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善意,需要整个社会的成年人共同呵护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木棉花  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曾经在德国待过三年,发现在德国凡是公共场所有门的地方,总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走在前面的人,推开门后都要回头留意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

走在前面的人会很自然的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而后面的人进去以后,也总要向前面扶门的人礼貌的说声谢谢,一个一个总有人,像玩接龙一般接着扶门的动作。

这段早期异国他乡的经历,也让我对最近发生在我和儿子身上的一件事情产生的许多感想。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接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带他去路边的面包店买面包。这家面包店是两扇厚厚的玻璃门,儿子习惯性地冲到我前面替我去开门,使出很大的力气我拉开了门。

我很感动,微笑着对儿子说:“谢谢你,宝贝!”

我们买好面包出门的时候,儿子又替我抢着去开门。刚好我前脚出门,回过身去看儿子,发现他的两只小手还放在门把手上,保持着微微弯着小身体向外推门的姿势。

我一看,原来是紧跟在他身后那个面包店的收银员姐姐也要出门。美女姐姐看到有小男生这么热情有礼貌,毫不吝啬的投来甜美的微笑,表扬儿子道:“谢谢你哦,绅士小帅哥!”接着,大美女和小帅哥两人对视一笑,暖意融融。

一路上,儿子都很高兴,他若有所思的问我:“妈妈,我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所大家才会对我说谢谢,对吗?”

我立刻很认真的回答道:“当然了,你一直都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所以大家也会对你的帮助表示感谢!”儿子似乎对我的回答还比较满意,没有接着再问问题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就像是突然有人给了我和孩子一巴掌,瞬间有种上天入地的感觉,整得我和小帅哥心里各种“蓝瘦”。

我们走到单元楼门口,儿子刚帮我把门打开,正准备进去,迎面就撞到了一位中年黑衣男子。

那人个头挺大,还没等我和儿子让开路,黑衣男子便已经把我俩挤到了一边,我瞬间被这个身形魁梧的中年男人的鲁莽之举给蒙到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快步退后扶住了眼看就要关上的那扇铁门。

那时是初冬,夜里的温度还是有点低的,冷风一吹,我都想把手立马缩到衣服口袋里。可是,我分明看见儿子的一双冻得微微发红的小手毫不迟疑的放在了那扇冰冷的铁门门板上。

那个黑衣中年男子,竟然可以做到旁若无人,一脸僵尸表情的扬长而去。

那一刻,孩子扶着门,一脸茫然地问我:“妈妈,你刚才不是说过大家都会对小朋友礼貌助人的行为表示感谢吗?可是他为什么不跟我说谢谢呢?

面对儿子的问题,我当时真的有点手足无措。我想了想,回答儿子:“刚才的这个叔叔,可能是上学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也不太喜欢看书,所以才不太懂礼貌,我们不跟他计较!”

儿子听了我的解释,似懂非懂的回了一声:“哦!”我从他的小脸上看到的是满满的疑惑,显然,孩子对我的解答不满意。

我拉着儿子冻得冰凉的小手放进自己衣服口袋里,揽着他的背,一起上楼。回到家后,儿子突然变得的很安静,完全不是之前“一百个为什么”的状态。

儿子心里的这个小疙瘩,我想自己得花时间和精力,找对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帮他解开了。

面对七岁的儿子,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因为他是一个特别爱思考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

当妈妈的我,被他问得卡壳是常有的事,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面对孩子的问题,不含糊、不敷衍,有理又有据,给出他满意的标答。

“扶门”在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是一种自然的、礼貌性的习惯动作,从孩子到老人,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常态的行为。但在咱们中国,竟然变得有些“水土不服”了。

我想,孩子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大人嘴巴里貌似脱口而出那句谢谢,孩子真正想要的是大人们能怀有一颗尊人重己、感恩之心回馈给他有温度的情感。孩子希望自己能被看见,被理解,希望自己的善意能被温柔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