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拓《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完整本高清赏析
清拓《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原本《淳化阁帖》。十卷又称《淳化秘阁法帖》、(阁贴》。系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岀内府所藏历代古帖,命翰林侍书王著摹勒而成,共收录汉魏至唐历代名人及帝王书一百余家四百余种。但帖石置于宫中,除宣赐大臣以外,原刻拓木绝少流布人间。
淸高宗鉴于日趋緊多的翻刻本已完全失去其本来面目,而宋王著昧于辨别,在采择古帖时有真赝混迹现象,编次标越也多处讹误,为避免贻谋后学,希望复原《淳化》旧观。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持敕命于敏中等据内府所藏宋太宗赐毕士安本《淳化阁帖》详加考证,重新钩摹上石,仍为十卷,每卷隶书标题:“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第 X ”一行。卷末沟刻高宗行书题跋一段。各卷尾题:“乾隆三十四年岁在乙丑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阁帖初拓摹勒上石”篆书四行。此帖考订详僖,校对精审,对原帖编次上的错误逐一厘订后,重新改编次第按时代先后为序。对草书不识之字。博参诸家释文依字旁列注,对其中互异之字附记考证于卷后。
此帖由御书处刻工佳手钩刻摹刊至精。就其规模和质量来说均在明代诸家刻本之上。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帖石镌成后高宗皇帝犹恐失散即将毕士安赐本(淳化阁帖》与重刻原石一起贮于圆明园淳化轩内,至今二者都无下落、可能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之际,实为千古憾事。幸故宫藏有该帖拓本才得以观其原貌。此拓本为淸刻初拓,京折装,计十册,每册纵30.6厘米横35厘米,每册铃:“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避暑山庄”朱文方印,装潢颇为考究,且拓工精良。虽已保存二百余年但字口锋神俱在,纸墨宛如新拓,堪称珍品。
乾隆《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石版,原贮于长春园淳化轩。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该摹帖版已湮没百余年。所幸的是,1993年夏季,圆明园管理处在清挖长春园水系时,从该遗址西侧河道掘得摹帖版7页(4整3残),今均陈列于园史展览馆。
淳化法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奉宋太宗赵光义旨意,摹刻于秘阁之中的丛帖,世称《淳化阁帖》。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阁帖》共摹刻唐代以前99人书法名迹,包括夏禹、孔子、晋武帝、唐太宗、虞世南、 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尤以王義之、王献之量迹最丰,独占全帖10册之半。
清代乾隆帝弘历喜好书法,曾先后命在北海阅古楼和万寿山星妙轩,分别摹刻《三希堂法帖》及其续帖。但因二帖仅收魏晋以来墨迹,弘历颇嫌不足。后喜得《淳化阁帖》之“初拓赐本”,弘历如获至宝。命内廷翰林精审更定,选工钩摹上石,并在长春园含经堂之后新建两层轩阁,以帖名之曰“淳化轩”。帖版是在故宫懋勤殿直庐镌刻的,历时三年零两个月,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共摹竣144页贴版,遂镶嵌于堂后轩前之24间回廊壁间。原《阁帖》北宋初拓本,收藏于淳化轩内,I860年(咸丰十年)同毁于英法联军劫火。
今出土的摹帖版,面幅为90厘米*33厘米,石厚11厘米。7页帖版的序号是三册一号、六号、 七号(残),四册八号(残),五册一号、十四号和九册三号(残)。其中除五册十四号为“释文订异”,九册三号为隋释智果书“王右军”帖、“蔡邕”帖之外, 余均为王義之墨迹,包括其“适得”、“比奉”、“七儿”、“省足”、“云谯”、“知足”、“期已”、“信云”、“不审”、“伏想”等近20幅名帖。出土帖版中,有2页残版的字迹略有侵蚀,余尚清晰。
乾隆三十四年的《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是一部很重要的本子,其所据的底本为明末清初孙承泽原藏的所谓毕士安本。以乾隆刻本和司空公本的第四、七、八卷相校,其底本肯定不是初拓本,因此,所谓毕士安本是不可能的。但这个底本应该是一个北宋拓本,和司空公本的年份相似,然而它是十卷本。问题是这个祖本已经消失,然而它在当时确实存在过,过去有的学者认为这个底本是虚构的,不存在的。可能是由于它不可能是所谓淳化四年的毕士安赐本的关系。
