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字丨案例思考:“茅恒”之换:永远比较、全面比较
<试水一下案例思考类的文章。
简单来说,就是复盘各优秀投资者的某一次买入——卖出——买入的“一个过程”,去思考大师们对在哪?不妥在哪?有没有什么值得反思的问题。
当然,纯粹是个人观点,就图一乐。>
今年春节前夕,唐朝老师在2.72万亿-3.3万亿之间,卖出了其“成名作”贵州茅台,而后将所得资金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购入了博时可转债基金和恒生ETF。
其中,博时部分资金转出实盘自用(买房),恒生ETF作为现金等价物存在。
而后,在3月至7月之间,逐步将恒生ETF换仓为各股票资产(因故,博时大部分未使用,也转回到恒生ETF),并于7月28日完全清空恒生ETF,茅台仓位“回归”15%以上(16%)。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大致列个表——
<提示1:直接加百分比肯定是有出入的,因为总资产的数量一直在变化。
提示2:我应该还有漏加的项目,但找起来不方便,就不管了。>
通过列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唐朝老师的这笔买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月至2月的卖出阶段,及3月至7月的买入阶段。
其最大的特点,一是高估卖出,二是使用指数基金(和可转债)代替现金,哪怕是时间极短。
关于第一个特点没啥可说,唐朝老师的卖点是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0%或当年市盈率达到50倍中的孰低者,这是明牌,涉及到买卖点的选择,本文不讨论。
有意思的是第二个特点,无论时间长短,始终使用指数基金作为现金代替品。算是将现金厌恶者的本能发挥到极致了(笑)。
这种做法“对不对”?或者说,划不划算?
把情形再作分解:
唐朝老师坦言,促成这笔卖出款买入可转债基金的原因有二:
一则今年上半年有现金开支需求(买房),二则最近(年初)可转债出现大面积跌破面值的情况,可能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所以,这笔资金的理想逻辑链是:卖出——买入可转债基金——可转债“均值回归”(半年内)——卖出可转债基金——使用。
但显然这并没有发生,可转债基金持续陷入下跌状态,截止至这笔资金赎回,仍跌不止。共造成了买入量8.2%(实际下跌6.3%,但期间曾有多次更低净值赎回造成了超额亏损)、总资产0.66%的亏损。
这是一笔决策正确但结果错误的投资,还是其逻辑本身就存在问题?
我们看逻辑链:买入可转债基金——可转债“均值回归”(半年内)——卖出可转债基金。
这里的变量是“均值回归”,均值可能回归的“原因”是可转债大面积跌破面值,这没错。不过唐朝老师选择的参与方法是买入可转债基金,这是不太合适的。
在今年年初的信用债恐慌中,确实出现了一批跌破面值且溢价率极低的可转债,但捕捉这种机会的方法应该是筛选并手动买入跌破面值的、低溢价率的“双低”可转债,俗称摊大饼。可转债基金做不到这点。
《攻守》中提过一个概念:可转债基金受限于其规模,天然无法参与容量有限的摊大饼活动,而只能持有大市值的转债,故其集中持仓大多都是高面值、高溢价的“双高”大转债。
因此,年初买入可转债基金,不但会承受市场对于信用债的恐慌,还无法获得其可能发生的“均值回归”(本来就在回归线以上)。
我们看看一季度博时的可转债持仓情况——
可以看到,博时转债基金Q1的可转债持仓为76.56%,其中前5大债券占了一半(35.28%),都是“双高”转债。
理想的逻辑链几乎不可能出现,因此,唐朝老师这笔“场外”资金的处置方式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这笔资金是正儿八经的场内资金使用,也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唐朝老师选择指数基金作为现金替代品,原因在于其投资理念“圈内+比较”,即永远只在自己能够理解的投资对象之间比较(上文的可转债买入属于略微违背了这一原则)。
而本次唐朝老师比较的对象,一端是现金,一端是指数基金。
显然,指数基金的“正收益”概率大于现金类资产(算上自动化逆回购,现金约等于年化收益率3%)。
彼时恒生指数的PE 15.3低于沪深300的PE 16.8,且唐朝老师的持股大多在A股,从分散投资的角度,唐朝老师最终选择了恒生ETF作为现金代替品。
同样,这次比较的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在半年的买卖中,恒生ETF整体亏损5.54%,总资产亏损2.5%,算得上是“巨亏”。
对此,唐朝老师的个人看法是“这笔决策是正确的,是一笔结果小错的正确决策。”
我们来看一下:
投资永远只在自己能够理解的投资对象之间比较,这个思路没有错。
指数基金的“正收益”概率大于现金,这个观点也没有错。
但一个可能的问题却出现在了比较方式和比较对象上:永远比较没错,但要关注究竟是天平两端,还是三角博弈。
唐朝老师比较的对象是现金资产和指数基金。实际上,这里是现金——指数——心仪个股的三者比较。
所以,这其中似乎有一笔“关联交易”?
