。母亲们大概都是这么想的。妈妈也经常用手比划着对我说:刚出生是你才这么点儿大呀!我看着堪堪两本教科
书长的长度,还有母亲那略显遗憾的面容不禁哈哈大笑。母亲一直都记得最初婴儿的样子,连小时候用过的小木马都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堆着,因为舍不得扔。而正因为如此,当钱瑗去了,杨绛干枯的眼睛未动,只会在心里流泪,只有灼热的痛和苦。
与钱钟书相处的片段是书里描写的最多的,因为他是那个负责陪她到老的人,可是最后并没有实现。少年夫妻,到耄耋老人,当杨绛生孩子时,钱钟书会来来回回跑了七趟医院来看她,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也会陪着杨绛到处走动,各处‘探险',而杨绛能了解钱钟书的委屈,了解他因父亲之命不得不离开西南联大,会尽力告诉世人钱钟书不是他们想的那样。生命如此长,时间这么久,艰难如此多,但是两个人相互依靠,才能在空无一物的生命中留下痕迹。
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杨绛这么说道:但是,经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的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以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那么,上帝把他最喜欢的两位天使安排到了杨绛身边,才成就了《我们仨》的一段温情。《我们仨》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以“梦”的形式隐喻情感,一部分记述现实。现实部分,从1935年伉俪二人在牛津求学写 起,一直到1998年钱钟书去世,半个世
纪的悲欢离合,最后都化作一位百岁老人对家人绵绵的思念。作者所思念的,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学者家庭,妻子杨绛、丈 夫钱钟书、女儿钱媛,一家三口都是单纯的文人,不沾是非,不涉政治,任世事浮沉,不改做人本色。但在中国20世纪风云变幻的
大背景下,“我们仨”依然饱经 战火、疾病、政治、生死的洗礼,难以独善其身。
在 “我们仨”中,女儿钱媛无疑是处于最中心的位置。在杨绛
的眼中,女儿懂事、聪慧、好读书,是自己“平生唯一杰作”。钱
家家长(钱钟书之父)“得意非凡”地 宣称:“女孙健汝(钱媛)”是
“吾家读书种子也”。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可造之材”,却多病多
难,生不逢时。“上高中学时背粪桶,大学期间下乡下厂,毕业后
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
其间的遗憾憋闷,溢于言表。
杨绛先 生为女儿的才华惋惜,但杨绛她自身何尝又不值得惋惜。
在钱钟书的眼中,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诚然也。钱钟书
虽然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但有得必有 失,于生活计,几乎百无一用。
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钟书不时地在家做些“坏事”,将桌
布染黑了,台灯砸了,门轴弄坏了,均束手无策,唯有苦着脸向妻
子杨绛求救。杨绛一一安慰“不打紧”。出院后,她逐一“搞定”。
钱母感慨这位儿媳,“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钟书痴人痴福。”而这对 于一个惜时如金的学者来说,是幸也,亦
或不幸也?杨绛在翻译上的造诣颇深,她翻译的《堂吉柯德》,至今
为止依然是中译本外国名著中的经典之作。
“我 们仨”中最“宝贝”的自然是钱钟书。钱钟书是一个纯粹
得近乎单纯的文人,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学术事业中。中国的文人,
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在几千年 的政治文化熏陶下,无非分两种,
一种当了官的,一种是想当官而不得的。即使隐士如陶渊明者,早年
的愿望也是“大济苍生”,他几次挂冠而去,均是迫于无奈, 不是
因为嫌官小,就是因为不“合群”。而钱钟书却是一条漏网之鱼,
是一众鸭棚中诞出来的一只天鹅蛋,是文人中的“病梅”,异类中
的异类,几千年以来,仅此 一枚。朱家骅许他一个联合国科教文卫
的职位,他辞谢了;晚宴要和“极峰”握手,他趁早溜回来了;收到
国宴的请帖,他请病假;即使是社科院文学所 的一个顾问衔,他也
力辞得免。
钱 钟书一生所爱,唯有他的书、他的家。在书里,他是学问的
宠儿;在家中,他是精神的领袖。这两个地方,自由、美好、安全,
符合他全部的慧心与童心。他或许会 以为,这两个地方都如英国
哲学家洛克所说,“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可这句话显
然不符合中国国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田家无四邻,独坐一
园 春”终究只是古代文人的美好奢望。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
被革命群众“揪出”,成了“牛鬼蛇神”,被批斗,被“洗澡”,
杨绛还被人剃成了“阴阳头”, 苦不堪言。他们凭借平和的心态
以及对学问的执着,挺了过去。但是,女儿钱媛的丈夫王德一却因
不堪受辱,愤而自杀。
“世 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90年代中期,病床
上的“我们仨”开始分头写作各自的《我们仨》。不久,钱媛病逝,
次年岁末,钱钟书亦离世。“剩下的这 一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此中辛酸,难以向人道也。四年后,唯一完本的是杨绛版的《我们仨》,
此时杨绛已是九十二岁高龄。书中,一个个残碎的梦境,一件件 细碎
的小事,在黑白间杂的夜幕下,如一粒粒星辰,以爱作线串起,
熠熠生辉。
无论悲欢离合,家庭都是人生最后、最好的庇护所。如果你爱家,
就读一读《我们仨》吧。我曾以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家,原来都逃不
过日子的琐碎。如果没有杨绛先生的那些文字,我想,他们也是这世上
最平凡的一家三口,不会被人记住,也不会被人当作榜样去羡慕。他们
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日子平常,也能从平淡的生活中记录那些细微
的感动,然后借着那些点滴的暖,热爱着自己的生命。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呢?你看,杨绛先生所到之处不都是风景吗?一个人走过的路,遇到的人,遇到的事,甚至是受过的苦,在她看来,都是值得回忆与书写的。一生曲曲折折,沟沟坎坎,原来那些才是生命真正的美妙之处。远方的风景固然很好,但是那些总归是生命之中最短暂的,唯一留下的是这一天,这一刻,我们在哪里,经历着什么样的事情,又陪伴着什么样的人。
读杨绛先生的这本书,像是听一位老者讲那些过去的事情,文字里没有华丽的修辞,每一句话都像是在讲诉生活场景中最常发生的事。许是那样的年代,造就了他们面对生活的颠沛流离时,用读书与写字才可以找到的心中的宁静,找到生命坚持的养料与居所。
相聚,相离,他们仨!
这本书都是在讲钱钟书与杨绛,还有他们的女儿钱瑗三个人的故事。读到一些细节之时,总是能够想起自己也曾经历过的相似的场景。三个人,爸爸,妈妈,还有她。生活所迫还是时代因素,颠沛流离过不少地方,或近处的苏州,无锡,上海,或远处的巴黎,北京,那些
所到之处,无论是心中所向往的,还是命运使然的小曲折,他们仨,总是有逃出纷繁世界的能力,怡然自得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常常在想,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气味相投的人已是天大的祝福,何况是他们仨。相聚一起,彼此取暖,相离一世,也会隔世惦念。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人,即使容颜不再,也会由衷的想要像她一样,平和,安静,不骄不躁的和爱的人过完这一生。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原创版权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因不是原创而造成平台封号的,后果作者自负,并赔偿平台相应的费用。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若有侵权行为,文责自负,《智泉流韵》公众平台概不负责。刊发文章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相关图片由作者提供给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