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若林这个聪明人怎么会死呢?
本文导读:
谢若林这个彻头彻尾的聪明人怎么会死呢?
在知名谍战剧《潜伏》中,情报贩子谢若林突如其来的死令我印象深刻。此人一向凭惊人的交际能力和聪明的头脑在情报市场左右逢源捞金不少,可这么一个“人精儿”最终却无声无息死在了荒郊野外,算是不折不扣的阴沟里翻船。
那么,谢若林这个彻头彻尾的聪明人怎么会死呢?
要说谢若林聪明,恐怕没有哪个《潜伏》的粉丝会反对。
一来此人长期效力于特务机构“中统”,拥有极佳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他既能从翠平偶然暴露出的娴熟包扎伤口的动作,就觉察出翠平身份的疑点,也能从几份零散流失文件的只言片语,就推导出余则成与翠平名为夫妻实为地下党的真实身份,足见他在情报分析方面的高超实力。
二来此人早就厌倦了内战,一心把浑身解数用在了靠情报换钱的掮客生涯中,是个名气颇大的情报交易人。他能在两天之内乘着军机来往天津、南京两地,按照余则成的要求弄到南京国防部的绝密档案,竟然还是原文!虽然他搜集到的情报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其中有诸多高层核心机密,但他能做到守口如瓶公平交易,既展示出能量巨大,也展示出他的“职业操守”不容小觑。
《潜伏》剧照 来自网络
谢若林在借助零散文件偶然推导出余则成的真实身份后,并没有打算去告发他抓捕他,而是主动和他套近乎,希望对方放下戒备与自己交换更有价值的情报,本意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而在李涯顺着情报买卖的线索找到他时,他同样向李涯开出价码,目的并不是为了毁掉余则成,本意还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是秉持了自己不问政治只问买卖的宗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纯粹逐利的生意人,尽管他的商品是牵扯到无数人安危的各种情报。
谢若林之所以有那样一种玩世不恭、油嘴滑舌的形象,不管是面对李涯的威胁还是余则成的斥责都不为所动,在于他认为自己与所有人都划清了界限,不参与敌对阵营意识形态你死我活的斗争,只为了赚取差价。就像“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一样,尽管前方枪炮齐鸣,但谁都不会拒绝生意人的左右斡旋,谢若林正是有了这样的自恃,才敢于同时跟两个阵营博弈。
《潜伏》剧照 来自网络
但问题是,当谢若林伙同他人录下了翠平的谈话,使蒙在鼓里的翠平无意中暴露出自己的地下党身份后,他自恃的生意人身份也就失去了平衡,完全倒向了“军统”特务李涯一边,成了地下党员余则成必须除掉的障碍。
所以,身处险境的余则成,面对这个认识多年尚能和平相处的邻居,就不得不痛下杀手,利用一场子虚乌有的情报交易把他骗到荒郊野外,最终将他除掉。可笑可叹的是,这个老练的情报交易人,直至中枪倒下的前一秒钟,还沉浸在即将获取天价情报的亢奋情绪里,真算的上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但是,因为套取情报引来杀身之祸,只是谢若林自取灭亡的表层原因,真实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独树一帜的价值观,也就是他所信奉的所谓“生存主义”。由此,把剧中谢若林的“生存主义”和现实中大行其道的“生存主义”拿出来论证剖析一番,才是本文的真正意图。
记得当初《潜伏》热播时,很多观众对谢若林这个人物不但不讨厌,反倒还挺喜爱,主要缘于他略显口吃却颇为经典的台词。诸如“这有两根金条,你告诉我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还回来和你做生意,只要价钱公道。”“这都什么年代了?那些当大官的,嘴上说的是主义,心里装的可都是生意!”等等。恰恰是这些台词,揭示出他标榜的“生存主义”无法掩盖的冷漠和致命。
《潜伏》剧照 来自网络
说起谢若林的“生存主义”,其实并不陌生,实质上与英国殖民者那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如出一辙,主张利益驱动,从不计较善恶对错,只在乎收益多寡。说白了,还是最了解他的妻子晚秋,概括得比较精准:他就是个钱孙子。
这个“生存主义”肯定是好处的,否则谢若林这样的聪明人也绝不会趋之若鹜。比如信仰了这个“生存主义”,能让人在昧良心获取利益时,或是把自家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时能心里舒坦些,少些内疚自责;又比如在面临激烈竞争时能毫不犹豫地出坏招捞偏门,就算胜之不武也心安理得;再比如深陷内心挣扎痛苦抉择时,这个“生存主义”能像做几何题时的辅助线一样,瞬间排除所有是非曲直,得到最实惠的结果。简言之,这个“生存主义”,就是巧取豪夺。
那么,《潜伏》中生活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谢若林,又是从哪儿发现了“生存主义”这个“宝贝”呢?我想,多半是从“中统”“军统”的老师,美国人那儿。没错,要说生存这个名词肯定很早就有,但把巧取豪夺走捷径提炼成“主义”大加捧场的,就非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莫属了。
据说在美国,销量仅次于《圣经》的大部头读物,就是由女作家安·兰德创作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小说的题目就很别致,阿特拉斯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传说人类生存的地球就是由大力神扛在肩上的。这部鸿篇巨制的小说中译本我也看过,里面塑造的正面英雄群体拥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头脑敏锐眼光独到,看不惯芸芸众生的愚昧软弱,只向往纯粹由强者组成的世界。想想看,如果大力神歪歪肩膀,那些弱者有什么好果子吃吗?
这就是西方世界“生存主义”的最精髓。世界是由少数精英主宰的,剩余的大多数只配做故事背景和陪衬。精英何为精英?唯有通过利益计算衡量得失,把能丢弃的都丢弃,把占有的都占有,做到如此冷漠境界,精英才成为“怀菩萨心肠、使霹雳手段”的神,让蝼蚁般的众人崇拜和畏惧。
如果《潜伏》这个故事中,余则成没有设计出掉谢若林,那么奉行“生存主义”冷漠行事的谢若林一定会逐渐成长为他所冀望的那种精英,赚足够多的钱,坑足够多的人。这其实就是西方世界奉行的标准,谢若林就是他们的好学生。想想看,老师就是老师,如今这老师在自己国内囤积两百多亿剂新冠疫苗却不肯支援穷国,默默看着无数生灵涂炭,这种做派就是“生存主义”演化到国家层面的极致。
由此可见,信奉“生存主义”本质上是在饮鸩止渴。因为你不计较良善对错只看利益,刻意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怪异的力场,那么这个场里只能剩下和你一样的人,结果就是谁都可能占便宜,谁也都可能沦为牺牲品。再聪明的人进了这个死循环,就只有一个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这难道不够讽刺吗?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