我们不妨先做出假设:因为优秀个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市场,因此指数和优秀个股的涨跌之间存在相关性。即指数上涨时市场景气,此时优秀个股大概率难有买入空间,指数下跌时市场不景气,此时指数的表现会不如现金。
这样比较,情况就复杂了些许:指数大概率战胜现金,但战胜现金的情况下大概率没有买入机会;指数小概率跑输现金,但在跑输现金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出现优秀的买入机会。
因此,选择指数基金作为投资产品长期收益率可以战胜现金;但选择指数基金作为类现金资产,则几乎不可避免的遭遇“割肉”买股的情形。
选恒生指数能够降低这种关联性,但依旧无法避免。这也就是投资战略课中提到的,类现金资产要与市场脱钩,即“去相关性”。
这个假设正确与否?我认为大方向上是正确的,至少优秀的个股和市场整体是存在相关性的(比较有意思的是,越是唐朝老师认为确定性高的企业,如茅台、腾讯,其相关性就越强)。
我们举几个例子:
(所有数据来自某球,前复权)
2017年6月14日,唐朝老师在475.5元(前复权收盘价:444.64元)减仓4%的贵州茅台。当然,这笔资金是“自用+调仓”的,自用无可厚非,调仓客观上能降低风险,但这种调法适用于基金经理,不太适用于个人,特别是唐朝老师这种对产品了解深入的资深研究者。
唐朝老师自己也自嘲过是“大错特错”(笑*2)。
假设:年轻一点的老唐穿越时空(的爱恋)得到一本《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提前理解了自己的错误,乘着2018年10月30日(前复权收盘价:505.63元)这个茅台大暴跌的日子,把这笔钱买了回去。
一年的时间里,若是这笔钱安静的躺在银华日利,则收益(95.305-90.594)/90.594=5.2%;
若是选择了沪深300ETF,则收益(3.021-3.350)/3.350=-9.8%;
若是选择了恒生ETF,则收益(1.331-1.327)/1.327=3.0%。
再假设:在2019年4月17日,某个老唐的粉丝高位减仓了腾讯(前复权收盘价:392.3元),然后想想蛮后悔的,又在5月27日,这个阶段最低点买了回来(前复权收盘价:322元)成功做T。
这笔钱的收益——
银华日利:(96.760-96.495)/96.495=0.27%;
沪深300ETF:(3.530-3.951)/3.951=-10.66%;
恒生ETF:(1.465-1.561)/1.561=-6.15%.
…… ……
大多数符合:高位卖出——等待——低位买入的情况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形。
不仅仅是龙头茅台、腾讯,海康、美的、福寿园、陕煤也存在这种情况。分众好一些,存在“赚”的情况,不过那是因为其长达2年的股价低迷,“输赢”全看指数是涨是跌,所以差不多是六四开(六成概率“赢”)。
很有意思,看似正确的比较逻辑,实际上却是“大概率”输。因此,唐朝老师这笔“场内”资金的处置方式我认为依旧是不合适的。
兔子的话,肯定会选择摸着老唐过河啦!
我会参照基金经理人的做法:保留总资产5%的货币资金(我不需要10%以应对赎回,够2次加仓就行),其余资金放入债券组合中等待买入机会。
然后一扫咸鱼姿态,抓紧时间看书,把啥瀚蓝、美的统统纳入能力圈,赶紧把子弹打出去,好接着躺平……
以上。
(P.S. 成稿仓促,若有言辞不妥之处,诸位万万指出,也恳请唐朝老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