这个所谓的毕士安赐本,在康熙时已入内府,康熙曾亲跋此本: “……此本乃赐翰林学士毕士安者……汉晋以来,翰墨风规,宛然犹在者,尚赖此帖之存也,朕幾政余闲,启帙披卷,如晤往昔,心意融洽,洵可宝而藏之也。
到了乾隆三十四年,以此本作为底本重刻的《淳化阁帖》,乾隆在卷首题词中说:“内府旧藏淳化阁帖极多,而此毕士安所得赐本,拓最精好, 爰特敕选工钩摹上石,冀复旧观。
这个本子到了嘉庆年间,成亲王永瑆题在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绍兴国子监本第十册末有:“余昔在上书房得见内府所藏宋太宗赐毕士安本, 此本楮墨正与相似,嘉庆庚午四月七日商丘陈伯恭先生携此本与贾似道重摹初拓本相见……”这说明,这个乾隆刻本的底本在1810年前不久仍然存在,其消失的原因很简单,乾隆在其重刻本的第十卷末有:“重摹淳化阁帖成,因并弃毕士安原本于淳化轩。这就是说,这个底本和重刻帖石一并存放在圆明园的淳化轩。I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所谓毕士安底本也必遭毁灭。
乾隆重刻本,除了改变原刻整体程序外,也有对个别字体修正原刻的失误,如第八卷《此郡帖》的“非常”之“非”字,原刻失刻一笔,乾隆重摹即据《大观帖》补刻完整。此外,有的字体也有摹失,但其不可忽视之处在于它是从整套北宋拓本翻刻,在我们对比各《阁帖》本时有着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弘历继位九年(1744 )命臣将内府所藏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乾隆十五年(1750)又敕命编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十二卷。谕曰:
书为游艺之一,前代名迹流传,令人兴怀珍慕。是以好古者恒钩撫镌刻.以垂诸奕祀。宋《淳化阁帖》,其最著矣。厥后《大观》《淳熙》皆有续刻。其他名家摹本,至不可数。我朝秘府,初不以广购博收为尚,而法书真迹,积久颇富。朕曾命儒臣详慎审定,编为《石渠宝笈》一书。因思文人学士得佳迹数种,即钩摹入石,矜为珍玩。今取群玉之秘,寿之贞琨。足为墨宝大观,以公天下。
《三希堂法帖》刻后十九年即乾隆三十四年(1769),弘历又重新刻了一部《淳化阁帖》。这部帖是据赐毕士安本墓刻的,故书家与书帖和《阁帖》相同。然而不同的是:(一)除帝王帖置首卷外,其他帖完全按时代先后排列:第一,历代帝王;第二,上古至晋人;第三,第四、第五,晋王羲之;第六,晋人及王献之;第七,晋王献之;第八,晋至梁人;第九,陈至唐人;第十,唐及无名氏。(二)随文添刻楷书釋文。(三)卷末附释文考异和御制题跋。
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弘历在帖首自有说法:
朕几余不自暇逸,典学之优,时及临池。曩曾辑内府所藏前人墨迹,刻为《三希堂》《墨妙轩》二帖,广示艺林。复念古帖流传可补墨迹所未备者,惟宋《淳化阁帖》,镌集尤为美富,远出《大观》《太清楼》诸本之上。但惜初拓与赐者绝勘,或云版寻残损,当时已为难得。后来翻刻愈繁,真意寝失。有志追摹者,末由津逮。内府旧藏《淳化阁帖》极多,而此毕士安所得赐本拓最精好。爰特敕选工钩摹上石,冀复旧观。
第王著昧于辨别,其所排类标题,舛陋滋甚,不当听其沿讹,以误后学。因命于敏中等详加考正,以次呈阅,候朕参定,分识各卷。并命搜采诸家释文,依字旁注。其互异者折衷附记于后,以资省览。是于考文稽古之中,兼寓举坠订讹之益,用嘉惠海内操觎之士焉。
特谕。
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六日,御笔。
在这篇短文中,已经把刻帖的目的和重刻与原帖之不同讲得很明白了。据于敏中跋,刻帖始于三十四年二月,迄于三十六年四月。仿宋拓法得四百部。并构廊列石,因帖名轩,御制《淳化轩记》。这件事从头到尾办得是相当认真,十分周全的了。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二十六部帖,则是二百多年后的遗存。很显然,弘历重刻的不是《阁帖》原典,他要编制一部带有释文和注解的《淳化阁帖》的教学参考书,这是适应了实际需要的。一百五十年后,国外屡次影印岀版的《阁帖》就往往附有释文,直到今天。
清代三百年,书学昌盛,无论在朝在野。披览内府留下的各种法帖,可以清册此意识到:尽管《淳化阁帖》原石早毁,祖本难辨,但是《淳化阁帖》的历史一直在延续着,可谓一佛化作万千身。
此为民国1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乾隆内府本附释文:
【终】